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川普會面
【看中國2025年9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9月17日,中美在馬德里貿易談判取得突破,TikTok所有權轉移和芬太尼管控達成框架協議。時評人蔡慎坤認為,這不僅是北京迫於壓力的讓步,更為李強訪美和潛在的習川峰會鋪路。他指出,北京在國內經濟壓力和四中全會前尋求穩定,但讓步是權宜之計,難掩戰略被動。同時,中央警衛局局長周鴻煦去向引關注,蔡慎坤認為其背後反映中共權力博弈。中美關係與內部鬥爭交織,未來數月將進入不確定窗口期。也有分析指出,峰會是川普(特朗普)主導的博弈,北京妥協無奈,難改戰略劣勢。
馬德里談判的背景與讓步
馬德里談判的背景需從中美關係近年來的持續緊張說起。過去幾個月,北京一直採取「拖延戰術」,試圖通過漫長的談判避免實質讓步。這種策略類似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風格,正如《華爾街日報》在9月15日的一篇文章指出,北京在談判中往往表現出表面強硬,卻在關鍵節點上尋求最小代價的妥協。談判前夕,外界對突破不抱太大希望,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總統川普一再強調的關稅延期底線——如果北京不就TikTok國家安全隱患和芬太尼原料出口做出具體承諾,關稅壁壘將進一步升級。然而,談判結果出人意料:中美就TikTok達成框架協議,北京同意TikTok轉向一家由美國控制的所有權結構,且不再堅持以關稅減免或出口管製作為交換條件。蔡慎坤認為,這是一個明顯的退讓,標誌著北京的「紅線」在現實壓力下開始鬆動。
蔡慎坤分析,北京選擇在這個節點讓步,與國內政治日程密切相關。中共二十大後,四中全會即將於10月召開,黨內高層希望營造穩定的國際環境,以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出口依賴美國市場已成事實,中美關係持續惡化將直接衝擊外資信心和供應鏈穩定。更重要的是,北京急於為川普訪華創造氛圍。談判前,中國外交官頻頻釋放友好信號,前駐美大使崔天凱甚至在卸任後以「特殊身份」訪美,與美國政界廣泛接觸。本應由劉建超接手的協調工作因其「臨時出事」而轉交崔天凱,這暴露了中共外交系統的內部動盪。崔天凱的角色類似於「中美使者」,其訪美旨在為李強本月出席聯合國大會鋪路。國務院總理李強將於9月22日赴紐約參加聯合國高級別會議,並可能與美國高層會晤。蔡慎坤認為,這次出訪釋放明確信號:如果川普今年訪華,習近平明年將赴美出席G20峰會。這種「對等訪問」的安排,不僅是為習川峰會預熱,更是北京在多邊舞台上展現「合作意願」的低調策略。
時評人方偉認為,川普訪華若成行,可能調整對華政策,但華人社區需警惕北京的「統戰」陷阱。他認為,這次鋪路行動是習近平為四中全會穩固權力的權宜之計,與蔡慎坤的觀點相近,即北京的善意信號更多是為國內經濟喘息爭取空間。章天亮補充,「川普式」外交粗暴但有效,北京的讓步不會改變其戰略競爭本質。江峰則警告,川普公開表示與習近平「不再是朋友」,這次會晤或成「遙遠的橋」,北京的邀請不過是自保之舉。這些分析強化了蔡慎坤的判斷:習川峰會雖近在眼前,但充滿不確定,北京的布局難逃特朗普的算盤。
TikTok:中美關係的試金石
