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入甕?金正恩急滅生物跡證 防「盟友」如防敵(圖/視頻)


2025年9月3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右)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左)在北京舉行雙邊會晤。
2025年9月3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右)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左)在北京舉行雙邊會晤。(圖片來源: Contributo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9月3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同參加中國舉行的「抗日戰爭80週年勝利閱兵儀式」,在儀式之後兩人進行一場閉門會議和一場公開會談。而在金正恩離席之後,朝鮮特工被拍到了急忙上前收拾所有金正恩所碰觸到的東西,其中包括捧走他喝水的茶杯,以及擦拭所有他曾經碰觸過的物件,引發外界熱議。

金正恩急滅生物跡證 防「盟友」如防敵

儘管俄羅斯是朝鮮的盟友,且金正恩還派兵赴俄國庫爾斯克來幫莫斯科作戰,同時普京也以俄國原油與軍事科技來做為回報,不過由於俄羅斯愛蒐集外國元首的各種「生物跡證」( DNA ) ,來做為情報分析的「壞習慣」,這令金正恩感到相當不放心。

普京在公開會上感謝朝鮮派兵協助俄烏戰爭,還提及朝鮮士兵曾經參與庫爾斯克地區的戰事,並稱其「英勇無畏」,且強調俄國人民不會忘記朝鮮軍人和其家屬的犧牲,宣稱雙方合作是「共同對抗現代新納粹主義」。

外界更關注的是在會後場景。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在金正恩離席之後,隨行特工立刻展開清理作業,將他所使用過的玻璃杯收走,還仔細擦拭座椅靠墊和家具表面,以務求不留下任何金正恩的生物痕跡。

BBC:蘇聯情報部門分析毛澤東排泄物10天 

先前英媒BBC曾經報導指出,早在蘇聯時期,蘇聯情報部門曾經設置秘密實驗室,主要用來分析世界各地領導人的糞便。

報導中稱,前蘇聯特工伊戈爾・阿塔馬年科,他在研究俄羅斯情報部門檔案的過程時,竟然發現史達林曾經透過此種方法,秘密分析了毛澤東10天的排泄物。

伊戈爾・阿塔馬年科說,建立這個分析排泄物秘密實驗室的工作,主要負責人是史達林的情報助手貝利亞,其目的是借由分析糞便來瞭解被檢測者的心理狀態。

比如:在檢測者的糞便中若發現高含量的色氨酸,即代表這個人心態平和,能夠接近;如果糞便中缺少鉀,也就說明這個人的心緒焦慮,可能有失眠方面的問題。

有關毛澤東的具體資料是什麼?報導中並沒有提及,可是蘇聯情報部門分析了毛10天的排泄物之後,史達林最後決定與毛簽署了一份協議。

俄媒報導稱,但史達林的繼任人赫魯雪夫最後終關閉了此秘密實驗室。

金正恩外訪自帶廁所 害怕糞便透露出健康狀態

2018年11月23日,根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指出,韓國國情院院長徐熏在參加國情院國情監察會議時表示,金氏家族有高血壓家族病史。

金正恩為了防止有關個人的身體健康資訊洩露了,所以不論走到哪裡,就會帶著自己專屬的流動廁所。

據曾經服役朝鮮領導人衛隊的保鏢李永國(Lee Young Guk)披露,朝鮮最高領導人擁有私人廁所,每當出訪時都會帶著它。因為在他們的排泄物中,隱藏有個人健康狀況的資訊,因此絕不可落入他人手中。

根據《每日朝鮮》報導,在金正恩的個人列車內,不論是他旅行用的中小型轎車中、專門在山區地形或者雪地上行駛的車輛中,皆設置有洗手間。而且在他的車隊中,因為車子有許多輛,所以外人無法分辨他到底是在哪一輛車上。而車隊中也有一輛單獨汽車,是他的專用廁所。

曾經擔任金氏家族貼身護衛的脫北者李尹鎬(Lee Yun-keol)也說過,金正恩自帶廁所的原因,主要是害怕糞便會透露出他的健康狀態訊息。而外界亦曾猜測,金正恩可能罹患有痛風、高血壓、性病及其它心理疾病等。

2018年6月,金正恩前往新加坡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歷史會晤期間,當時《今日美國》就披露,金正恩不只是自帶食物,甚至還自帶馬桶,而且還不止一個,在其豪華車內就有一個專門上廁所的地方。他這樣做,主要是防止情報部門試圖收集有關他的健康資訊。

根據韓國發行量最大報紙之一的Chosunilbo曾經報導稱,朝鮮替金正恩準備了馬桶,以確保敵人無法針對最高領導人的糞便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金正恩的糞尿也都要定期檢測,以確認其健康狀況是否良好。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