中共黨旗(圖片來源:JESSICA YANG/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5年7月16日訊】從2億元掩案到4000億元金融詐騙:陳潤兒的黑幕揭示中共所謂「反腐機制」的真相。
這是一起震驚體制內外的金融黑幕;這也是中共所謂「反腐巡查」如何成為保護權貴、掩蓋罪行的真實寫照。我們將通過對前湖南省委常委、現任「中央第十一指導組組長」陳潤兒的調查,揭開隱藏在高調廉政話語背後的權錢交易與政商勾結。
一、中共巡視制度的本質:清廉的旗幟下掩蓋的黑洞
中共自十八大以來高調宣稱反腐,設立中央巡視組、清廉教育指導組、八項規定學習組等機構,營造出「刮骨療毒」「刀刃向內」的輿論場。然而,十年過去,真正被查處的多是失勢權貴或權鬥失敗者,真正深藏於系統核心、掌控地方命脈的權貴人物卻往往以「清廉導師」的身份繼續活躍。
陳潤兒正是這一體制邏輯的典型產物。
二、從長沙起步:陳潤兒與李仕林金融詐騙案
2012年,陳潤兒擔任長沙市委書記。此時,湖南本地知名企業家李仕林正在操作一場金融騙局,以資產證券化連同地產擔保和非法集資一體運行模式,操盤數十個虛假項目,非法吸金近千億元。根據我們採訪多名知情人並取得部分內部資料,李案在2012年已引起湖南省公安、銀監和檢察機關初步介入。
然而,據多名政法系統知情人透露:陳潤兒親自干預此案,以「穩控金融秩序、保護投資信心」為由,指令長沙市公安局撤銷初步調查,並由市委辦公廳對媒體實施全面禁言。
李仕林隨後通過「感謝費」方式,向陳潤兒及其親信行賄2億元人民幣。部分資金通過地方城投公司過賬,部分則以海外基金形式轉移。
此後,李仕林得以繼續操盤,並在2014—2018年間將詐騙規模擴大至4000億元,波及範圍橫跨北京、上海、湖南、廣東、海南。
三、騙局崩塌:華業資本暴雷與中共財政黑洞
2020年,李仕林控制的核心平臺「華業資本」資金鏈斷裂,涉嫌詐騙規模高達4000億,成為中國金融史上最大民間集資案之一。中共國家審計署披露,單湖南省政府投資平臺因連帶擔保與違規托底造成財政損失逾200億元。
在我們獲得的一份未公開的銀保監會督查報告中,明確提及「2012年長沙市委相關高層干預金融司法程序,導致風險未能及時處置。」知情者透露,這份報告未公開,但已提交中央有關部門。
最終結果是:數百家投資企業破產,至少6家金融機構被託管整頓,數百名中產投資者血本無歸。
四、「反腐導師」的高調回歸:陳潤兒出任中央第十一指導組組長
令人震驚的是,2025年6月18日,陳潤兒以「中央第十一指導組組長」身份高調現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指導「貫徹八項規定精神」的巡查工作。
引述北航新聞網6月19日報導:
「中央第十一指導組組長陳潤兒講話,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通報指導督導工作任務、總體安排……堅持從嚴從實,緊盯深化學習、問題查擺、整改整治、建章立制。」
這是一次政治秀場,更是一次反諷:曾掩蓋4000億金融詐騙案的政法高官,搖身一變成為「清廉建設」的全國導師。
五、體制的必然:腐敗掩蓋下的巡視機制
我們採訪過的一位中央紀委退休幹部指出:巡視機制的本質並非清除腐敗,而是「維穩式分派權力」——既清除失控分子,也掩護忠誠盟友。
陳潤兒正是這種「忠誠勝於清廉」的制度邏輯的受益者。他沒有因為腐敗事實受罰,反而因政治忠誠而被委以「黨風監督」的重任。
八項規定口號喊了十年,老百姓只看到:打人者戴上警徽,騙子變成導師,貪官繼續講課,制度笑看百姓被割。
六、腐敗不是例外,而是制度本身
陳潤兒不是特例,巡視組不是偶然,腐敗與八項規定不是對立面,而是共生關係。
在一個沒有獨立司法、沒有新聞自由、沒有選舉問責的體制中,所有的「反腐宣傳」都可能成為最堅固的腐敗掩體。
唯有公開真相、追責責任、民間持續揭露、國際聯合調查,才是推動民眾覺醒、社會轉型、制度更替的力量。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