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長」啥意思?(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中國古人常常透過中醫的脈診或者觀察面相來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老話「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長」,甚麼是「出毫」?能不能信?
甚麽是「出毫」?
「出毫」專指眉毛變長,眉毛的粗細長短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化。嬰兒時期眉毛淺淡,年輕時柔和,年老時可能變得花白或濃密。
《黃帝內經》認為眉毛狀態與身體健康、氣血狀況密切相關。眉毛淺淡可能表示氣血不足,而眉毛濃密則可能意味著氣血旺盛。因此,古人認為透過眉毛變化推測健康狀況有其依據。
在古代,人的身體巔峰期約在20至35歲之間。由於古代壽命普遍較短,50歲已算高夀,60歲則極其罕見。許多人在40歲左右便因疾病離世。因此,若50歲時仍健在,常被視為長壽的標誌。20歲時人體免疫力最強,而40歲後身體機能下降,疾病風險增加。到了50歲,各器官開始衰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問題可能隨之而來。
甚麽是「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長」?
「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長」這句俗語的意思是:
「30出毫40亡」:若30歲時眉毛或耳毛就開始異常變長,可能預示健康問題,壽命不長。
「50出毫命方長」:若到50歲時才出現長而密的眉毛,則通常表示身體健康,預示長壽。
古人將50歲時眉毛或耳毛濃密、長出長毛視為身體健康的象徵和福氣的預兆,認為這意味著身體狀況良好,有望長壽.農村地區的老人甚至以此為榮,忌諱修剪長眉毛,認為這會損害健康。
「百齡眉壽」的說法就是反映了眉毛形態與壽命相關的觀念,認為長眉毛者多長壽。
俗語「50出毫命方長」反映了古人對身體健康的一種獨特理解和經驗總結。
「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長」可信嗎?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眉毛的長短和一個人體內的激素有關。有人雄性激素分泌較旺盛,就可能會導致眉毛濃密且長;若分泌較不那麼旺盛,就可能會稀疏且較短。此外,眉毛的長度也會和遺傳有關係。所以只要大家的眉毛以及身上其他體毛生長的情況沒甚麽太大的改變,就表示體內激素分泌穩定,沒甚麽大問題。
由此看來,古人的觀察力還是非常敏銳,有可取之處。現代醫學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一個年輕人的眉毛,特別是眉腳處若忽然出現增長的現象,就可能是人體開始衰老的表現。所以在年輕的時候長出長壽眉這些異常現象,或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例如睡眠不足,內分泌是否失調等。
而50歲的人,身體各項機能也開始逐漸衰退。但如果此時長出長壽眉,那反而表示雖然年紀逐漸增大,可是血氣相對較為旺盛,所以身體還是比較健康的。畢竟血氣足,毛髮才旺盛。
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很多都深具智慧,富有教育意義,像「50出毫命方長」這樣的俗語,反映了古人對身體健康的一種獨特理解和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