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溫哥華(Pixabay)
【看中國2025年8月19日訊】在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加拿大經濟2025年的增長前景面臨嚴峻考驗。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加拿大經濟將在2025年增長1.4%,較年初預期的2%有所下調,這一調整主要源於美國關稅政策的潛在衝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則更為保守,預計加拿大GDP增長將從2024年的1.5%放緩至2025年的1.0%,並在2026年僅微升至1.1%。知名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指出,加拿大經濟雖未崩潰,但根本上弱勢明顯,正逐步滑向衰退,央行應進一步降息以刺激增長。這些預測反映出加拿大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脆弱性,特別是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拿大央行(BoC)在年初的貨幣政策報告中指出,2025年經濟增長可能為1.8%,但如果貿易壁壘加劇,這一數字將進一步下滑。與此同時,加拿大面臨通脹壓力和就業挑戰,失業率預計將升至6.5%以上,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低迷。
在這一宏觀經濟環境下,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正經歷深刻轉型。自媒體人、多倫多房產經紀肖朗指出,加拿大經濟的核心問題在於政策偏左和缺乏活力巨頭企業,導致大量中產階級南遷美國尋求更好機會。這不僅影響全國經濟,也直接波及五大核心城市:多倫多、溫哥華、蒙特利爾、卡爾加里和渥太華。這些城市佔加拿大人口近90%,其房地產走勢已成為經濟預測的關鍵指標。
多倫多:從繁榮到轉型的十字路口
多倫多作為加拿大經濟引擎,其房地產市場過去20年經歷了爆炸式增長。房價格翻了四到六倍,主要得益於大量移民資金湧入,尤其是華裔社區的貢獻。肖朗強調,多倫多已成為全球華裔最受歡迎的城市之一,這裡文化多元,中文隨處可見,華裔中產階級構建了活躍的社區。然而,這種繁榮更多依賴外部資金和透支消費,導致當前房價格高企,年青一代買不起房、租不起屋。彭博社報導顯示,多倫多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僅為1.2%,受貿易戰影響,汽車工業等支柱產業可能進一步外流。
過去,多倫多房地產的三駕馬車——地產、移民和就業——並駕齊驅。但如今現實不容樂觀。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多倫多失業率已升至7.8%,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惡化。肖朗警告,華裔投資者應放棄以房產為中心的生活模式,轉向「脫虛向實」。他建議,如果投資房地產,應聚焦核心抗跌區,如市中心舊房,即使是二手物業也無妨。新房往往伴隨裝修輻射隱患,而舊房在經濟不景氣時更具性價比。路透社分析指出,加拿大銀行可能在2025年繼續降息兩次,以刺激經濟,但這或加劇房地產泡沫風險。
未來,多倫多房地產面臨長期去槓桿壓力。沒有巨頭企業支撐,就業危機將持續。德勤(Deloitte)加拿大報告預測,2025年全國可能出現溫和衰退,多倫多作為製造業中心將首當其衝。肖朗建議投資者持有能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並多元化技能。年青人南遷趨勢將加速,多倫多需轉型為創新中心,但短期內房市將低迷。預計2025年房價漲幅不超過2%,遠低於通脹率。Rosenberg的衰退觀點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擔憂,他認為多倫多等核心城市將承受更大壓力,除非政策及時調整。
溫哥華:美麗外表下的空心化危機
