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31日,美國喬治城一棟房子外擺著萬聖節糖果。(圖片來源:Shannon Finney/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高芸編譯/綜合報導)隨著美國各地的孩子準備穿上萬聖節裝扮外出討糖,執法部門與醫療專家發出警告:一些外觀與市售零食極為相似、卻摻有毒品成分的「偽裝糖果」,可能混入孩子的糖果袋,帶來嚴重安全風險。
多州現「假糖果」 警方呼籲提高警惕
上週,密歇根州沃倫警察局(Warren Police Department)在調查中發現多袋糖果、薯片及零食,外包裝看似普通品牌,實則含有四氫大麻酚(THC)及迷幻蘑菇成分。
警方在通報中指出:「這些產品的包裝看起來就像普通、知名的糖果和零食,很明顯,它們是被故意設計成模仿流行零食,以吸引孩子食用。」
這起案件只是全美多起類似事件之一。近期,美國多地警方紛紛提醒家長務必仔細檢查孩子討來的糖果。
本月稍早,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警方在一次交通攔檢中發現顏色鮮艷、類似珠光口香糖的糖果。現場初檢結果呈芬太尼陽性,但後續檢測未發現毒品成分。儘管如此,其與致命合成類阿片的相似性仍引發公眾擔憂。
警方稱,芬太尼是一種「強效合成類阿片」,效力可達海洛因的50倍、嗎啡的100倍,微量即可致命。
西棕櫚灘警察局長托尼.阿勞霍(Tony Araujo)提醒:「萬聖節將至,我們敦促大家提高警惕。如果懷疑你或孩子接觸到任何形式的芬太尼,請勿觸碰,立即撥打911。你的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迅速行動能挽救生命。」
西棕櫚灘警方稱,毒販常將含毒糖果偽裝成常見市售零食,既吸引兒童與青少年,也可能推動成癮。
精神科醫生卡蘿爾.李伯曼(Carole Lieberman)表示,這一趨勢已引發全美醫療界擔憂。
「雖然執法部門負責任地提醒家庭注意,但孩子和家長几乎無法分辨哪些糖果有危險,」她對《福克斯新聞數碼版》(Fox News Digital)說,「連警方都難以辨別真假,孩子當然更難。」
誤食事件頻發 學生曾被送醫
今年4月,紐約州一名公立學校教師因誤將含THC軟糖發給兩名學生而被停職調查。
據當地媒體WKBW報導,該教師在游泳課上提供了疑似「酸小孩」(Sour Patch Kids)的糖果,包裝幾乎與真品相同,僅有一處標籤注明含500毫克THC。其中一名學生食用後感到不適,兩人被送往醫院檢查。
類似事件在2022年賓夕法尼亞州也曾發生。根據《Centre Daily Times》報導,六名初中生在食用疑被摻毒的零食後幾分鐘內同時出現嚴重不適,隨後被送醫治療。
專家與警方:家長要把好「入口關」
李伯曼指出:「有些人嫉妒孩子的快樂,或對鄰居懷有怨恨,企圖通過在糖果中放毒品來傷害他人。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風險。」
她與多地警方共同呼籲家長提高警覺。沃倫警方建議監護人應在孩子食用前仔細檢查所有糖果,並丟棄任何無包裝或自製食品;同時提醒孩子,在成年人確認安全之前不得擅自食用。
「孩子們會為討到的糖果興奮不已,要他們立刻不吃確實很難,」李伯曼說,「但家長必須制定明確而嚴格的規則。」
她還提醒家長瞭解藥物過量的徵兆,包括呼吸與心率變化、噁心或異常行為,一旦發現可疑應立即求醫。
五個小貼士:讓孩子安全過萬聖節
美國媒體WCNC總結了五項安全建議:
►提高可見度:
兒童在萬聖節被車輛撞到的風險是平日的兩倍。家長應為孩子準備夜光棒或手電筒筒,並在服裝上貼反光條,以確保駕駛員能在黑暗中看到他們。
►選擇合身服裝:
過大的服裝容易讓孩子絆倒或摔跤。專家建議選擇合身的裝扮,並使用面部彩繪代替面具,因為面具可能遮擋視線,讓孩子無法清楚看到周圍環境。
►小心駕駛:
萬聖節夜晚,司機應在住宅區減速行駛,因為興奮的孩子可能會突然衝到街上。家長應提醒孩子只在路口或人行橫道穿越馬路,不要以為車輛一定會停下來讓行。
►預防走失:
孩子應記住父母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以防與隊伍走散。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在服裝上附上寫有聯繫方式的姓名牌。
►檢查糖果:
在孩子吃糖果前,家長應仔細檢查。凡是包裝破損、有明顯孔洞或來源不明、手工製作的糖果,都應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