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和韓國總統李在明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晤前與記者交談。(圖片來源: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雅虎新聞》報導,川普(特朗普)總統推動的貿易戰,正日益迫使各國在美國及其主要對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做出選擇。過去數月,這一議題不斷發酵,本週更是登上從印度到墨西哥的各大媒體頭條。
在印度,美國已對一系列商品徵收高達50%的關稅,涉及從紡織品到太陽能電池板等多個領域。原因之一是印度繼續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根據《路透社》(Reuters)的報導,印度不僅不會減少進口,9月份的採購量甚至可能增加。與此同時,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正計畫七年來首次對中國進行高調訪問,顯示出印度在戰略上逐漸向美國的競爭對手靠攏。
墨西哥靠攏美國:新關稅醞釀出臺
與印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墨西哥。彭博社披露,墨西哥政府正計畫在2026年預算中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可能涉及汽車、紡織品和塑料等領域。知情人士透露,具體稅率尚未敲定,但上調關稅不僅有助於保護國內製造業,也符合川普長期以來要求其南部鄰國限制中國進口的立場。
這一舉措被認為可能是「北美堡壘」計畫的一部分,意在加強美、墨、加三國的產業鏈合作。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謝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的政府擁有國會三分之二多數席位,預算通過幾乎沒有懸念。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既有助於緩解墨西哥的預算赤字,也有助於在2026年美墨加協定(USMCA)續簽談判前進一步拉近美墨關係。
各國進退維谷:複雜談判與隱憂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仍然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日本國內對美日貿易協議的反彈嚴重,日本首席談判代表赤澤良成(Yasunari Akazawa)甚至在最後一刻取消了訪美行程,強調東京需要更多內部談判。韓國總統本週訪美,試圖爭取更優惠條款,但川普表示「僅維持原協議」。
歐盟方面,本週也推進了一項取消所有美國工業品關稅的立法,以滿足川普的關鍵要求。然而,執行這些複雜協議的過程仍然坎坷。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德瓦希什.米特拉(Devashish Mitra)分析稱,未來數月印度與中國關係可能繼續深化,甚至有望推動印度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洲自由貿易協定。他指出,在川普製造的緊張氛圍下,若印中認為這是互利選擇,也不足為奇。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福克斯商業頻道採訪時表示,美國與印度方面很早就開始了談判,他「原以為印度可能會是最早達成協議的國家之一,但他們在談判中似乎一直在拖著我們走」。但他仍預測最終雙方會達成協議,尤其是在蘋果iPhone和仿製藥等領域。川普也已承諾未來幾個月在這些行業出臺針對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