溫哥華被譽為「上帝的自留地」,與夏威夷並列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其房地產過去依賴全球富豪資金,尤其是東亞權貴階層,將其視為「洗牌地」。肖朗指出,溫哥華房價格曾「沒有最貴,只有更貴」,華裔比例最高,推動房價與東亞經濟正相關。但如今,治安惡化、偏左政策和海外買家稅、空置稅等措施,導致資本退潮。CBC報導顯示,2025年加拿大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將放大溫哥華的脆弱性,該市依賴服務業的經濟結構易受全球不確定性影響。
過去,溫哥華吸引大量移民,推動房價暴漲。但疫情期間漲幅不如多倫多,主要因南亞和東南亞家庭較少。肖朗分析,現在溫哥華中產撤離,中產南遷西雅圖尋求微軟等巨頭就業機會。該市已成為「女性居多」的城市,就業空心化,僅剩服務業和銀髮經濟——後者本質上是「等死經濟」。路透社警告,2025年如果貿易戰升級,溫哥華出口導向的旅遊和房地產將受重創。
未來,溫哥華房地產長期看跌。肖朗明確表示,不適合投資重資產,應盡快賣出。全球富豪轉向其他宜居地,如洛杉磯或海南。《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預測,2025年加拿大GDP增長1.3%,但溫哥華可能低於全國平均,因缺乏產業支撐。自住者可選擇靠海物業,享受滑雪、高爾夫生活,但炒房時代已結束。預計房價2025年下跌3-5%,空置率上升。Rosenberg的觀點與之呼應,他強調經濟弱勢將放大溫哥華的空心化問題,建議投資者警惕衰退風險。
蒙特利爾:福利天堂下的低增長陷阱
蒙特利爾作為法語區城市,其房地產市場相對溫和。過去,政府補貼和法裔移民推動房價穩定增長,但遠低於多倫多和溫哥華。肖朗指出,該市福利優厚,適合讀書和養老,許多人如他的客戶在這裡讀多個博士,因讀書有補貼。房價格約多倫多的三分之二,生活成本低。但英語人才若不懂法語,將吃虧。彭博社(Bloomberg)報導,加拿大第一季度GDP增長2.2%,超出預期,但蒙特利爾等東部城市受益有限。
現在,蒙特利爾就業困難,工資低迷。肖朗強調,不適合炒房,該市寒冷、老舊,觀念保守。適合自住或租房,生娃留學皆可,但投資資本需謹慎。Reuters預測,2025年通脹率2.4%,蒙特利爾福利體系或面臨壓力。法裔移民增加,但整體經濟缺乏活力。
未來,蒙特利爾房地產不宜長期投資。肖朗比喻,如哈爾濱般宜居但非金礦。OECD警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將拖累加拿大增長,蒙特利爾作為製造業補充地或受影響。預計房價2025年微漲1%,適合慢節奏生活,如研究哲學或寫作。Rosenberg認為,在全國衰退背景下,蒙特利爾福利依賴型經濟將面臨更大挑戰,可能需財政調整。
卡爾加里:石油波動中的新興熱土
卡爾加里房地產高度依賴石油行業。過去,油價高企時房價如日中天,低迷時則萬馬齊喑。肖朗以理科生邏輯分析,該市與中東和美國能源政策息息相關。目前油價較高,就業強勁,但南亞和東南亞移民增加,生活用水等問題需注意。Reuters報導,加拿大銀行可能在2025年持穩利率,但若衰退風險上升,將額外降息。
現在,卡爾加里房價僅多倫多的三分之一,生活成本低。肖朗建議,自住無妨,投資可限於移民聚居區。但風險存在,如油價波動。Deloitte預測,新不倫瑞克等省GDP增長最低,卡爾加里作為能源中心或受益油價,但貿易戰或逆轉。
未來,不值得長期投資。肖朗警告,中東增產或美國拒購加拿大油,將導致崩盤。預計2025年房價漲幅4%,但波動大。Rosenberg的衰退預測加劇了不確定性,他認為能源依賴型城市如卡爾加里在經濟下滑時將首當其衝。
渥太華:穩定的首都 適合自住的搖籃
渥太華作為首都,人口穩定,發展緩慢。過去,公職和大學支撐房地產。肖朗指出,即使裁員,影響有限,因公職工資高。該市像波士頓,適合小生意。房價格適中,不貴。CFIB報告預測,第二季度加拿大經濟收縮5.6%,但渥太華相對緩衝。
現在,渥太華就業能力差,但生活壓力小。肖朗建議,適合自住,長期投資可限一兩處房產。不宜炒作。
未來,渥太華相對樂觀。IMF下調全球增長,但加拿大首都穩定。預計房價2025年漲2.5%,適合家庭。Rosenberg警告,即使首都相對穩定,也難逃全國衰退影響,需警惕就業下滑。
綜上,加拿大2025年經濟預測顯示增長放緩,貿易不確定性主導。肖朗總結,多倫多是引擎但壓力大,溫哥華宜居但空心,蒙特利爾慢節奏,卡爾加里新興但波動,渥太華穩定。投資者應南下或多元化。BBC指出,全球增長3.1%,加拿大需應對。在不確定中做出理性,方能把握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