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非常特殊的一幅。
〈韓熙載夜宴圖〉,一幅披著神祕面紗的歷史名畫。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特命宮廷畫家顧閎中潛入大臣韓熙載府中「臥底」,所畫出的豪華夜宴享樂圖,目的是啥呢?

顧閎中目識心記,畫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韓熙載夜宴圖〉,南宋臨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顧閎中化身「狗仔」混入奢華夜宴
古代沒有手機、相機。顧閎中得喬裝賓客混入韓府,憑藉超強記憶力,目識心記,才能鉅細靡遺重現夜宴的全過程,向皇帝「交差」。這份薪水可不好賺啊!顧閎中也太厲害了。這活兒若放在現代來看,畫家不也成了名符其實的「狗仔隊」?
為了多方比對,李後主一共派出三位宮廷畫家前去窺探、作畫。畫家周文矩所繪〈韓熙載夜宴圖〉至元朝還在,如今僅存顧閎中作品傳世,且為南宋摹本。此外,明代畫家唐寅也有一幅摹本,但和原作有別。
〈韓熙載夜宴圖〉定格了奢華隱晦的「千年夜宴」。那麼,韓熙載是誰?李後主為何對他下班後的私人活動這麼感興趣?解讀畫作之前,追溯其歷史背景,我們就更能體會畫中意涵,看懂更多娛樂背後隱藏的惆悵。
青年才俊韓熙載 心懷大志避禍南逃
唐末動盪,戰火連綿。各地藩鎮割據,唐亡後紛紛自立為國。從唐代滅亡到北宋建國,長達半個多世紀,北方地區出現實力較強的五個朝代,南方則大約有十個小國並立,是為「五代十國」。
韓熙載(公元902年~970年),字叔言,五代十國北海(今山東省濰坊市)人,博學善文,才能卓著,工書畫、音律。五代後唐明宗時,父親韓光嗣因事受牽連被處死,韓熙載遂南逃至吳國避禍。
韓熙載南渡時,懷抱恢復中原之志。當時,好友李穀一路陪伴,送他到正陽。酒宴訣別之際,韓熙載發出豪言壯語:「吳國若任用我為相,我必能長驅以定中原。」李穀亦言:「中原若肯用我為相,我要攻下吳國,就如同囊中取物一樣容易。」此即為「探囊取物」成語的出處。
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吳國權臣徐溫養子徐知誥奪得政權,改名李昪,建南唐,是為南唐烈祖,建國後與民休息,國力強盛。
李昪去世後,其子南唐元宗李璟繼位,因連年對外用兵,國力耗損甚鉅,朝綱也日益混亂,後周又乘機大敗南唐。
李璟去世後,李煜即位,史稱李後主,國勢更加衰弱。李煜力圖振作,想重用南唐三朝元老、聲名顯赫的韓熙載為相。但李後主耳聞其放蕩不羈,生活「荒縱」,因此才會派遣宮廷畫家潛入刺探虛實。
技法高超 〈韓熙載夜宴圖〉留下珍貴的歷史印記
顧閎中之〈韓熙載夜宴圖〉,絹本設色長卷,寬28.7公分、長335.5公分。關於顧閎中的資料很少,僅知他曾任南唐畫院待詔,擅於描繪人物,唯一存世作品就是〈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全卷以連環畫的形式,用屏風、床榻等將夜宴情形巧妙地分隔為五個場景。引首小篆「夜宴圖」三字,出自明代書法家程南雲之手,筆畫均勻,結構嚴謹。
此畫作技法高超,線條流暢,設色清雅。不論是繪畫表現手法、顏料種類和所繪服飾、髮妝、歌舞、禮儀、家具等,都留下珍貴的歷史印記。

〈韓熙載夜宴圖〉第一段「聽樂」局部。
第一段「聽樂」
長捲起始寓意隱晦。凌亂的紅被、橫放的琵琶,似乎暗示著……頭戴黑色高紗帽、身著黑衣的韓熙載坐在床上,與最搶眼的紅袍男子——新科狀元郎粲,和賓客、侍女們都全神貫注,聆聽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李姬的琵琶獨奏。
李姬身旁側身而坐、神情專注的正是李家明。身材嬌小的藍衣女子是韓熙載的寵伎王屋山,還有太常博士陳致雍、紫薇郎朱銑、韓熙載門生舒雅等人。其中二位賓客打著表示尊敬的「叉手禮」。
長短兩桌擺滿了各式果品、點心,桌上注壺正用熱水溫著美酒,大家都沉浸在優美的琴聲中。

〈韓熙載夜宴圖〉第二段「觀舞」。
第二段「觀舞」
第二段描繪的焦點在嬌小玲瓏的王屋山翩翩起舞。她身段婀娜、以手帶動長袖,配合腳步節奏表演「六麼舞」,即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的軟舞曲〈綠腰〉。
韓熙載親自為王屋山擂「羯鼓」助興,舒雅在一旁打板伴奏,賓客和侍女們皆鼓掌叫好。
表情最奇特的是位於中間的德明和尚,他側身合掌,狀極尷尬,估計是沒料到目睹此等媚豔之舞,一時不知如何自處吧!

