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話月餅,自家製作更香甜。(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中秋節的月餅,是傳統的美味節慶食品,也承載著悠久而深厚的文化歷史。每當中秋佳節臨近,家家戶戶準備月餅、賞月,傳遞著團圓與思念的情感。本文將帶您探尋月餅的歷史淵源,並分享幾個製作月餅的小竅門,讓您在家中也能輕鬆做出正宗又美味的月餅。
月餅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新唐書》裡記載,楊貴妃在中秋夜賞月時,曾食用「胡餅」,後來才逐漸演變成為帶有「月」之名的點心。到了宋代,京都(今開封)和臨安(今杭州)已有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與市集,雖然當時它還主要用於祭祀,但漸漸也成了節令食品。
元朝時,月餅開始與中秋節密不可分,還被賦予了特殊的歷史角色。明代典籍《武林舊事》就曾提到,元末起義傳說中,民間利用月餅暗藏紙條傳遞訊息,甚至有人說還藏入火藥,最終在中秋之夜發動起義,推翻元朝的統治。
自此以後,月餅不僅僅是一款中秋的應景食品,更融入了「團圓」的情感和「勇氣智慧」的歷史象徵,成了中國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傳統點心。
隨著時代變遷,月餅的種類日益豐富,從傳統的廣式蓮蓉月餅、京式果仁月餅,到如今風格多變的冰皮月餅、巧克力月餅,都成為中秋節表達心意的佳禮。無論哪一種月餅,製作過程都講究材料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才能呈現出那份餅皮酥軟、餡料香甜的絕妙口感。
這裡整理了月餅製作與保存的小竅門撇步,方便您操作:
月餅製作與保存小竅門
1、月餅皮製作有妙招
使用糖漿、油脂與鹼水調製餅皮是關鍵,糖漿需熬煮至適中濃稠,鹼水份量控制好,餅皮烤出來才會色澤漂亮且不易裂開。
麵團靜置鬆弛約30分鐘,能增加彈性和延展性,有助於包餡時不破裂。
把餡料比例控制在60%左右,皮和餡比例均衡口感更佳。
2、餡料準備與包餡要點
鹹蛋黃先用180℃烤5分鐘去腥,再包入蓮蓉或豆沙餡中,香氣更濃郁。
包餡時,先將餅皮搓成圓形壓扁,餡料放中間包裹,要確保收口緊實,避免露餡。
包好後裹上一層薄薄的低筋粉或糯米粉,防止沾黏和造型不清。
3、烘烤與刷蛋液技巧
預熱烤箱至180℃,先烤約5分鐘使餅皮定型。
取出刷蛋黃液,注意不要刷太厚,避免遮蓋花紋。再烤15至20分鐘至金黃色。
烤箱內放置水盤,維持濕度,避免餅皮烤得過乾或裂開。
4、冷卻與回油保存法
月餅烤好後不要急著吃,放涼後用保鮮膜包好,置於室溫保存1-3天(稱為「回油」),讓油脂回流,使餅皮更柔軟,風味融合更佳。
冷藏保存時避免光照及濕氣,冷藏也適合冰皮月餅,但食用前應回溫至室溫才風味最好。
月餅最佳賞味期一般建議在保存7天內食用完畢,確保口感與安全。
5、「冰皮月餅」製作貼心建議
冰皮月餅皮由糯米粉與澄粉製成,蒸熟後稍放涼用手搓揉至光滑,避免過乾或過黏。手上可抹些油防止黏手。
皮和餡包好後,需在月餅模具內壓實,再放入冰箱冷藏,冷食更佳。
這些撇步若能掌握,家中手作月餅不僅能美味誘人,且保存得宜,讓節日的味道持久不減。
最後,祝您中秋佳節快樂!闔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