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之後 布朗大學拒簽川普政府高教備忘錄(圖)


2025 年 3 月 19 日,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學生走過主校園。
2025年3月19日,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布朗大學的學生走過主校園。(圖片來源:Robert Nickelsber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0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及其政府一直強調,許多大學存在「左翼極端主義」思想滲透,促使校園成為意識形態鬥爭前沿。為糾正這一狀況,政府於10月1日向九所頂尖高校發出一份名為「高等教育學術卓越契約」(Compact for Academic Excellence in Higher Education)的備忘錄,提出一系列政策改革建議,以換取聯邦研究經費和項目撥款的優先考慮。

這份備忘錄中包含的內容,如將國際本科生比例限制在15%、禁止在招生或聘用中考慮種族或性別、按生物學定義性別、凍結學費、鼓勵言論自由競爭等,正是政府試圖重塑高校「學術方向和價值觀」的手段。

白宮發言人利茲.休斯頓(Liz Huston)在一份聲明中稱:「川普總統致力於恢復我們高等教育機構的學術卓越性與常識。任何加入這項歷史性努力的大學都將有助於積極塑造美國的未來。」

MIT、布朗大學拒簽

隨著麻省理工學院(MIT)最先公開拒絕,政府於近期將這一倡議向全美高校開放,意圖擴大「遵守契約、優先支持」的覆蓋面。

路透社報導,布朗大學校長克里斯蒂娜.帕克森(Christina Paxson)於週三公開聲明,她拒絕在川普政府的備忘錄上簽字,使布朗成為繼MIT之後第二所拒絕該契約的大學。

在致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的一封信中,帕克森稱,該契約「將限制學術自由,損害布朗大學的治理自治」,並且可能與該校7月與政府簽署的一項先前協議相衝突。

不過,從其他媒體報導看,帕克森在拒絕信中也承認,布朗學校在「可接受條款」方面有部分認同——例如公平錄取、降低教育成本等目標——只是難以接受其中可能侵蝕大學自主權的條款。

此外,帕克森強調,布朗7月與政府的協議「明確確認政府無權規定我們的課程或學術言論內容」,她認為新契約缺乏這種保護條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布朗拒絕新契約,但它此前曾與政府達成協議,恢復聯邦科研資金、終止反歧視調查,並承諾在十年內向州內勞動力發展機構投入5000萬美元。

監督與責任不可逃避

在支持政府方向的陣營中,有聲音指出,公立或享受聯邦支持的高校應承擔更多透明度和公共責任。保守派評論人士例如克里斯托弗.魯福(Christopher F.Rufo)就曾批評MIT拒絕契約的立場,稱之為「收受政府資助卻拒絕承擔義務」的行為。

這種批評強調:如果大學願意接受聯邦資金,就應對納稅人負責,不能主張「完全自治」而規避監管。

此外,《彭博社》曾報導稱,契約最初限於九校,MIT拒絕之後政府便擴展至全國高校,以示開放與包容。

支持者認為,川普政府的契約並非單向強壓,而是以「鼓勵與獎勵」為主導,願意合作的大學可以在學術和資金方面獲益,而拒絕者則可繼續保持獨立。這樣的「差異化支持」機制,反映出政府希望推動制度改革的意圖,而不是簡單的懲罰。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