〈韓熙載夜宴圖〉第三段「暫歇」。
第三段「暫歇」
第三段畫的是宴會的中場休息時間。韓熙載和幾位歌伎坐在臥榻上,王屋山正端著金盆伺候他洗手。右邊有一名女子捧著注壺和溫碗的托盤,另一位則扛起琵琶和笛子、篳篥。
中間大紅布幔垂掛的床鋪上,一床隆起的棉被非常顯眼,又是一幕敏感的畫面。
從首段以來,韓熙載一直都沒有笑容,甚至略帶憂鬱,面色凝重。他是置身歡宴之中的男主人,但彷彿又不在其中。

〈韓熙載夜宴圖〉第四段「清吹」局部。
第四段「清吹」
第四段畫的是穿白衫的韓熙載袒胸露腹,搖著蒲扇,盤坐在椅子上。一位侍女向他報告事情,王屋山和另一位則隨伺在側。傳統中國畫技法中,有以放大人物身形以突顯其重要性的方法,此處就將韓熙載畫得特別大。
左邊坐著五名姿態生動、正在吹奏樂器的女子,服飾精美,配色典雅。教坊副使李家明以檀板為她們伴奏。
最左邊滿臉落腮鬍的黑衣男子行叉手禮,一臉警惕的神情。他是何許人?推測或許是和顧閎中一起「臥底」的畫家周文矩入鏡了。

〈韓熙載夜宴圖〉第五段「散宴」。(以上圖片來源皆為公有領域)
第五段「散宴」
筵席尾聲,曲終人散。畫卷中僅剩二位尚未離場的賓客,一位穩坐不起,依依不捨地撫著歌伎的玉手;另一位則和侍女勾肩搭背,聊得不亦樂乎。
身著黃衫的韓熙載一手執鼓槌,一手向上伸,正在送客。面對歡宴結束,仍然是不悲不喜的冷靜表情。
韓熙載夜夜笙歌 是墮落還是另有隱情?
關於韓熙載的歷史評價比較分歧。在野史裡,肆意荒誕放縱的韓熙載其實也是忍辱負重的。這從他在畫中出現的每一個鏡頭,都顯得鬱鬱寡歡、心事重重,與周遭人群歡樂的氣氛極不相配,可以略窺一二。
韓熙載出身官宦之家,二十出頭即高中進士,出類拔萃,胸懷大志。可惜南唐朝廷對來自北方的大臣存有幾分猜疑,不聽其建言,錯失北伐良機,又輕啟戰端,國勢江河日下。
等到李後主即位,身分尷尬的韓熙載垂垂老矣。他審時度勢,心灰意冷,不願背負南唐「亡國宰相」的千古罵名,也不能得罪「頗疑北人,多以死之」的李後主,遂放浪形骸,以頹廢享樂「自汙」,「躺平」明志。一方面自我麻痺,一方面也消除李後主心中的猜忌,明哲保身。
而當年同樣雄心萬丈的李穀受到後周世宗柴榮重用,為其出謀劃策,率軍出征,平定淮南,兩人境遇大不相同。
乾隆皇帝對於〈韓熙載夜宴圖〉所繪內容難以苟同,但他非常讚揚顧閎中維妙維肖的人物畫技法和高明的構圖布局。
其後此圖被末代皇帝溥儀攜出宮外變賣,輾轉由畫家張大千以五百兩黃金購得,在卷尾處蓋上一方「別時容易」的朱文印,巧妙之至。「別時容易見時難」(出自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啊!
欣賞此卷作品,對於韓熙載其人的故事,或許眾人各有解讀,但對於畫家精彩絕倫的寫實功力皆高度讚賞,不愧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原題目:李後主派畫家當「狗仔」?〈韓熙載夜宴圖〉暗藏千古謎團
(轉載自《看雜誌》第272期)
来源:看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