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童4歲就被帶走 剝奪語言和家庭 台立委譴責(視頻)

台灣同屬抗共命運共同體


沈伯洋強調,台灣必須抱持這種「抗中(共)命運共同體」的態度來面對國際局勢,否則將會墜入萬丈深淵。
沈伯洋強調,台灣必須抱持「抗中(共)命運共同體」的態度來面對國際局勢,否則將會墜入萬丈深淵。(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10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翁友德綜合報導)在中國國殤日(10月1日)這天,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等民間團體共同舉行記者會,發出「One Voice For Freedom and Justice!」的呼籲,強調面對中共威權的全面壓迫,全球社會應攜手抵抗,以守護自由民主與人權。民進黨立委、台灣國會維吾爾連線會長沈伯洋表示:今天東突厥、香港、西藏的命運,都是台灣的命運。

從四歲被迫離家:中國藏區寄宿學校下的童年與洗腦工程

近年來,中國在藏區大規模推行國營寄宿學校制度,將年幼的藏族兒童從家庭及社區剝離,系統性地以普通話與黨國意識形態教育替代母語、宗教與地方文化。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深入調查與受訪者回憶,這一政策已經擴展至學齡前階段,四歲幼童便被迫離開家庭進入寄宿幼兒園,而在幼兒園畢業後,多數藏族學生將進入涵蓋一至六年級的寄宿小學系統,往往數週甚至數月無法返鄉。

加拿大《環球郵報》也援引一名親歷者回憶,他在七歲時被送入芒康縣寄宿學校,「整整第一年沒見到父母」;海外廣泛調查亦指出,藏區兒童比漢族同行更頻繁地被安排住入寄宿校,而家長「別無選擇」。這套從幼年開始的制度化同化洗腦工程,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的譴責與人權質疑。

一、從四歲起割裂:被迫離家、寄宿幼兒園的開端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政府多年來擴建國營幼兒園網絡於藏區,並在部分地區試點將幼童四歲起送入寄宿制幼兒園。這意味著,孩子在尚未具備熟悉藏語藏文、藏族身份意識尚未建立之際,就被迫脫離家庭環境,進入由老師與輔導員管理、以普通話授課的集體生活。

在這些幼兒園裡,課程不僅包括唱歌、故事、手工與遊戲,還滲透對共產黨的頌揚與中國民族身份的灌輸,教師還會編排短劇,向幼童灌輸「我是中國人、共產黨給予衣食」等意識形態內容。

報導指出,儘管未有官方統一數據公開,但地方政府文件與採訪所得跡象顯示,這樣的寄宿幼兒園在藏區正逐漸擴大推行。

此一制度式安排,讓幼童在最早的語言與文化塑造期,就被置於一隔絕環境與再塑造環境之中,其與家庭、宗教、母語的聯繫被有意稀釋。

二、升入寄宿小學:長期被拘留式教育

幼兒園畢業後,多數藏族兒童被併入一個大型寄宿小學體系,涵蓋一至六年級。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以及受訪者回憶,他們在寄宿學校中往往數週、甚至數月無法返家,全年歸鄉時間極少。

同時,加拿大《環球郵報》引述一名流亡印度的親歷者貢卻(Kunchok)指出,他在七歲時被送至芒康縣的寄宿學校:「我們週末和節假日也不能回家,整個第一年我都沒有見到爸媽。」這段童年記憶清晰地反映出此制度對家庭連結的切割。

這樣的安排,不只是暫時離家,更構成了一種長期隔絕:家長不見兒子、兒童不見父母,血肉親情被削弱。許多家長表示,他們無法拒絕,否則面臨罰款、行政壓力或被視為不配合政策者。

這種制度性隔離,對兒童的心理、情感和語言發展,造成深遠衝擊。受訪藏族學生與研究報告多次指出,孤獨感、語言疏離、身份認同混亂成為常見後遺症。

學生必須學習普通話、馬列理論與愛國歌曲,同時嚴禁信奉宗教、佩戴佛珠或參加寺院節慶活動。
學生必須學習普通話、馬列理論與愛國歌曲,同時嚴禁信奉宗教、佩戴佛珠或參加寺院節慶活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三、索南曲措的寄宿記憶:孤單與控制

作為具體個案代表,報導引述了現年15歲的藏族女孩索南曲措(Sonam Choesto),她大約在7年前曾在國營小學寄宿學校就讀一年。她坦言,儘管學校在物質資源上配置充足,但管控嚴密、生活封閉,使她感到迷惘與孤單。

