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年10月23日,時任加拿大總理皮耶·艾利奧特·特魯多在巴黎在加拿大國旗前向媒體發表演說。這位加拿大前總理於2000年9月28日在蒙特特爾的家中去世,享年80歲。(圖片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採訪報導)加拿大這個北美民主燈塔竟淪為中共統戰「樣板田」。繼「Bureau」媒體播客熱議丹尼斯.莫利納羅(Dennis Molinaro)新書《Under Assault:干預與間諜——中國對加拿大的秘密戰爭》後,知名時評人馮志強接受《看中國》專訪,對該書進行深度點評。馮志強結合近千頁皇家騎警(RCMP)解密檔案,直指林達光——周恩來英文秘書、蒙特利爾大學教授——早在1960年代即受中共統戰部派遣,構建「渥太華—蒙特利爾—北京」利益鏈,成功操控皮埃爾.特魯多(Pierre Elliott Trudeau)(加拿大前總理賈斯汀.特魯多之父)政府於1970年承認北京政權。此後,克里田(Jean Chrétien)、馬田(Paul Martin)、穆羅尼(Brian Mulroney)三屆政府相繼淪陷。馮志強批評加拿大政府「鴕鳥政策」,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通過十月有餘卻無專員、無細則,呼籲立即行動,成立「加拿大價值捍衛者協會」發出民間強音。
林達光:周恩來「影子代理人」 1970年加中建交「總導演」
馮志強開門見山:「林達光是中共滲透加拿大的‘總指揮’!」莫利納羅新書披露,林達光生於加拿大,卑詩大學(UBC)求學時即被周恩來國際間諜網相中,1950年代赴華成為周恩來英文秘書,深度參與中共宣傳系統。1960年代回加,任教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表面學者,實為「中共中央直接聯繫對象」。
RCMP檔案鐵證:1970年一份內部信件寫道,「林受中共當局派遣返加,其主要使命是為北京宣傳、施加影響。」馮志強補充,林達光與周恩來私信往來頻繁,在特魯多1968年上臺初期,擔任渥太華—北京「非正式溝通管道」。1960年,特魯多訪華受精心安排,未見西藏鎮壓與大飢荒真相,留下「浪漫化印象」,成為日後建交政策基礎。
林達光一手創立「宋慶齡基金會海外分會」與「加中商會」(Canada China Business Council),前者以慈善募捐為幌子,後者則與蒙特利爾電力公司(Power Corporation)家族集團深度捆綁——該集團正是1968年特魯多參政計畫策源地。馮志強強調:「加中商會是中共在加拿大的‘白手套’,江澤民、吳儀訪加活動均由其側翼組織。近期,易娟等代理人複製此模式,為現任特魯多在Richmond Hill活動鋪路。」
莫利納羅引述前中共外交官陳雲林證詞:北京內部將特魯多父子與克里琴列為「中國的老朋友」。馮志強感慨:「1970年建交,是中共在西方首個外交突破。周恩來向毛澤東匯報時,毛笑稱‘現在我們在美國後院有朋友了’——加拿大地理位置,注定成為北京突破美加聯盟的切入點。」
三朝政府淪陷:利益輸送 孟晚舟事件鐵證
馮志強將加拿大比喻為「樣板田」,核心證據是三屆政府相繼「中彈」:
1.克里田政府:林達光網路延伸,政商精英被統戰「友人」脈絡招募。
2.馬田政府:短暫過渡,卻延續親共政策,副手早在中國設「留學生諮詢公司」,一邊從政一邊斂財。
3.穆羅尼政府:保守黨上臺本應警惕,卻因利益輸送向中共妥協。
馮志強詳述孟晚舟事件:2018年孟晚舟被捕後,19名前政客聯名致信賈斯廷.特魯多施壓放人,名單多為三朝官僚,「與中共有明確利益輸送」。「克里琴、馬田通過林達光線,向穆羅尼施壓,要求勿隨特朗普步伐。」馮志強說,RCMP與CSIS早已掌握證據,卻因「政治考量」——經濟集團與深層勢力影響——而束之高閣。
莫利納羅新書更揭1990年代黑幕:多倫多中領館與有組織犯罪勾結偽造護照,顯示北京情報系統與黑幫合作已久。馮志強怒斥:「政府對警訊‘選擇性失明’,國家安全機制長期麻木!」
當前滲透升級:選舉干預、跨國鎮壓無所不用
馮志強強調,歷史非過往,而是今日陰影起點。中共滲透已從政界延伸至:
