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炯與閩南狼(左)在拒絕中共統戰的活動上,同台唱歌,將活動帶向氣氛高潮。(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1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繼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被中國重慶市公安局「立案偵查」後,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今天發布懸賞通告,徵集對台灣網紅「八炯」與「閩南狼」違法犯罪線索。針對中共作法,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前局長劉德良指出,這是中共運用輿論戰、法律戰及心理戰的「三戰」手法,對台灣施加壓力,意圖恫嚇並分化台灣社會。
中共聲稱追捕立委又追緝網紅 學者:複製香港模式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今天(13日)宣布,對八炯(本名:溫子渝)與閩南狼(本名:陳柏源)發布懸賞通告。針對懸賞理由,中方在公告中指出,2人於今年3月26日被國台辦列為「台獨打手」後,經調查確認2人長期散播「抗中保台」、「倚美謀獨」等言論,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
該篇通告除發布八炯與閩南狼的照片、本名及台灣身分證字號外,並對外徵集2人「違法犯罪線索」,稱將視情況給予舉報者5萬至25萬元人民幣(約台幣22萬至109萬元)的獎勵金。
中共官媒《央視》旗下的新媒體「日月譚天」則稱,警方已經掌握八炯「攝徒映像工作室」地址、成員等細節,但不對這些成員通緝,是要給「改過自新的機會」。
綜合台媒報導,針對中共懸賞一事,閩南狼今天回應,「風越大,我越穩,誰也左右不了我」,強調自己只做認為對的事,而不是別人希望他去做的事。
針對福建公安局的作為,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教授張弘遠告訴中央社,在中共20大四中全會後,可明顯感受中共對台認知戰升級,而此認知戰升級背後的具體操作方式為「香港模式」。
張弘遠說明,香港民間前一陣子遭到「追殺」,先前在「反送中」運動中占據位置的民間團體關門、消聲,中共知道這套作法能夠有效肅清在地異議聲音、具有效果,因此試圖在台灣複製。
張弘遠強調,過去已出現這種涉及「長臂管轄權」的作法,但過去只找一般人物來「殺雞儆猴」;如今則採取針對性很強的策略,即針對國會議員或知名網紅,這明顯是整體的、連續的作業,因中共認為操作香港模式能有作用。
張弘遠直言,中共如此作法將會激化台灣內部對立,兩岸的論述政治光譜將被推向「和統派」與「台獨論」、「主權論」的對峙,雙方指責猜忌,而矛盾對立正是中共想要的,因可瓦解台灣團結意志、削減抗敵的決心。
張弘遠指出,中共操作目的看的並非台灣選舉。中共不寄望台灣哪個政黨,因它們不以選舉為鬥爭目標,只想要輿論立場強烈分裂,以減少二分之一有聲力量,即台灣不團結是中共想要的結果,矛盾激化是其一貫作業方式。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向中央社表示,中共試圖藉由地方公安局公告追緝訊息來塑造「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樣貌,這亦是北京將司法管轄權擴張到台灣的動作,具有國際法律戰目的。
談及中共針對資通電軍人員及網紅,對外公告時會附上個資,林穎佑指出,中共試圖表現「我對台灣全部瞭若指掌」,並要對其他有志從事相關工作及動作的人達到嚇阻目的,營造寒蟬效應。
沈伯洋赴德國國會作證 說明台灣遭中共假訊息攻擊經驗
今年10月底,重慶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決定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11月9日,央視新聞播出近8分鐘的專題報導,除「起底」沈伯洋,還引述法學專家強調能夠通過國際刑警組織進行「全球抓捕」。消息一出,引發關注。