索南回憶,她整個學年僅能在兩個月假期返鄉一次。部分同學父母可能在週末探望,但她的父母從未來過。她卻說,有時反而「比較輕鬆」——因為父母探訪後,孩子通常在接下來一兩天特別安靜。夜裡,她還常聽見其他孩子哭泣,她自己也曾默默流淚。

她表示,除了一堂藏語課外,其餘課程皆以普通話授課,老師多為不懂藏語的漢族教師。「對於我們這種一開始不太會普通話的新生,漢族老師根本不太理會。」她說。

這樣的生活,形成一種深層孤立感。孩子們與家人隔絕,與同鄉溝通受限,幾乎被迫接受由校方塑造的日常節奏與思想,而自己原生的語言與根源因為不被看重而漸漸被邊緣化。

四、系統性清除與教育轉型:地方學校關閉、藏校被剷除

在過去十年間,中共政府層面有系統地關閉地方原有村校、寺院學校與非官方藏語教育機構,改以公立寄宿學校為主導。根據流亡藏人團體與調查報告,許多私立藏語學校、寺院教學機構被官方取締,負責人與教師面臨壓力、打壓或被抓捕。

在一些地區,地方學校被直接改建為幼兒園,禁止村落內兒童在本村就讀,迫使家庭將孩子送到城鎮中心的寄宿校。

在語言政策方面,許多地區已實施中文為主要授課語言的規定,藏語課改以選修或極度弱化。許多藏族教師被要求改教普通話,或被撤換。這一系列政策變遷,成為藏區教育「漢化」的手段。

整體而言,這是以教育為工具進行的大規模制度性改造:原本由藏語教師主導的課程被替換、宗教與地方文化課程被壓縮或禁止,地方學校被整併,學校網絡重構。這使得藏區教育體系由中共中央控制與漢語體系。

五、校園洗腦教育:從「我是中國娃」到「黨給我幸福」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共當局投入數億美元在西藏興建網狀分布的全日制幼兒園,課程內容包括唱愛國兒歌、背誦中共領袖語錄與模仿軍人英勇事蹟。校園牆上寫著「我是中國娃,我愛說普通話」等標語。

一名在青海藏區工作的教師透露,孩子們的第一堂歷史課會被告知「1950年代中國接管前的西藏是一個落後的地方」,課本中將「中共建設西藏」描繪為「解放與恩賜」。

根據官方指導,學生必須學習普通話、馬列理論與愛國歌曲,同時嚴禁信奉宗教、佩戴佛珠或參加寺院節慶活動。教師若被發現講授宗教內容,可能遭解聘。

教育部門並推出「新年第一課」活動,透過電影、講故事比賽向學生灌輸「中國士兵英勇事跡」及「共產黨偉大成就」,強調「紅色基因」與「四個意識」。

六、家長別無選擇 孩子回家後「不會說藏語」

西藏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次旺多吉(Tsewang Dorji)警告:「這些政策若持續20年,藏語與藏傳佛教將面臨滅頂之災。」

民運人士劉暢表示,中共在西藏實施的是「文化滅絕」——切斷語言傳承、摧毀信仰根基。「語言一旦消亡,藏族文化就徹底消失。」

多名藏族家長在受訪時說,孩子在寄宿學校幾乎不說藏語,回家後甚至質疑家人信佛是「迷信」。一位父親說:「我的孩子問我為什麼拜佛,他說學校教的是『科學』,說信佛是錯的。」

官媒早在2016年就曾刊文承認,西藏城鎮小學大多以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藏語課被壓縮或取消。

學者嘉洛(Jalo)調查指出,許多西藏學童每年僅能與家人短暫團聚一次。「這種長期分離讓他們在心理上與家庭、社區產生斷裂,語言與情感都逐漸陌生。」

七、傳統與信仰的消逝:心理創傷的隱性後果

除語言與信仰斷裂外,心理學者也警告「早期分離創傷」。根據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針對藏族難民家庭的訪談研究,約六成受訪父母提到「孩子變得沉默、害怕與家人互動」。

一名來自四川甘孜的藏人僧侶告訴《德國之聲》:「我們很多村子沒有孩子的笑聲了。以前晚上家裡點酥油燈,全家念經;現在,只有老人和狗。」

部分返回藏區的教師表示,孩子在學校被要求「不得佩戴宗教飾物」,並在入校前簽署「文明行為承諾書」,其中明文禁止「參與宗教儀式」。

專家指出,這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文化結構的改造。美國康乃爾大學學者葛瑞絲.馬丁(Grace Martin)分析:「中共的寄宿教育模式把社會化過程國家化,家庭與社群的教育角色被剝奪。長期下來,整個藏族文化的再生能力將被削弱。」

