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围堵中共三板斧 中美外长会火药味浓(图)

发表:2025-07-15 04: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前左)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右)于2025年7月11日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举行的第58届东盟外长会议及相关会议期间会面。(MANDEL NGA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16:9)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前左)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右)于2025年7月11日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举行的第58届东盟外长会议及相关会议期间会面。(MANDEL NGA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尹华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后,迅速调整外交与经济政策,针对中国(中共)展开多维度围堵策略。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国际舞台上的言论及其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的会面,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时评人江峰、杜文与方伟的观点,本文将深入分析川普的三大围堵策略——俄乌战争、金砖联盟、东盟供应链,以及王毅与卢比奥会面的深层意涵,并探讨其对中美关系及全球秩序的深远影响。

川普的全球战略布局:三大围堵策略

- 俄乌战争:打掉中共的战略依赖

川普自2025年1月重返白宫后,展现了鲜明的地缘政治策略。他对俄乌战争的态度看似反复,实则精心设计。江峰指出,川普先是暂停对乌克兰的军援,引发欧洲盟友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焦虑,随后又迅速恢复军援,并追加10枚爱国者导弹的供应。这一“先礼后兵”的策略并非针对俄罗斯,而是为了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对付中共。

川普的逻辑清晰:俄乌战争拖延越久,美国在欧洲的资源投入越大,中共便能利用这一空档巩固其全球影响力。因此,川普通过操纵军援节奏,将乌克兰作为议价筹码,迫使俄罗斯内部压力加剧。江峰提到,2025年7月初,俄罗斯经济因油价跌破每桶50美元而遭受重创,高官接连自杀,寡头试图逃亡,显示普京政权的内部动荡。川普的公开批评(“普京杀了太多人,我对他非常不满”)和美国即将推出的新制裁,进一步压迫俄罗斯,使其难以继续为中共提供战略掩护。

对中共而言,俄乌战争的持续是其分散美国注意力的关键。王毅在布鲁塞尔的失言——“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否则美国会将全部注意力转向中国”——暴露了北京的焦虑。方伟进一步分析,王毅的言论不仅显示中共对俄罗斯的依赖,也反映其对美国战略转向的恐惧。一旦俄乌战争结束,美国将能集中力量应对台海、南海等亚太热点,这对中共无疑是灾难性的。

- 金砖联盟:瓦解全球南方结盟

金砖国家(BRICS)作为中共挑战美元霸权、推动“去美元化”的平台,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川普上任后迅速采取行动削弱金砖联盟的影响力。江峰分析,川普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威胁,对任何试图以金砖货币取代美元的国家征收100%关税,并在2024年竞选期间宣称“金砖已死”。这一非军事、非制裁的“非动能攻势”效果显著,导致金砖内部动摇。

2025年7月巴西里约热内卢金砖峰会成为转折点。作为金砖创始国,中国与俄罗斯领导人双双缺席。普京因国际刑事法院通缉令无法出席,而习近平的缺席则被认为是对川普压力的回避。江峰指出,习近平选择在国内进行低调的山西考察,参加百团大战纪念活动,刻意淡出国际舞台。这不仅反映了中共对金砖领导角色的放弃,也显示其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妥协。印度、巴西、沙特等国相继模糊表态,显示金砖联盟的“全球南方”愿景已沦为“地区经贸闲聊俱乐部”。

方伟补充,川普对金砖联盟的打压并非单纯经济手段,而是通过关税威胁和外交孤立,迫使金砖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他认为,川普的策略是“以经济战代替热战”,通过关税和市场压力,让中共的国际联盟无以为继。

- 东盟供应链:切断中共的逃生路线

为规避美中贸易战的惩罚性关税,中共近年来将制造业转移至东南亚国家,通过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进行“转口贸易”,维持对美出口。然而,川普迅速识破这一策略。2025年7月8日,川普公开一份涵盖亚洲、非洲、东欧、中东与中亚的国家名单,威胁对协助中共转口贸易的国家征收25%至40%的关税,对金砖成员国则额外加征10%。这一“关税墙”直接封死了中共的供应链逃生路线。

江峰强调,越南作为转口贸易的主要中转站,近年来大量进口中国零件与半成品,加工后出口美国。川普对越南的20%基准关税和40%转运货品关税,迫使越南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方伟进一步指出,川普的关税策略不仅针对中国商品,还通过提高对转运国的惩罚性关税,迫使东盟国家重新评估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他认为,川普的“供应链外交”是一场“全球经济战”,旨在将中国制造业孤立于国际供应链之外,迫使外资制造商转向美国、印度或其他非中国地区。

王毅与卢比奥的吉隆坡会面:外交博弈的缩影

1.王毅的“外交自爆”与中共困境

2025年7月2日,王毅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会谈中,公开表示“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失败”,引发欧洲外交圈震惊。江峰认为,这不是简单的口误,而是中共内部战略焦虑的暴露。中共长期以“中立调停者”自居,试图在俄乌战争中两边讨好,但王毅的言论直接暴露了其支持俄罗斯的立场,打破了外交模糊空间。方伟补充,这一失言导致欧盟对中共的信任崩溃,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公开批评中国加剧欧洲不稳定,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因此缩短,商界会面取消。

方伟分析,王毅的失言反映了中共外交系统的内部混乱。他指出,中共宣传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报导极为低调,仅发布简短声明,显示中宣部甚至中央高层无法迅速拍板如何处理。这一“字越少,事越大”的现象,表明王毅的言论可能触及了中共高层的敏感神经,或与内部权力斗争有关。

