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力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圖為2025年10月28日,在日本橫須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右)在“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上發表講話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左)舉起拳頭。川普剛結束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正在訪問日本,接下來他將前往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圖片來源:Tomohiro Ohsum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關於「台灣有事」的言論使她成為數十年來首位在任時明確將台海危機與日本軍事介入相連結的領導人,這一歷史性表態打破戰略模糊傳統,立即引發北京的報復措施與華盛頓的堅定支持。
美國堅定表態:同盟承諾的即時重申
面對中日關係的急劇惡化,美國迅速做出回應,展現出對重要盟友的堅定支持。當《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痛批高市是「惡毒的巫婆」時,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11月18日在社交平台上發表的聲明格外引人注目,他明確宣示:「如果有人對此心存疑慮,美國完全堅守對日本防衞的承諾,包括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中共海警船再多的編隊行動,都不會改變這一點。」
這番表態的時機選擇極為關鍵。就在中國海警船隻16日航行穿過日本控制的東海群島周邊水域、隨後被日本海上保安廳驅離之後,美方立即重申防衛承諾,這種快速反應機制充分展現了美日同盟關係的緊密程度。儘管美國從未正式承認這些島嶼為日本主權領土,但自2014年起,華盛頓即明確表態將依據《美日安保條約》履行防衛義務,這種立場的一貫性為區域威懾平衡提供了重要支撐。
葛拉斯大使的聲明背後,體現出美國在東亞地區戰略布局的深層考量。在中國於東海和南海活動日益頻繁的背景下,美國需要向盟友展示其承諾的可靠性,同時也要向北京傳達清晰的戰略紅線。這種表態方式既避免了過度刺激,又確保了威懾效果的有效傳遞。
面對中日關係的急劇惡化,美國迅速做出回應,展現出對重要盟友的堅定支持。儘管在高市涉台言論引起風波之初,美國總統川普和美國國務院的回應相當低調,並未表示明確的支持,但隨著中共報復行動的升級,美國的立場也日益清晰。
Time to cut through the fog. In case anyone was in doubt, the United States is fully committed to the defense of Japan, which includes the Senkaku Islands. And formations of Chinese coast guard ships won’t change that. Earlier this year, @POTUS reiterated America’s position and… https://t.co/1nTil8fZ1I
— ジョージ・グラス駐日米国大使 (@USAmbJapan) November 18, 2025
更為重要的是,高市正設法對「無核三原則」進行修訂。「無核三原則」是日本的基本核政策,也就是「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高市政府若堅持修改,必定引發批評。從各種跡象看,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准許日本「跨越紅線」的嘗試。這種不完全反對涉台言論,也沒阻止「無核三原則」的鬆動,顯示美國讓日美同盟再跨一步。
在外交布局上,高市政府將美日同盟定位為國家安全核心,並積極強化在印太區域的多邊合作。此次言論雖引發風波,但也被視為向美國及盟友釋放日本願與民主陣營共同應對中國挑戰的訊號。美國部分政治圈人士公開肯定她的立場,認為日本在區域安全中角色將更具主動性。
中共採取報復行動
中共對高市早苗言論的反應呈現出多層次、全方位的特點。除了在尖閣諸島周邊加大海警船活動頻率外,北京還對日本採取了經濟和社會層面的施壓措施。中國政府警告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和留學。
面對這些壓力,日本政府的應對措施同樣多元化。日本駐中國大使館向在華日本公民發布「安全對策」,詳細列出各項注意事項,從結伴同行到避開人潮密集場所,每一項建議都透露出對當前局勢的深度憂慮。
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解釋,這類建議是「基於對相關國家或地區的政治局勢,包括安全形勢和社會狀況的全面評估」。
高市對台海問題的關鍵表態
高市早苗在眾議院的關鍵表態,實際上打破了日本長期以來在台海問題上的「戰略模糊」傳統。她明確表示,若「台灣有事」伴隨北京使用武力情況,可能構成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使她成為數十年來首位在任時公開將台海危機與日本可能調動武力做聯繫的首相。
據共同社民調顯示,有48.8%的受訪者贊成高市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的政治導師、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雖然也曾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但那是在卸任首相後才做出的表態,且並未進一步闡述具體情境。
川普:美國是妳最強大的盟友
在這場中日外交風暴中,美國總統川普的角色格外引人關注。川普在10月底的亞洲行中曾對高市表示:「無論妳有任何問題、疑慮、需求或請求,只要我能為日本做的,我們會在妳們身邊。美國是妳最強大的盟友。」同時,他與習近平會面時也以「老朋友」相稱,這種與兩國領導人都保持良好關係的特殊地位,為他可能的斡旋創造了獨特條件。
分析人士認為,以川普重視個人外交、喜歡扮演調解者角色的性格特點,若中日這波對立持續惡化,他確實有可能出面斡旋。彭博社的報導指出,如果中國對日本的經濟施壓超出預期,特別是在關鍵礦物供應方面採取更嚴厲措施,可能會引起川普的關注和介入。
回顧歷史,中日關係曾經歷過多次起伏,最近一次嚴重惡化發生在2012年日本決定將釣魚台列嶼國有化之時。當時中國的強烈回應包括國內十多個城市爆發反日示威,兩國關係陷入冰點。
高市早苗事件脈絡
這場外交風暴的起點,是高市早苗11月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時表示,如果中共對台灣發動侵略,即所謂的「台灣有事」,根據情況發展,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立危機事態」。這是日本現任首相第一次針對「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做出明確表態。
當高市被問到,若台灣海峽遭到封鎖,哪些情況會被視為「存亡危機事態」?她回答:「若對台灣進行武力攻擊,以戰艦進行海上封鎖,伴隨其他手段,就可能構成武力行使。」
在高市發表「台灣有事」的看法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一句「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毫不猶豫地斬斷那骯髒的脖子」的社群媒體暴言,更為這場外交風暴火上澆油。
針對薛劍威脅日本政府的言論,日本外務省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表達嚴正抗議。
高市早苗外交延續安倍路線
高市早苗於2025年10月接任日本首相,成為日本憲政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其政治生涯橫跨三十餘年,被認為是日本政壇的強硬保守派。她自比受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啟發,被媒體稱為「日本鐵娘子」。她主張強化國防、升級情報與網路防禦、推動經濟安全保障並支持修憲,使日本在地緣安全上更具主動性。
高市在對外政策上明顯延續安倍晉三的戰略路線,更強調台海穩定與日本安全的直接關聯。她過去經常就中共軍事擴張提出警示。美國保守派則普遍對她抱以期待,認為她能鞏固美日同盟並在印太布局中扮演積極角色。這些背景使她的涉台談話更具政治象徵性與信號效應。
在外交布局上,高市政府將美日同盟定位為國家安全核心,並積極強化在印太區域的多邊合作。此次言論雖引發風波,但也被視為向美國及盟友釋放日本願與民主陣營共同應對中共挑戰的訊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