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井岡山 毛澤東結拜弟兄慘遭滅頂之災(視頻)


井岡山英雄信任毛澤東,卻被中共卸磨殺驢!1930年永新血案,500人命喪陰謀,百姓寧信土匪不信紅軍。揭開「革命搖籃」的黑暗真相!

今天,我們要講一個發生在號稱中共「革命搖籃」井岡山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1930年2月的一個深夜,井岡山下的永新縣城,槍聲劃破寂靜,鮮血染紅了地面。兩位綠林好漢,袁文才和王佐,帶著對中共革命的滿腔熱血,卻落入了一場精心設計的圈套。

井岡山
「革命搖籃」井岡山傳出一句絕望的吶喊。(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袁文才中槍倒地,王佐跳入冰冷的河水,絕望地喊出:「毛委員,你好狠!」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王佐要喊出這樣一句話?他們的死跟毛澤東有什麼關係?讓我們倒轉時間,揭開井岡山這段恩怨交織的歷史真相!

井岡山的綠林傳奇

故事要從永新事件三年前,也就是1927年說起。

井岡山,坐落在江西湖南交界的羅霄山脈,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是個「兩不管」的地帶——江西不管,湖南不問,國民政府軍也很少踏足。這裡,是綠林好漢的樂園。袁文才和王佐,就是這片山頭的兩位「山大王」。

袁文才,讀書人出身,腦子活絡,頗有幾分儒將風範。王佐,粗獷豪爽,不識字卻講義氣,劫富濟貧,深得百姓擁護。兩人一文一武,搭檔默契,成了井岡山上的傳奇人物。百姓提起他們,豎起大拇指:「這才是真好漢!」

同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失敗,帶著殘兵敗將四處尋找落腳點。他看中了井岡山的險要地勢,心想:這地方,簡直是天生的革命根據地!於是,他決定上山「借宿」,投奔袁文才和王佐。

結拜兄弟:一場熱烈的相遇

1927年10月6日,毛澤東來到井岡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第一次見到了袁文才。雙方見面禮不含糊:毛送了一把手槍,袁回贈600塊大洋。毛說想在山上長住,袁文才擺擺手:「這得我大哥王佐點頭。」

於是,袁文才帶著毛去見王佐。王佐豪氣衝天,宰了一頭大肥豬,搬來兩擔老酒,擺開宴席歡迎。席間,王佐舉杯:「毛委員,歡迎上山!」毛澤東也不甘示弱,端起酒杯,豪邁地說:「兩位大哥,綠林好漢,劫富濟貧,小弟佩服得緊!今日投奔井岡山,全靠兩位仗義相助!」

袁文才笑著接話:「毛委員比我和王佐年長五歲,今後咱們得叫你毛大哥!」王佐拍案叫絕:「好!毛大哥,敬你一杯!」

毛澤東順勢起誓:「天在上,地在下,咱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若違此誓,天誅地滅!」這話擲地有聲,王佐樂得前仰後合,連連乾杯。

為了拉近關係,毛還送了些從地主家搶來的金銀首飾,孝敬王佐的母親。王佐感動不已,直誇毛大哥夠義氣。

酒酣耳熱,毛拋出大招:「兩位大哥,土匪生涯長不了,遲早不是被官府剿了,就是兄弟內訌。只有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才能從小到大,幹一番大事業!」這話說到袁王心坎裡,雙方一拍即合。

1928年2月,袁文才和王佐的隊伍正式被編入紅軍,成為第一師第二團,袁當團長,王佐做副團長。從此,井岡山成了毛澤東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賀子珍:袁文才為毛牽「紅線」

賀子珍
毛澤東和賀子珍。(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袁文才還曾給毛澤東及賀子珍牽了條「紅線」。袁文才和賀子珍的哥哥是好友。

賀子珍,井岡山下永新縣人,出身望族,家道中落後投身革命,加入了共產黨。蔣介石「清共」時,她的家人四散逃走,哥哥被抓進監獄。

幸虧袁文才帶人突襲監獄,救出了她哥哥。賀子珍和哥哥跟著袁文才上了井岡山,成了袁夫人的閨蜜,還從王佐那兒得了一把毛瑟槍。

1928年初,毛澤東來了,一眼相中了年僅18歲的賀子珍。這姑娘年輕貌美,性格潑辣,毛心動不已。可他不會當地方言,咋辦?袁文才又幫了大忙,派賀子珍給毛當翻譯。

兩人日久生情,很快就「結婚」了。可這時候,毛離開妻子楊開慧和三個年幼的兒子才不到四個月。他只給楊開慧寫過一封信,說自己腳疾犯了,之後再無音訊。

袁文才和王佐對毛有恩:收留了他的部隊,交出了山頭,還幫他娶了新媳婦。按理說,毛該感恩戴德。可世事無常,恩情有時候抵不過權謀。

暗流湧動:土客之爭

井岡山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

袁文才和王佐的隊伍,大多是外地人,稱為「客籍」。而當地的中共官員,多是「土籍」,也就是本地人。

兩撥人明爭暗鬥,矛盾不斷。當地有句俗話:「土籍的黨,客籍的槍。」黨政大權在土籍人手裡,槍桿子卻掌握在客籍人手中。

袁王領導的紅四軍三十二團,基本全是客籍人,土籍官員眼紅得不行。他們想方設法從袁文才那兒借槍、調鎗,袁文才壓根不理。土籍人急了,從外縣買槍,還向紅五軍求援,湊了一支63條槍的隊伍,全是土籍人。這支隊伍,擺明瞭是衝著袁王來的。

