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魁习近平(中)于 2025年3月8日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净瑶综合报导)6月30日,中共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中共党魁习近平主持会议。有分析指,出台此条例实际上是给习上紧箍咒,等于习被正式架空。这或许是习近平交权的前奏。
新华社报导,设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并称制定出台该条例涉推动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云云。
报导表示,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0年制定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提及“中央设立若干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这些机构多由习近平任负责人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等。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是其中之一,在2019年已制定工作条例。这次专门就一个笼统的“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制定条例,引人关注。
习牢固权力抑或权力削弱?
时评人文昭在自媒体表示,新华社对此会议的报导,最重要的十个字是“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他认为这十个字的潜台词非常丰富。这个会议意味着将会有大动作。如今的争论焦点是,推出此条例是习近平牢固了他的权力,还是他的权力已经削弱的表现。
一直以来习近平都是通过专门的职能委员会来领导一切,习成为这些机构的主任和组长,所以叫做“小组长治国”。他在会议上做决定,冠以“中央决定”的名义,再交给政府职能部门去执行。通过这一套操作把国务院变成习近平的秘书处,李克强的权力就是这么被架空的。
这一套操作,习近平已经玩了十几年,都没有想出要制定一个条例,为什么现在要制定一个条例呢?文昭分析,这条例的出台,“其中一个可能性是要限制习近平大权独揽、以党代政,最终要纠正习过去架空国务院的做法,也就是要拨乱反正。”
另一种可能性是,近期有人挑战习近平的决策地位,所以习被逼要出一个明文规章,表示自己统领这些委员会。
削弱中央职能委员会 习要交权?
倒底哪一种猜测比较接近实际,则要看新华社对这次政治局会议的报导,最重要的就是提到的十个字,要求中央决策、议事和协调机构们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文昭分析,这十个字“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传出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限制这些委员会或小组的权力。“以前他们是代替政府做决策,在执行上越位了,现在要做出纠正。从新条例要削弱中央职能委员会的动机来看,借用股市术语是‘看空’习近平的。”
时事评论员李林一指出,这是中南海释放重大变动的信号。习近平是所谓中央议事协调机构的主任或主席,被称“全面主席”,现在中央审议这个条例,等于是给习上紧箍咒,他实际上已被正式架空。这呼应了海外热传习失权的种种传言。
李林一表示,这个中央议事协调机构,背后可能是中共元老,包括掌控军队实权的张又侠,类似邓小平时期的中顾委。至于出台条例,说“对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等有意义”,或与中央新班子的运作有关。
中顾委2.0复活 元老重出江湖
文昭认为,此前网上最近传出中央要恢复“中央顾问领导小组”,表示李瑞环和温家宝将重出江湖。这谣言出来后,此新条例就被推出,看来这条例似乎是为这“中央顾问领导小组”铺路一样。如果这顾问小组真的重出江湖,将会是一项结构性的变动,是1992年中央顾问委员会被撤销之后的又一次大变动。它的力度和习近平修宪连任定于一尊同样大。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也认为,该传闻与此次的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可能相关,其实是为了让元老参加政治局会议有所依据。
沈明室指出,会议决定的内容显示,习近平虽然主持会议,但这并不表示他还能回到过去定于“一尊”的地位。
台湾励志协会(TIA)执行长赖荣伟指出,在这个时间点推出此条例就是走向集体领导的趋势。这对习近平的执政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夏天有北戴河会议,秋天也有会议。所以这是中共派系斗争的一个讯号。
时评人唐靖远表示,中共官媒强调此中央决策机构的定位是“顶层设计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其实就是所谓的决策议事协调三个层面。说白了,这个机构的权力极大,从决策到执行一条龙全都管。“它基本上就是当年邓小平的中央顾问委员会(中顾委)的一个升级版 。他比当年的中顾委还要更加中顾委,因为他对习近平完全是一种全面接管、全面监督的状态。”
唐靖远认为,如果习近平依然大权在握,它不会出台此条例来约束自己,因为这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
不过,文昭指出,若要落实“中央顾问领导小组”不是只有一个新条例就足够的,它至少需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同意,然后由中央委员会认可,或者在中央委员会全会上直接被认可。真要走到这一步,也需要舆论的准备,让党员、干部知道风向变了,需要温家宝、李瑞环他们出来发表文章和继续仰望星空。不过现在还未看到此信号。
目前为止只看到《求是》杂志发表一篇署名习近平的文章,叫做《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文章把习近平从2016年到2025年共22次的讲话谈到“团结奋斗”的内容做了一个汇编。
文昭表示,中共的特点从来都是缺什么,强调什么;急需什么,强调什么。现在喊团结就是意味着很可能中共高层会有震动,要求党员干部们要情绪稳定、保持团结。除了中共内部会发生一些波动,团结也是包括针对中美贸易战、中美局势要带来动荡。
秋天有变 习下台迫在眉睫
自习近平在去年三中全会病倒,习失去军权与大权的迹象不断浮现。习的人马相继落马与失踪,分析认为这是掌握军权的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与在背后掌控中央实权的元老的操作。
近日,独立时评人杜政在《上报》撰文表示,北京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反习政治老人传来一句话要大家静待一下,“秋天有变,到10月可见眉目。”
中共的政局变化也被外国注意到。6月27日,美国陆军退役中将、前国家安全顾问麦克‧弗林(Michael Flynn)在X发文说:“中国正在发生权力更迭。中国观察家需要密切关注中共主要成员,尤其是公众和国家安全部门官员对管理层的信心丧失。”
6月28日,前美国高级外交官格雷戈里‧斯雷顿(Gregory W.Slayton)在《纽约邮报》发文表示,从过去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习近平下台的局势可能已迫在眉睫,中共元老们正在幕后操纵一切,包括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上被习近平羞辱的胡锦涛。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