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淡「十一黃金週」 旅客窮遊不住酒店(圖)


今年的「十一黃金週」,中國各地商場和街上異常冷清。
今年的「十一黃金週」,中國各地商場和街上異常冷清。(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10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在過去的「十一黃金週」假期裡,本應充滿人潮的中國各地商場和農貿市場卻異常冷清。北京、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商舖生意慘淡。在湖南著名景區張家界,有不少遊客寧願在路邊紥營露宿,也不願花錢住酒店。

追新聞報導,今年的「十一」黃金週,四川九寨溝、湖南張家界、安徽黃山等主要風景區依然人山人海,大排長龍。但出乎意料的是,許多遊客寧願露營,也不住酒店。

在張家界經營民宿的黃女士受訪時表示:「從來沒遇過黃金週有遊客自帶帳篷、開房車,就是不來住。我原打算假期多接點客,結果來的人都說要『窮遊』。」

她指出,當地三星級酒店每晚住宿費約500至800元,但許多遊客寧願露營。「今年遊客人數與往年相近,但酒店、民宿價格比平時高出一倍多,而他們的消費能力卻下降不止一倍。」

在湖北武漢,不少自嘲「窮遊」的年輕人選擇街頭露宿。他們搭起帳篷過夜,稱「不住酒店,把錢省下來吃飯」。在當地一處農貿市場,業主擺放著冬菇、腐竹等乾貨,顧客寥寥無幾。在現場拍攝視頻的店主說,以往「十一」長假無論放假七天或八天,前三天生意都不錯,但今年從第一天開始就見不到顧客。

在浙江餘姚朗霞街道中國裘皮城,一位經營裘皮外套的張女士無奈地說:「這個8天假期,從第一天起就沒人。以往黃金週人擠人,一天能賣出幾萬元,最多十幾萬。現在想想過去,再看現在,真覺得心灰意冷。」她苦笑著說:「這些年做零售的,只能撐一天算一天。」

在福建泉州經營鞋店的邱先生告訴記者:「現在街上、巷子裡都沒什麼人,很多商舖乾脆關門。我這一星期每天只賣出3雙鞋,其他店情況也大致相同,只有賣菜的還能賺點錢。我看今年企業生意也不好做,再這樣下去,我可能也得關門。」

福建泉州的網民「大小姐」表示,往年10月1日至5日是當地商圈最忙的時候,但今年情況完全不同。她說:「今年空空如也,門口的車也少了很多。以前那條街最堵車,現在車都少得可憐。」

浙江紹興的網民阿誠感嘆道:「我們七八百萬人口的紹興,街道上沒人,景區也沒人,商場飯店也沒人,就連工廠都沒人,現在哪裡都見不到人。以前中國12億人的時候,到處都是人,如今14億人,比以前多了,卻見不到人。我很好奇,人都在家裡嗎?」(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人口不足10億。)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在長假期間連續5天刊登署名「鍾才文」(意指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的系列文章,密集為經濟形勢打氣。文章承認,中國經濟正面臨內需疲弱、物價低迷、房地產波動及地方財政壓力等挑戰,但強調產業分化屬於轉型過程,「不能因部分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

該系列評論指出,智慧化與資訊化行業效益提升,而傳統行業「日子難過」是結構調整的必經階段。文章還宣稱,中共長期執政可避免政策短視,並強調中共宏觀政策「可信、可靠」。

然而,對於官媒的論調,民眾卻不買賬。廣東深圳的網民表示:「現在的經濟環境太差了,政府說是挑戰,我們覺得是『快不行了』,現在無論哪個行業都在掙扎。」「如果社會再這樣持續下去,那不是發展,那是全體失業。」

來自央企的李小姐表示,她所在單位已經兩個月沒發工資了。她還透露,部分縣區的事業單位員工近幾個月僅能領取基本工資,福利與獎金都暫停了。「以前我總覺得國企、事業單位比較穩定,現在也開始吃緊了。」

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者王玉芳指出,地方財政吃緊正在形成惡性循環,而民眾不敢花錢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前景失望。「我們在網上看到許多百姓過得都很苦,有房的還不起房貸,沒房的找不到工作。這些問題不是短期現象,從2021年就開始。疫情過後的2023年,本以為會反彈,結果整體經濟反而一蹶不振。」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