中共「六大」的殺機

1929年初,中共六大的文件傳到井岡山,裡面寫道,土匪武裝「在武裝起義前可以利用,武裝起義後宜解除其武裝,並嚴厲鎮壓他們」,「他們的首領應當做反革命的首領,……均應完全殲除。」

這文件成了土籍官員的尚方寶劍。邊界特委書記帶頭,聯合縣委負責人,提出要按六大精神,幹掉袁王兩人。

毛澤東一開始不同意。他找來朱德、陳毅、彭德懷等人商量,認為袁王對革命有功,不該一刀切。可特委書記態度強硬,中央巡視員也要求嚴格執行決議。最終,毛妥協了。

致命導火索:羅克紹事件

最終導致袁王兩人死亡的導火索是一個叫羅克紹的人。他是附近三個縣國民黨聯防團的團總。1930年初,袁文才費盡心思,抓住了羅克紹,還把他的小型兵工廠搬到井岡山,想造槍造彈,壯大隊伍。

他對羅以禮相待,打算「感化」對方,為己所用。手下提醒他,得跟邊界特委報備,免得惹麻煩。袁文才卻滿不在乎:「事實會證明一切,我還能跟反動派同流合污?」

可這話剛說完,謠言就傳開了:袁文才勾結羅克紹,要反水!這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井岡山。土籍官員抓住機會,決定除掉袁文才和王佐。

這些土籍官員知道,明著幹,他們打不過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袁王兩人,那他們就設下圈套,把兩個人騙過來,趁他們毫無準備的時候一窩端。

圈套的細節:永新的血夜

1930年2月下旬的一天,袁文才和王佐接到通知,要他們帶著七百多人部隊火速趕往永新縣城,一方面參加邊界特委會議,另一方面部隊要升編為紅六軍第三縱隊。

袁王兩人不知是計,欣然前往。

為了麻痺兩人,特委和永新縣委的人還安排永新縣城張燈結綵,千餘名群眾夾道歡迎袁文才和王佐的隊伍。

白天,鑼鼓喧天,群眾揮手歡呼;晚上,特委設下盛宴,酒香四溢,氣氛熱烈。袁文才和王佐滿心以為這是革命的新起點。

可誰能想到,這一切不過是個圈套!夜深人靜,借來的紅五軍部隊悄然行動,包圍了袁王兩部的駐地。睡夢中的士兵被繳械,稍有反抗的當場被擊斃。

袁文才聽到動靜,披衣走出屋外,還沒來得及弄清狀況,邊界特委書記舉槍射擊,子彈穿胸而過,他應聲倒地。

王佐被槍聲驚醒,從後窗跳出,慌亂中衝向一條河。橋已被拆,他無路可逃,站在冰冷的河水中,他仰天長嘆:「毛委員,你好狠!」隨後縱身一躍,淹沒在湍急的河水裡。

這場屠殺,五百多名袁王部下命喪黃泉,其中不少曾為井岡山的革命根據地立下汗馬功勞。

餘波:民心盡失

袁王死後,井岡山的民心徹底轉向。他們的部下,有的被編入紅軍,有的被遣散,還有的看透了中共的嘴臉,憤而反水。袁文才的手下謝角銘投靠了國民黨,王佐的弟弟帶人重占井岡山。從此,井岡山的百姓對「革命」心灰意冷。1932年,中共派兵攻打井岡山,卻鎩羽而歸。

中共自己的巡視員都承認,紅軍到來前,井岡山的農民「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紅軍來了,靠打土豪為生,連小商販、富農都成了打擊對象,鄉村經濟崩潰。

袁王死後,他們的餘部逃進山裡,百姓卻護著他們,對紅軍冷眼相待。這說明什麼?在井岡山人眼裡,中共的「革命」,還不如袁文才和王佐這兩位「山大王」來得實在。

尾聲

中共篡權後,首次授軍銜時有超過1,000人被授予將軍軍銜,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土地革命時期參加紅軍的農民,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和湖北,而井岡山出身的將軍只有一人。

為什麼?井岡山山大王被卸磨殺驢。中共不敢提,也不敢承認。



責任編輯:紫萌 来源:《百年真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