TikTok問題是談判的核心焦點。作為全球下載量超過10億的短視頻平臺,TikTok在美國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特朗普多次放話,要麼出售,要麼封禁,2025年9月17日原本是「死亡期限」。北京過去堅持強硬立場,強調TikTok的演算法和數據控制權不容侵犯。但在馬德里協議中,北京同意TikTok美國業務轉向本土化結構,由美國投資者主導。蔡慎坤指出,這看似是重大讓步,但北京保留了「中國特色」:演算法不會直接移交,而是通過重寫、雇佣中國工程師或授權方式間接保留影響。這意味著,新TikTok可能在運營模式上仍帶有「影子」,未來是否能維持競爭力存疑。
蔡慎坤分析,北京退讓的原因在於TikTok已成為中美關係的「試金石」。如果這個問題無法解決,更大的議題如關稅、科技供應鏈將無從談起。過去一年,中美高層會晤四次,卻鮮有實質進展。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多次警告財政部長耶倫主導的談判「被中國騙了還不夠」,強調北京的承諾往往是「紙上談兵」。耶倫作為華爾街出身的官員,更注重眼前利益,而川普則採取「兩邊兼容」的策略,推動談判前進。蔡慎坤認為,北京的讓步是為年底習川峰會營造氛圍。如果沒有具體成果,川普不會考慮訪華。更深層的原因是,TikTok是北京的「軟實力工具」,徹底丟失將削弱其全球影響力。因此,這次框架協議不過是「退一步保市場」,為過渡期留下空間。
芬太尼:公共衛生危機與外交博弈
與TikTok相比,芬太尼問題更具緊迫性和社會敏感度。美國2024年有近8萬人死於芬太尼過量,佔藥物過量死亡的六七成以上。這已成為美國公共衛生危機,而非單純外交議題。美國指責大多數芬太尼化學品來自中國工廠,經墨西哥販毒集團加工後流入美國,形成黑色產業鏈。為此,美國國會高票通過「制止中國芬太尼法案」,僅4票反對。如果北京不讓步,將面臨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全面制裁。過去,美國多次制裁中國相關實體,但效果有限,因為北京通過新加坡等地設立「內資公司」規避管制,類似於晶元領域的「灰色通道」。在壓力下,北京最近行動起來:將關鍵化學品納入出口管控清單,對企業實施嚴格審批,並提出與美方探討「可追溯標籤制度」。但美國擔憂這些措施執行不到位,北京則要求先解除部分關稅作為回報,形成典型的「攻防拉鋸」。
蔡慎坤認為,芬太尼問題可能成為中美少見的合作點。它不是地緣政治博弈,而是共同面對的「敵人」。對美國,這是生死存亡的社會危機;對中國,被貼上「全球毒品源頭」標籤將損害其「大國形象」。北京國內對毒品管控嚴厲,販毒者往往判死刑,卻縱容對西方的原料出口。這層「窗戶紙」已被捅破,如果不解決,北京將自陷「毒品販賣集團」的指控。習近平的親信、公安部長王小洪主抓此事,但進展緩慢。前不久,美國制裁20多家中國企業,卻收效甚微。蔡慎坤指出,馬德里談判的突破或許是北京在聯合國大會前釋放善意,李強訪美將強調中國「承擔國際責任」,在芬太尼、氣候、糧食議題上應和西方訴求。這既是對美國的示好,也是對歐洲的表態:視中國為夥伴,北京願意配合。但如果美國不回應,北京可在多邊場合推卸責任,保留迴旋空間。
江峰特別強調,芬太尼將是習川會晤的「總賬」項目,川普不會輕易放過北京的責任,這與蔡慎坤的分析一致:北京的管控承諾若不落實,將成峰會絆腳石。方偉指出,川普的「禁運」策略將迫使北京在芬太尼上進一步讓步,否則貿易戰升級。章天亮認為,北京的「合作姿態」只是拖延,川普的失誤在於過去對華太軟,這次峰會將更強硬。這些評論進一步印證蔡慎坤的判斷:北京的讓步是迫於壓力,而非真心轉變。
李強訪美:外交信號與多邊舞臺
