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7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日前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禁止國防部展示把台灣納進中國的地圖。提案議員強調,法案反映了簡單的現實,「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繼要求國務院後,眾議院再次通過法案規定行政部門展示「誠實地圖」。
根據中央社報導,聯邦眾議院18日通過超過8300億美元(約新台幣24.3兆元)的2026財政年度國防部撥款法案(Department of Defense Appropriations Act),當中由共和黨籍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所提出的涉台修正案獲得口頭無異議通過。
此項修正案指出,「本法所撥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的任何資金,都不得用於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將台灣、金門、馬祖、澎湖、烏坵、綠島或蘭嶼,描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一部分的地圖」。
在表決前,帝芬尼呼籲其他議員支持,並提及眾議院在上屆國會的國務院撥款法案中通過了一項類似修正案,「而今天的修正案只是將這項政策擴展至國防部」。
帝芬尼表示,此修正案並無爭議,「因為我們都很清楚,台灣現在不是,也從未屬於共產中國」。台灣人民選出領導人,擁有自己的軍隊及執行自己的外交政策,還跟其他國家簽訂貿易協定。
帝芬尼表示,不論從哪方面看,台灣均為一個主權、民主、獨立的國家,任何跟與這個相反的說法都是錯的。從1970年代以來,美國所謂的「一中政策」認知(acknowledge)北京對台毫無根據的主權主張。他指出,這是過時且不誠實的政策,「我們應該摒棄」。
美國「一中政策」只認知(acknowledge)北京所聲稱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主張,但沒有承認(recognize)。
帝芬尼表示,此項修正案並不會終結誤導性的「一中政策」,但至少是要求使用的地圖反映一個簡單現實,「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美國國防部於2018年在「核部署評估報告」中,誤將台灣標示為中國的一部分後,把報告自網站撤下,數小時後重新上架更正版本。當時五角大廈發言人告訴日本時報(Japan Times),報告印刷時出現錯誤。
這次法案並非首例。友台的帝芬尼這幾年已數度提出類似修正案,2022年的財政年度支出法案也納入相關內容,並在兩院中順利過關,時任總統拜登(Joe Biden)也已簽署成法,但文字方面則調整為「禁止美國行政部門花錢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如今擴及國防部,更具有政策延續性及象徵意義。
另外,川普政府2月據報釋出之前凍結的援台8.7億美元(約新台幣255億元)金額後,再次對援助台灣表態。
在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最大單位、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15日就2026財政年度的國防部撥款法案所發布的行政部門政策聲明中,提及法案中的「台灣安全援助倡議」(Taiwan Security Assistance Initiative)。
信件表示,行政部門感謝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在法案裡納入5億美元用於台灣安全援助倡議。這一筆資金對協助國防部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是至關重要。行政部門強烈敦促充分考慮2026財年的國防部撥款法案裡,為台灣安全援助倡議提出10億美元撥款申請。
「因為台灣具備可靠的自我防衛能力,對於印太區域的嚇阻相當關鍵,在緊急情況下保障美國人員安全方面也重要。」
不過,美國眾議院18日所通過的2026財政年度法案則是將軍援台灣5億美元,用在向台灣提供新國防物資、服務及軍事教育和訓練;這能協助台灣提升戰備及嚇阻力,防止中共入侵。
據聯合報報導,針對美眾議院撥款5億軍援台灣, 民進黨議員趙怡翔說,這是眾議員以跨黨派且絕大多數的支持通過該筆預算,這也是美國民眾跟政府對台海安全的基本共識,國際社會對台海穩定也具有共識,普遍認為應該強化台灣的防衛戰力,以及在台海、印太地區的安全投資。
趙怡翔表示,感謝美國「好朋友」予以政府鼓勵,但國防安全最終仍應該回歸自身,台灣也將持續跟國際夥伴共同努力,強化國防預算及戰力,作為台海和平之穩定力量。
此次國防撥款法案並不是最終定案,因為眾議院版本仍需要跟參議院協調,兩院通過文字一致的法案後,再交由總統簽署成法。目前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尚未公布自家版本的國防部撥款法案。
眾議院美國跟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日前向中央社表示,法案對「台灣安全援助倡議」的討論,曾經參考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作戰主任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於今年5月在國會作證的書面證詞。
當時蒙哥馬利向國會呼籲,最大限度的增加對台灣的軍事援助。
蒙哥馬利還建議,2025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設立「台灣安全合作倡議」,且授權第一年撥款高達3億美元。展望未來,國會應該於2026財年及後續為該項倡議撥款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