2.吉隆坡会面的火药味

王毅与卢比奥在吉隆坡的东盟外长会议后的会面,是中美外交从“冰冻期”走向“缓解期”的标志性事件。杜文指出,自川普上任以来,王毅多次试图与卢比奥会面未果,尤其是在慕尼黑安全峰会和联合国会议上,卢比奥因不满王毅的傲慢态度(如“好自为之”言论)而拒绝会面。方伟进一步揭示,卢比奥对王毅的个人反感源于其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认识。卢比奥成长于迈阿密的古巴社区,深受反共文化影响,其外公的经历让他对共产主义的危害有切身认知,这使他在与王毅的交锋中立场强硬。

方伟强调,吉隆坡会面表面上“积极、务实、建设性”,但实际上双方“各说各话”,未达成实质共识。中方声明重申“将两国元首共识转化为具体政策”,要求美方“以理性态度看待中国”;卢比奥则强调“保持沟通渠道畅通”。方伟认为,这种模糊措辞表明双方谈判未果,仅维持表面和谐。他推测,会谈气氛极为火爆,双方可能在关税、芬太尼、转口贸易等议题上激烈交锋,但碍于外交礼节,未公开翻脸。

方伟特别提到,卢比奥的强硬底气来自川普的全力支持。作为川普政府中最了解共产主义的国务卿,卢比奥在会谈中可能毫不退让,甚至压制了王毅的气势。他认为,这次会面并非为习近平与川普的会面铺路,而是双方在试探底线,为后续谈判保留空间。然而,卢比奥的强硬姿态和川普的关税压力,让中共在谈判中处于被动。

3 习近平的低调与内部权力动态

江峰与杜文提到,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的低调(如缺席金砖峰会、选择国内低调考察)显示中共内部权力重组的迹象。方伟进一步分析,习近平正面临国内对其外交政策失败的批评,特别是与美国关系的恶化。吉隆坡会面后,中共高层对是否与川普会面犹豫不决。方伟认为,习近平若访美,可能试图通过签署象征性协议(如打击芬太尼)来缓解国内压力,但川普的强硬态度(特别是对关税的坚持)让这种可能性充满风险。方伟预测,即使习近平访美,川普也不会轻易让步,任何协议都将是“面子工程”,难以改变中美对抗的格局。

稀土外交与中共的战略掣肘

杜文提到,中国的稀土管制是当前国际关注的焦点。稀土作为航天、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关键资源,长期被中共作为战略筹码。然而,美国已加大本土稀土开采,计划十年内实现自给自足,打破中国的垄断。方伟补充,中共的稀土优势来自国家补贴、低成本生产和宽松的环境政策,但这一模式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且未能转化为技术优势。他认为,中共试图通过稀土控制全球供应链,但随着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反制,这一策略正面临失败。

方伟进一步指出,中共的倾销模式(如小包裹海啸冲击比利时)正在引发全球反弹。比利时港口因中国小包裹激增(每日300万件,97%来自中国)而瘫痪,迫使欧盟考虑加征关税。这种倾销不仅冲击当地零售业,还引发对中国制造的普遍抵制,显示中共的经济模式正在失去可持续性。

中美关系的未来与全球秩序的重塑

- 川普的“非动能战争”

江峰认为,川普的策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通过社交媒体威胁、关税政策和军事部署,川普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将中共推入战略死角。方伟补充,川普的关税策略(对越南加征20%基准关税、40%转运关税)显示其决心不退让。他认为,川普的“万国关税”政策迫使盟友和中立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形成对中共的全球包围网。

方伟强调,川普的强硬不仅针对中国商品,还延伸到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例如,川普要求盟友提高军费、购买美国武器,并签署新贸易协议,这已在北约和亚太盟友中生效。北约计划到2035年将军费提升至GDP的5%,而韩国、日本、澳洲、印度等国也面临选边压力。川普的公开言论(如“若中国攻台,我将炸平北京”)形成心理威慑,让中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 中共的战略退缩与内部困境

中共的回应显示出明显的退缩姿态。习近平的低调、外交部的沉默、金砖峰会的缺席,以及对美国关税威胁的无力反制,表明北京正在选择“能拖就拖,能让就让”的策略。然而,川普设定8月1日为经贸谈判最后期限,并推进“去中化”法案,显示其不给中共喘息空间的决心。方伟认为,中共高层内部对习近平的不满加剧,特别是其亲俄路线和对美外交的失败,可能导致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

方伟预测,中美元首会面(若发生)将难以达成实质性突破。川普的关税政策和卢比奥的强硬立场,让中共在谈判中几乎无退路。他认为,中共可能通过打击芬太尼等象征性让步来换取面子,但无法改变供应链脱钩和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大趋势。江峰补充,2026财年美国将与中国实现供应链脱钩,形成新的全球贸易秩序。

川普的三大围堵策略——俄乌战争、金砖联盟、东盟供应链——系统性地削弱了中共的全球影响力。王毅的失言暴露了北京对美国战略转向的恐惧,而与卢比奥的吉隆坡会面则显示中美关系在经贸压力下勉强缓和,但未达成实质共识。此次中美外长博弈也凸显卢比奥的强硬底气和中共内部的外交困境。习近平的低调与内部权力动态,凸显中共在外交与经济上的双重掣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川普通过关税、军事部署和外交威慑,重塑了全球秩序,将中共推向战略死角。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将取决于中共是否能在内外交困中找到突围之路,而川普的强硬姿态恐将继续主导这一博弈。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