八、規模與數據:《華爾街日報》報導80萬學生被送入寄宿體系

在這整體工程背後,是驚人的規模擴展。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藏區(含西藏自治區及周邊藏族聚居省份)寄宿學校在校學生估計超過80萬人,約占所有學齡藏族學生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在幼兒園階段的擴張尤為突出:從2012年至2022年間,西藏的幼兒園數量從約500所飆增到近2,500所,增幅遠超中國其他區域。同期,學齡前兒童的幼兒園入學率也從約52%提升至超過90%。

這些數據顯示,寄宿制度不僅涵蓋義務教育,而是從幼兒園階段就介入人口基數。此外,聯合國人權辦公室在其報告中估計,有約100萬藏族兒童與家人分離,被迫在寄宿學校接受「同化」教育。由此可見,此一政策已不再局部試點,而是具備大規模覆蓋與制度化特徵。

九、被奪走的童年與抵抗的可能

四歲就與家人分離,被迫進入寄宿幼兒園;畢業後多年孤立於寄宿小學,多數無法返家;課堂中灌輸的共產黨忠誠與中共國身份,逐步侵蝕語言與文化——這並非孤立現象,而是一場從根本改寫藏族下一代認同的洗腦同化工程。

雖然中共官方強調這是為偏遠地區孩童提供教育機會、促進民族團結與現代化發展,但許多家長、學者、流亡藏人與國際觀察者看見的,是一條隱形的文化消亡之路。

在這場教育戰線上,孩子被當作目標族群進行塑造。他們或未曾選擇,或無法反抗,只能在新制度下成長。童年的記憶被改寫、語言淡出、信仰被壓抑,文化存在被緩緩消磨。

國際社會的譴責與制裁雖不一定能立即扭轉局勢,但對這些被置於邊界、被剝奪自由的童聲來說,至少是一種聲援與提醒:世界仍在看見。若沉默不語,這場沒有硝煙的文化之戰中,將被吞噬的可能不只是某個民族的語言、信仰與傳統,而是多元世界的靈魂。

國際社會譴責:美國宣布制裁中共官員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2023年8月宣布,對涉及強迫西藏兒童進入寄宿學校的中國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布林肯指出:「這些政策的目的是要從年輕一代藏人身上抹去他們獨特的語言、文化和宗教傳統。」

他呼籲中國立即停止這些「強迫同化」措施,並尊重藏人的文化權利與宗教自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補充,制裁對象包括參與「再教育」政策的現任與前任官員。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則指出,中共在西藏的教育政策「與新疆的再教育營具有相似邏輯」,目的是「以國家忠誠取代民族認同」。

隨著《華爾街日報》揭露更多細節,包括學童生活照、校內標語及中共黨課教材,國際社會呼籲聯合國展開獨立調查。加拿大與德國人權委員會議員聯名致函聯合國人權高專圖爾克(Volker Türk),要求派遣特別小組赴藏實地訪查,並追蹤兒童權利受侵害狀況。

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在公開聽證會上指出:「北京當局試圖透過教育制度重塑民族身分。這不是教育,而是洗腦。」

國際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在最新聲明中指出,中共當局「應立即終止對藏族兒童的強制寄宿政策,恢復家庭教育權與母語教育,並允許國際監督團入藏」。

台灣同屬抗共命運共同體 否則將墜入萬丈深淵

10月1日國殤日記者會當天,民進黨立法委員、台灣國會維吾爾連線會長沈伯洋親自到場表達堅定支持。他沉痛指出:「今天東突厥、香港、西藏的命運,都是台灣的命運,」「大家有事,就是全部的人有事。」他強調,台灣必須抱持這種「抗中命運共同體」的態度來面對國際局勢,否則將會墜入萬丈深淵。

沈伯洋委員分析,無論是香港、藏人或東突厥,他們的困境與台灣「命運是相連的」。他強調,中共的壓迫手法與單位高度一致,台灣作為自由民主的基地,不僅要抵抗,更要與其他盟友連結,共同對抗中共的惡行。他警告,當獨裁者如中俄站在一起合作時,如果民主世界不能團結發聲、對抗,最終我們將會被裂解。

人權工作者李明哲也現身佐證中國治下的殘酷現實。他列舉維吾爾人因信仰或家人留學被送入再教育營、圖博(西藏)兒童四歲起被迫進入技術學校與文化隔絕,以及香港人僅因在球賽期間背對國歌或未起立就被定罪的案例。他指出,中國意圖瓦解圖博文化,讓東方明珠香港蒙塵,其威權管轄之處,毫無人權可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