-選舉干預:操控華人社區票倉,資助代理人參選。
-跨國鎮壓:威脅異議人士,監控留學生,強制「愛國」。
-經濟綁架:通過加中商會等組織,換取政策讓步,威脅撤資。
「RCMP、CSIS通報政府,中共手法並不神秘!」馮志強說,問題在於執政黨態度。自由黨馬克.卡尼(Mark Carney)上臺後,重民生、對美貿易,對國家安全「避之不及」。某省長更荒誕:斥美政策兩天廣告後悄然撤下,自稱「達到目的,不丟臉」,形同「中共戰狼」。
外國代理人法案「空轉」數月
馮志強說,外國代理人登記法案今年年初通過,作為「傘狀」立法,下設專員與細則(regulation),本應半年內落實。「我參加國家情報安全部聯席會議,基層機構在行動,但十月過去,無專員、無流程!」
他直指自由黨做派:「卡尼政府欲親印反美、搞中加貿易,錯上加錯!與其與中共交易,不如緊靠美國盟友。」馮志強擔憂,加拿大若不採取措施,將被美國視為「51州」,或被中共滲透至骨髓。
面對政府不作為,馮志強親上火線:「我們十餘人組建‘加拿大價值捍衛者協會’,要做‘話筒’!」協會針對江家慶、李國賢、胡元寶等親共分子即時反擊,發視頻、文章批駁。註冊自4月啟動,政府兩小時手續,他卻因業餘拖沓反覆。「大選後加速,本擬我任主席,現為共同主席兼發言人,露面講話在所不辭!」
啟示與決策:立即行動 筑牢防線
莫利納羅新書敲響警鐘,有以下三大啟示:
1.中共滲透深入骨髓:林達光模式已成統戰模板,從1970年建交到今日選舉干預,層層遞進,威脅國家安全。加拿大不僅是「後院朋友」,更是西方防線的「軟肋」。
2.政府軟弱不作為:從老特魯多「浪漫化」到現政府「鴕鳥政策」,國家安全機制長期麻木。情報機構掌握證據,卻因經濟集團、選票考量而束手。
3.社會需警惕行動:沉默即縱容。華人社區、保守派、青年一代必須覺醒,發出聲音,捍衛加拿大自由、法治、人權核心價值。
決策建議:
1.政府層面:立即「落地」法案,重建安全防火牆**
-指定專員:一週內宣布外國代理人登記專員人選,優先從CSIS、RCMP退役高官中遴選,確保專業性與獨立性。
-制定細則:兩月內出臺(代理人)登記細則(registration regulation),明確登記對象(含NGO、商會、媒體)、流程(包括在線申報和年度審計)、處罰(罰款和禁止入境)。
-執法聯動:建立CSIS-RCMP-司法部「三位一體」執行機制,公開年度報告,接受國會監督。
-跨國合作:與五眼聯盟共享代理人名單,聯合制裁中共統戰實體。
2.社會層面:民間力量崛起,構建「第二防線」
-支持「加拿大價值捍衛者協會」:提供資金、平臺、法律援助,鼓勵更多NGO加入,形成「反滲透聯盟」。
-社區教育:在華人社區、學校推廣「統戰識別手冊」,揭露「白手套」組織,鼓勵舉報。
-媒體監督:主流媒體開設專欄,跟蹤代理人活動,拒絕親共廣告與贊助。
3.國家戰略:去依賴化,重塑獨立性
-經濟:減少對華關鍵礦產、能源依賴,加速北美供應鏈整合。
-外交:重申「五眼+」優先,謹慎「一帶一路」項目,拒絕中共「戰狼外交」。
-安全:加強北極主權巡邏,防範中共「極地滲透」;升級網路防禦,阻斷北京黑客攻擊。
馮志強展望:「情報機構已就位,民間力量崛起,加拿大必能逆轉!1970年建交是起點,2025年必須是終點。我們不是美國的51州,更不是中共的樣板田!」
從「樣板田」到「清醒國」
莫利納羅新書《Under Assault》與馮志強播客點評,如雙重警鐘敲醒沉睡的加拿大。林達光「影子代理人」網路,特魯多父子「老朋友」標籤,三朝政府利益鏈,孟晚舟施壓信,省長「戰狼廣告」……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馮志強最後呼籲:「加拿大價值捍衛者協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我們要讓每一個親共聲音都有對等反擊,讓每一個統戰組織曝光在陽光下!」他透露,協會官網將於11月上線,首期將發布《統戰組織名錄(加拿大篇)》與《代理人識別指南》,免費向公眾開放。
莫利納羅用檔案說話,馮志強用行動發聲。林達光已故,但其統戰幽靈仍在。加拿大,是否繼續做中共「樣板田」?答案在每位公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