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香港中央商务区(左)与维多利亚港的全景。(图片来源:Mladen ANTONOV-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16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日前公布,根据死因裁判庭报告,2024年共录得1138宗自杀死亡个案,平均每天约有3.12人自杀死亡,自杀率为15.1,较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22年估计自杀率10.6还高。负责研究的组织表示,中年男性受经济转差影响较大和不愿倾诉是中年男士自杀率显著上升有关,呼吁有需要者找人倾诉。
根据法广与明报新闻网报导,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12日公布,根据死因裁判庭报告,去年总共录得1138宗自杀死亡个案,平均每日约有3.12人自杀死亡,以每十万人的自杀人数来计算,自杀率为15.1。查阅公开资料,此数字较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22年估计自杀率10.6还高。
数据显示,在去年自杀死亡个案中,37.5%为无业或是失业人士。从年龄层来分析,70岁或以上的自杀死亡数字最高,占据整体23.9%;但中年的自杀率则创下了8年新高,其中男性自杀率的升幅特别显著,30至39岁的自杀率从2023年的19.05上升至24.38;40至49岁的自杀率也在同期从22.06上升至27.46。
针对此现象,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主席黄瀚之解释,上述年龄段的男士普遍是家庭经济支柱,普遍关注经济与就业问题,长期受到传统性别角色期待与标签影响,估计去年的经济转差与失业等问题,确实让该年龄层造成许多负担,加上他们可能是照顾者或家庭支柱,精神健康面临更大压力,相信与自杀率增加“有一些关联”。
至于如何鼓励受困扰男士求助,黄瀚之表示,社会需要认真看待加诸男性的性别标签,例如“男儿有泪不轻弹”,对于中年男士特别觉得他们“应该是要事业有成,家庭好美满”等,这其实是性别标签。他盼望男士有需要便要求助,也期望社会大众欣赏他们求助的勇气。
该会总干事暨自杀危机处理中心主任韦宝姬告诉法广,两性在求助及自杀率出现反向现象,以2024年为例,在自杀者中,67%是男性;相反,寻求支援之后获得该会提供自杀危机介入服务的个案中,女性则占65%,这现象显示男士不愿意在碰到困难时求助,同时也反映求助多者,自杀率便低。
韦宝姬表示,香港自杀情况从2017年起便不断上升,跟疫情期间及其后的人际交往减少也有关连,因为疫情爆发后,人跟人1间的接触减少,导致关系疏离,任何事情都会自己扛,不利缓解自杀压力。
该会数据还显示,24小时情绪支援热线去年接获了接近1.2万宗求助个案中,主要原因包括精神健康(15.66%)丶家庭(14%)与人际相处(10.55%);自杀危机介入服务个案则是以家庭(20.06%)丶经济(14.53%)与精神健康(12.39%)为主。
眼见香港近年自杀死亡人数持续升高,自杀长者占整体比例维持在超过4成,社福界议员狄志远上月18日在立法会提口头质询,关注政府有何措施协助高危长者。
对此,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回说,长者自杀涉及多项因素,并没有单一主要原因,政府近年来并没有就长者自杀课题进行特定研究,但一直重视长者精神健康,并推行不同措施,以改善长者心理健康和防止长者自杀。
不少网友得知香港自杀率升高消息后,纷纷留言表示:
“香港属于失范型,价值观大变,社会制度崩溃”
“见到好多忧郁的小朋友个老豆老母都好似癫狗咁不停闹个细路,见到都难过”
“想不到香港已落得如此田地!!!”
“珍惜生命.远离终国”
“2024年香港自杀人数1300多真是悲惨世界”
“有没有包括被自杀?”
另有网友讽刺:
“听党话,跟党走,幸福永远在前头。”
“真系要感谢林郑加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