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9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中共政府地方債逼近1萬億美元,北京擬要求大型國有銀行向地方政府提供借貸,以支付積欠的企業款項。近幾個月,中國多地接連傳出公務員及央企員工遭遇工資拖欠,地方財政危機已開始顯現。
據傳,中共政府正準備解決地方政府長期拖欠私營企業的龐大欠款問題。彭博報導,中共政府地方債恐破1萬億美元,北京擬要求政策性銀行與大型國有銀行向地方政府提供借貸,以支付積欠的企業款項,目標在2027年前完成清理。
今年2月,中共黨魁習近平曾公開警告,地方政府拖欠企業款項已削弱社會對政府的信任,甚至可能拖垮受影響的民營企業,對整體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根據清華大學經濟學家李稻葵估算,中共地方政府相關實體對企業與公務員的欠款規模高達10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
近期,中共監管機構已要求主要銀行配合行動,向地方政府提供短期流動性貸款,用於清償地方平台公司拖欠的工程與土地儲備項目款項。雖然這些債務名義上並非地方政府直接承擔,但由於背後由地方政府擔保,因此實際償還責任仍落在地方財政上。
報導稱,該政策雖能為企業即時紓困,卻也將風險轉嫁給國有銀行。過去數年,中國銀行業因配合政府提供廉價信貸,利潤率已跌至歷史低點,再加上壞帳壓力沉重,風險進一步上升。
今年上半年,中國五大商業銀行合計「貸款損失準備金」3.51萬億元,較去年底增加近6%。銀行界人士擔憂,一旦地方政府無力償還,這些「以貸還債」的資金可能變成新的不良資產。
專家指出,北京的這項政策並非單純的「還錢計劃」,而是中國在經濟放緩與地方債危機下的系統性修補。雖然它短期內能穩住企業信心,但長期恐將加重金融機構的負擔,反映出中共政府治理債務問題的兩難。
中共公務體系欠薪 地方財政危機顯現
近幾個月,中國多地接連傳出公務員、事業單位與央企員工遭遇工資拖欠,涉及遼寧、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廣西等多個省份,地方財政危機已開始顯現。
近期,有許多網民在抖音等社交平台爆料,各地政府部門、公辦單位的工資延發或停發。6月份,瀋陽一位博主發帖列舉多個公務系統開不出工資,引發熱議。評論區有人留言稱:「瀋陽市于洪區所有部門半年沒發工資,連公辦幼兒園都停發了。」鐵西、通正、和平等區的公務人員也反映工資被拖欠,有人甚至被欠薪兩年。
遼寧瀋陽一名退休公務員表示:「現在地方政府快頂不住了,土地賣不出、稅收銳減,我一個在市水利局的朋友說,他們單位社保和公積金都停了,工資也遲遲沒發下來。」
山東棗莊一名公務員發帖稱「工資不發」;青島即墨一名基層醫護人員在網上求助:「工資兩個月沒動靜了,每天上班心不在焉,總不能坐吃山空。」
濰坊一個居民說,部分鄉鎮公務員工資不僅被拖延,還遭打折:「我一個親戚說,他們鎮上幹部已經一個月沒拿到全額工資了,現在只發八成,有些區級政府公務員甚至幾個月都沒發。」
河南濮陽一位義務支教教師發帖稱,他們無編制,生活本就拮据,如今連一年一度的鄉村補貼也發不下來:「我們撐不住了。」評論區有留言稱:「七個半月才發了1500元,真是活不下去了。」
江蘇連雲港也出現拖欠工資情況,當地一名電商表示:「江蘇經濟在全國算是不錯的,但現在很多國企也發不出工資。我女兒所在的國企工廠已經轉手,現在訂單少,每週只上三天班。明年情況可能更糟。」
由於中共財政出現危機,欠薪現象在中國各地持續蔓延,從公務員到環衛工,從教師到醫生,從東北到華東再到南方。學者認為,中共財政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收支困境,不僅影響社會穩定,也可能動搖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