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又俠的表情再次引發關注 。(圖片來源: 視頻截圖 chenjing/看中國 )
最近,一段僅8秒的央視新聞視頻在海外社交平臺X上引爆熱議。主角是大家一直在關注的人物: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紅二代代表張又俠,在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主席台上的神態,引發外界無限遐想。
畫面中,張又俠坐姿松垮、表情淡漠,與身旁正襟危坐的官員形成強烈對比。有人說他「昏昏欲睡」,也有人看出他那股「懶得裝」的氣場,像是在用身體語言表達:「你們愛怎麼玩就怎麼玩,老子根本不放在眼裡。」
這段鏡頭迅速被自媒體轉載。賬號「世界歷史寶爺」貼出視頻後評論道:「張又俠癱坐在主席台上,迷迷糊糊,無精打采。」這句話如同石子入湖,激起千層浪。網友紛紛留言調侃:「這是打瞌睡,還是被下藥?」、「坐成這樣,還真有點‘我自巋然不動’的味道。」
更有大膽的推測者直言:「這鏡頭不是隨便放的,央視在‘醜化’張又俠。」
鏡頭語言的政治意味
熟悉中共宣傳邏輯的人都知道,央視的鏡頭從不無意。每一幀畫面、每一個角度,都可能藏著信息。
在這個高度緊張的政治時刻,央視為何偏偏選擇播出張又俠這一段「癱坐」鏡頭?是偶然的編輯疏忽,還是有意傳遞某種「信號」?中共的特點就是鬥,裡面斗外面鬥。這是從會場鬥到場外來了,有點欺人太甚的味道。
不少網友敏銳指出:「央視是在用畫面製造‘形象標籤’,把張又俠塑造成一個失神、衰敗、無力的角色。」有人稱這是一種「政治PUA」,通過視覺語言暗示「他已經失勢」。
這種推測並非空穴來風。中共喉舌在歷史上多次利用影像暗示政治風向。如今,張又俠這副「不屑」或「疲態」的神情,很可能是在權鬥的高壓下,被推向輿論舞臺的一枚隱秘信號。不過聰明的人,看到的是另一面。不管是央視還是央視背後的那個推手,最後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
權鬥背景 異常的四中全會
據悉,這次四中全會竟有近60名中央委員和候補委員缺席,數字遠超往年。如此「人事空洞」的會議,本身就讓外界質疑中共高層內部的權力裂痕正在擴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身為軍委副主席、手握軍中實權的張又俠,自然成為敏感人物。他的「鬆弛」,有人認為是「心中有底」;也有人解讀為「對局勢的冷眼旁觀」,甚至是「對某種政治安排的不屑」。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指出:「無論這張照片是疲憊的真實寫照,還是刻意安排的政治信號,都反映了中共內部神經緊繃的權力氛圍。」
歷史隱喻與現實聯想
有網友將張又俠比作「三國時期的司馬懿」:表面忍讓,暗中謀算,心中有數,外表平靜,內心有不可撼動的勇氣。
這種類比雖帶戲劇色彩,卻揭示出一種微妙的歷史循環:當體制病入膏肓,真正的變局往往藏在沉默者身上。
張又俠的身份本身就具有象徵意義:他的父親張宗遜是中共開國上將,他本人歷經軍中數十載,與習近平有著深厚淵源。
但在習近平不斷清洗軍中、數名上將落馬的今天,連紅二代也未必能安然無恙,只有張又俠穩坐軍中帳。
一位網友一針見血地說:「靠紅二代搞政變?那是舊劇本。紅二代現在早就被體制養熟了。」
一張「癱坐照」 一場暗流湧動的心理戰
這張「癱坐照」或許只是一次無心的曝光,但它引發的解讀遠超畫面本身。在中共的影像政治中,「誰被拍、拍成什麼樣」,往往比會議本身更重要。
張又俠這副姿態,既可能是疲憊,也是挑釁;既可能是放鬆,也是無聲的抗議。但無論如何,這8秒影像已成為權力遊戲的象徵符號——一個正在崩解的權力體系,正通過影像泄露焦慮。
在四中全會缺席者眾、軍中人事頻變的當下,這一幕或許只是冰山一角。接下來幾個月,中共軍界與高層的風向,恐怕會更加詭譎。或許,答案正藏在中共內部那場無聲的權力風暴中。
您怎麼看張又俠的這張「癱坐照」?是精神疲憊、刻意醜化,還是另有玄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