李強訪美本身就是中美緩和的信號。作為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聯合國大會表面是多邊外交,但時點敏感:聯合國大會9月22日開幕,多國元首將發表演說。蔡慎坤認為,李強在紐約的活動等於告訴川普團隊「中國願意對話」。這比在北京接待川普更低調靈活,為未來幾個月習川峰會鋪路。美國官員傾向於將習川會晤安排在10月下旬韓國APEC峰會,但北京更希望在自家地盤接待特朗普,以盛大規模迎接。這符合川普的「場面喜好」,也避免習近平在國外被峰會主題搶風頭。蔡慎坤分析,中美下半年關係將進入窗口期。四中全會後,北京大局已定,國際問題成焦點。但如果承諾不執行,關係可能再度緊張,像上個川普或拜登任期一樣「不了了之」。蔡慎坤相信,川普不會給北京拖延機會,其第二任期將更強硬。
另外,BBC也報導,中美元首會面進入「倒計時」,北京或以「大排場、大訂單」迎接川普,但戰略競爭不會止步。德國之聲客座評論指出,川普的邀請讓習近平有機會「借力打力」,但前景不明朗。這些觀點雖有不同側重,但都強調會晤的博弈性,與蔡慎坤的論點不謀而合,即北京的鋪路是戰術性,北京難改戰略劣勢。
中央警衛局:權力博弈的隱秘漩渦
除了中美博弈,蔡慎坤認為不能忽略中共內部的權力動態,尤其是中央警衛局局長周鴻煦的去向。前不久傳聞,周鴻煦將接替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但至今無公開信息。這位局長不僅是習近平的貼身守護者,更是中共高層政治清洗的象徵。中央警衛局負責中南海安保,權力巨大:不僅保護領導人,還監視高層活動,包括通話、會見等,報告給中辦主任,再轉習近平。警衛只聽令於局長,即使高層也無權指揮。這使警衛局成為「最後一道保護傘」,也是權力博弈的漩渦。
蔡慎坤回顧歷史指出,警衛局多次經歷大清洗。江澤民時代,局長由其親信把控;胡溫時期,胡錦濤訪美前大換血,將江派勢力清除。2012年十八大前,習近平消失兩週,傳聞遭遇暗殺,線索指向江澤民、周永康、薄熙來。十八大後,習近平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換掉身邊警衛,從38軍特種兵中選拔,直接聽命中辦,跳過警衛局。這打破慣例,暴露高層權鬥。2012年王立軍出逃後,胡錦濤炒掉貼身警衛,換上38軍加強連,並下「鐵律」:未經召喚進入三米內可開槍。令計畫當時召集會議,卻後來被曝與周永康勾結,其子車禍事件涉及警衛局調動。
2015年兩會前,警衛局高層有大變動,局長曹清調任北京軍區副政委,副局長王慶調信息工程大學。但王慶捲入令計畫政變,被軍紀委帶走,後發現其家藏槍支彈藥和巨款,神秘消失。接替者王少軍來自38軍,任期僅五年,2019年底卸任。2020-2021年,警衛局第二次大換血,無局長主持,由副局長暫代。2021年,周鴻煦從北部戰區調任局長。2023年,王少軍「病逝」消息被封鎖三個月,外界質疑其捲入二十大胡錦濤被架出會場事件,或與周鴻煦有關。
蔡慎坤介紹,周鴻煦背景特殊,為四川文科狀元,因家貧報軍校,聰明靈活,文筆好。擔任警衛局長期間,任習近平軍隊政治秘書,深得賞識。若接中辦主任,其權力將超軍委委員,統攬軍隊人事。蔡慎坤認為,這反映習近平對忠誠的極致追求,但也暴露內部不穩。警衛局局長如曹清、王慶、王少軍、周鴻煦,背後是未解謎團:他們守護的不只是領導人,更是時代秘密。
方偉與章天亮在油管《天方夜談》節目中提到,四中全會前,習近平機會見川普,但內部清洗如警衛局變動將影響其決策穩定性。江峰分析,習近平的「影帝」表演依賴忠誠守護者,但周鴻煦的升遷或預示更多清洗。以上觀點與蔡慎坤的觀點也一致,即警衛局動態是中共權鬥的晴雨表,習川峰會前的不穩將放大北京的讓步壓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