遭到中共「通緝」的「事主」沈伯洋昨天(12日)突然現身德國國會,出席「獨裁國家假資訊對民主與人權威脅」聽證會,以假訊息及滲透案例專家證人與立法委員的雙重身分,對外說明台灣經驗。
沈伯洋在會後受訪時表示,聽證會除探討匈牙利與俄羅斯在歐洲散播假訊息案例外,還討論了中共對台灣與歐洲的影響,議題涵蓋線上輿論操作,以及線下滲透活動等多種層面。
沈伯洋指出,歐洲社會普遍對假訊息與認知作戰保持著高度警覺,特別是關注來自中共及俄羅斯的威脅;相較下,台灣部分民眾卻不認為這會是問題,令他感到喪氣。
他強調,台灣面對中共的威脅不應該恐懼,「我們大家都必須無所畏懼,和世界民主自由的陣營站在一起,才能好好對抗這些獨裁國家的侵害」。
沈伯洋還透露,他此次入境德國一切正常,並無任何異常狀況,也沒有特別申請保全,但已有消息指出,中共對他出國行程措手不及,認為遭到突襲,直追問「沈伯洋何時會再出國」。
談及中共針對沈伯洋的作為,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昨天受訪時表示,這是典型的跨國鎮壓,沈伯洋長期為台灣發聲,做了許多守護台灣、反對中共併吞的作法,引發對他個人的各式立案調查,但這並非針對沈個人,而是針對台灣民眾的集體脅迫。
邱垂正強調,中共透過了跨境鎮壓是意圖威嚇與分化台灣,朝野、全國應該要團結一心,將種種挑戰化作守護台灣的力量,讓台灣更加有韌性。面對中共的跨境鎮壓,不只要譴責,更要堅定反鎮壓、反併吞及反侵略的決心。
邱垂正強調,中共對台並無管轄權,「每一位國人的安全都請大家放心,我們都會保護我們國人的安全,他對台灣一點拘束力都沒有」。但他也呼籲,國人赴陸港澳必須要注意安全、審慎評估,不要去非必要旅行。
中共稱全球抓捕沈伯洋 前軍情局長:中共典型三戰手法
退役中將劉德良12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這是中共運用輿論戰、法律戰及心理戰的「三戰」手法,針對台灣施加壓力,意圖恫嚇並要分化台灣社會。
劉德良表示,沈伯洋日前被中共列為「頑固台獨分子」,這次更藉由重慶市公安局發布通緝,代表了中共對台灣的法律戰正式啟動,且逐漸升高威懾的力道。
劉德良分析,從輿論操作至法律定性,再至跨國通緝,雖然中共的行動表面上跟台灣民眾沒有直接關聯,但實際是具備強烈的心理戰效果。他警告,很多國家跟中共有引渡協議,若不慎前往相關國家,恐會面臨被引渡風險。
劉德良指出,過去這類法律戰術多限於中國境內,但現在已針對特定台灣人士發布通緝,顯示中共對台灣的統戰及滲透策略已經進入收網階段,目的是要「嚇阻你不敢出國」。
談及中共對台灣滲透,劉德良引述國安單位早年評估,潛伏在台的共諜約有5000人,可是他認為,隨著中共國力及資源的投入大幅提升,實際數字恐怕遠遠高於此。
他進一步指出,有人推估台灣「第五縱隊」可能達3萬人,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但從情報經驗來判斷,滲透規模確實不容小覷。
根據國安局統計,自2020年至今,共諜案起訴人數達159人,包括現、退役軍人共95人,占比6成,顯示中共的滲透對象已經不限於高階軍官,且滲透手法更趨多元與全面。
劉德良表示,面對中共日漸強化的滲透與心理戰,台灣必須提升警覺及保防意識,避免成為中共情報工作的工具。
為對抗中共,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起「我們都是沈伯洋」運動,但遭到國民黨、民眾黨及其支持者的嘲諷、被批為「情勒」。對此,泛藍媒體人陳揮文12日透過直播逆風聲援沈伯洋。
陳揮文坦承說:「雖然我不喜歡沈伯洋」,並稱對方的意識形態與自己相反,但面對中共針對沈伯洋的各種打壓,自己「當然聲援沈伯洋」,並指中共對於沈伯洋的針對「很無聊」。
陳揮文還反問說:「難道我要跟著去罵沈伯洋嗎?他做錯了什麼?他殺人放火了嗎?」他進一步質疑,難道沈伯洋的意識形態、主張與自己不一樣,「他就必須被罵?必須被逼迫?必須每天活得提心吊膽?這個就是所謂民主國家的作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