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在中國風險增 日商會長籲勿捲入情報收集(圖)


日本駐北京使館
2023年8月29日,中國警察和安全人員站在日本駐北京大使館門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14日訊】針對已有多名日本人在中國被抓捕,中國日本商會會長本間哲朗近日受訪時說,如果接受外部組織委託,又提供成果並獲取報酬,無論收集的資訊為何,就可能構成中國「反間諜法」的犯罪要件。他希望日本商務人士不要捲入情報收集。

日經中文網今天刊出對本間哲朗的專訪,他同時也是松下控股副社長。

據報導,自中國2014年實施「反間諜法」以後,至少有17名日本人被抓,其中有9人以獲取報酬為交換向日本公安調查廳提供情報,中國政府將這些行為認定為間諜活動。

對此,本間哲朗說,如果情況屬實,那非常令人遺憾。日本商會已要求日本政府就此事表明立場,有人表示「希望停止將在中國工作的商務人士捲入情報收集活動的行為」。

因應相關風險,他表示,松下公司內部發出通知:「若收到外部組織提出的信息收集等委託,需立即上報」,同時提醒員工「原則上不要接受此類委託」。商會其他會員企業也正採取類似應對措施。

今年7月,一名安斯泰來製藥廠員工因間諜活動在中國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他還曾是日本商會副會長。

本間哲朗以這個案件為例,如果不與外部組織接觸,不拍攝軍事設施,進行正常的商業活動,他認為「在中國被扣押的風險是很低的」。

但他也說,若接受外部組織委託製作、資訊收集等,並提供成果及獲取報酬,就可能構成反間諜法的犯罪要件。「恐怕無論收集的是何種資訊,都可能被認定為違法。」

日本人在中國的安全問題不限於間諜行為爭議。去年6月在蘇州,有日籍母子遭遇攻擊,結果隨車女導護胡友平遭刺殺身亡;9月在深圳,也發生就讀當地日本人學校的男童遇襲身亡事件;今年7月,江蘇省蘇州市又發生了一起帶著孩子的日本母親遇襲受傷事件。

本間哲朗說,已經對中國方面表示,「如果不能確保在華日本人的安全,對華投資就不會持續」。

他說,常駐人員避免攜帶家屬或者家屬先回日本已成為大趨勢。位於中國大陸的日本人學校學生數,在這1年裡減少了1成多。中國當局也深刻認識到這一事實,在7月的蘇州事件之後,加強了全國日本人學校的警備。(編輯:張淑伶/朱建陵)

原文網址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