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多次謀殺不死的經歷,王岐山把自己的倖存視為一種歷史安排。(圖片來源:合成圖 今濤拍暗)
王岐山的身世,對他的人格形成與歷史觀有深遠影響。他生於1948年陝西天水,父親王正業曾是國民黨地方官吏。中共篡政後,這樣的出身成為「原罪」。王家被劃為「歷史反動家庭」,他在童年時親眼見到父親被批鬥、母親含恨而終。
這段創傷,讓他早早明白「中共的殘酷與無情」。在同齡人還懵懂於階級教育時,他已對革命的正當性產生懷疑。文革中,他因出身被打成「黑五類」,被押去勞改、挨批、掘溝築壩。這種被體制踐踏的經歷,使他對政治保持一種異常冷靜的距離——他既懂體制,也警惕體制。他曾對友人說:「我一生都在證明,出身不應該決定命運。可悲的是,在這個體制裡,它永遠決定一切。」

中共前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2024年9月30日舉辦的十一招待會上全程無笑容。(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視頻截圖)
王岐山有多次身陷險境而不死的傳說。在文革中,他被紅衛兵批鬥、下放農村;八十年代整肅風暴中,他被誣陷「搞資產階級復辟」;二〇一五年反腐後期,甚至傳出他被下毒未遂。多次被內部勢力謀害卻都化險為夷,每一次,他都能全身而退。因此他對「命運」有種超然的信念。據說他自己也曾笑談:「黨內有人要我的命,但子彈繞過我飛。」
他對朋友說:「我有特異功能,不是神通,而是直覺。能感覺危險,也能感覺歷史的方向。」又說:「我有特異功能,不是算命,而是能感覺歷史的方向。」經歷過多次「被政治殺死又復活」的經歷——自己被留在歷史現場,他把自己的倖存視為一種歷史安排——為了看清中共政權末日。
外界以為王岐山的反腐只是權力鬥爭的工具,實則對他而言,那是一場「延命手術」。他悟出:當權力失去節制,當貪腐侵蝕官僚階層,政權的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晚年被邊緣化後,王岐山顯得愈發沉默。他閱讀更多史料,王岐山常以近代史的視野審視現實政局。據熟悉他的人透露,王岐山在中南海書房裡,最常翻閱的不是馬列選集,而是民國時期的史料——《中國近代經濟史資料》《宋子文回憶錄》《顧維鈞文獻集》。有人問他還研究什麼,他淡淡答:「研究政權如何死。」
黨內流傳他講的一句話:「歷史不會饒恕那些假裝看不見它的人。」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