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氣神十足,是男性中年健康的關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年過40的男人,開始出現這樣的經驗:早上鬧鐘響兩三次才爬得起來,下午開會就腦霧,晚上明明想運動卻只想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有人笑說:「以前是熬夜打球,現在是熬夜打呵欠。」其實,這些是身體在提醒你——陽氣在走下坡。
陽氣不足 身體在悄悄「變冷」
陽氣,是推動生命的火力。當火力減弱,整個人就像快沒電的電池:天氣一涼就手腳冰、睡不飽也提不起勁,甚至連心情都變得灰灰的。
《黃帝內經》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沒有陽氣,萬物難以生長。
對男人而言,陽氣不足不只是體力下降,還可能帶來腰痠、記憶差、情緒沮喪等問題。研究指出,男性30歲過後,體內睪固酮每年平均下降約1%,這也解釋了為甚麼「越來越提不起勁」成了不少中年男的共同寫照。
男人的根在「腎」
中醫講「腎藏精、主陽」,腎氣旺盛,整個人自然精神飽滿、有幹勁。反過來說,腎氣虛,就容易出現疲倦、腰膝痠軟、夜尿多、頭暈耳鳴等問題。
腎氣就像身體的電池,需要氣血來充電。當氣虛時,血流就變慢,人容易沒精神;而血虛則讓氣生不出來,臉色也顯得黯淡無光。這也是為甚麼補腎不能光靠「壯陽藥」,而是要整體調理——從飲食、睡眠、運動三方面入手,慢慢把陽氣養回來。

枸杞與紅棗幫助補氣養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讓陽氣回來的生活練習
1、喝水「加寶」 讓白開水變成補氣水
每天早上起床喝一杯「加寶水」,可以在白開水裡加幾顆枸杞、兩片紅棗、幾片黃耆,這樣可幫助補氣養血,提升免疫力。
2、食補勝於猛補
想提振陽氣,不一定得吃補藥,多吃能補氣養血的食材,例如羊肉、烏骨雞、山藥、紅莧菜、紅豆、黑芝麻、海鮮等,這些都是天然的充電食物。
有時間的話,還可以煮一鍋四君子湯,健脾益氣、幫助吸收,整個人也會比較有精神。

運動是最天然的壯陽方。(圖片來源:Adobe Stock)
3、動起來 讓氣血自己運作
運動是最天然的壯陽方。只要讓自己流汗,氣血就會活起來。不用太激烈,建議每週進行3次,每次約30分鐘以上的有氧或阻力運動,讓心跳明顯加快,氣血自然流通。
4、早睡早起 讓陽氣有時間修復
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臟修復的時段。這時若還在滑手機或追劇,等於在「耗陽氣」。睡前泡個熱水腳、聽聽輕音樂、放掉白天的壓力,10點前準備就寢,讓肝臟有足夠的時間排毒。
懂得保養 回升陽氣
許多男性到了中年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老了?」其實不是老,而是身體的節奏改變了。年輕時可以仗著體力猛衝,過了40若仍不懂節制,很快就會讓身體的電力耗盡。從現在開始,調整飲食、睡眠與堅持鍛鍊,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能讓陽氣慢慢回升,底氣也自然隨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