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啥意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中国古人常常透过中医的脉诊或者观察面相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话“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什么是“出毫”?能不能信?
什么是“出毫”?
“出毫”专指眉毛变长,眉毛的粗细长短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婴儿时期眉毛浅淡,年轻时柔和,年老时可能变得花白或浓密。
《黄帝内经》认为眉毛状态与身体健康、气血状况密切相关。眉毛浅淡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眉毛浓密则可能意味着气血旺盛。因此,古人认为透过眉毛变化推测健康状况有其依据。
在古代,人的身体巅峰期约在20至35岁之间。由于古代寿命普遍较短,50岁已算高夀,60岁则极其罕见。许多人在40岁左右便因疾病离世。因此,若50岁时仍健在,常被视为长寿的标志。20岁时人体免疫力最强,而40岁后身体机能下降,疾病风险增加。到了50岁,各器官开始衰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问题可能随之而来。
什么是“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
“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这句俗语的意思是:
“30出毫40亡”:若30岁时眉毛或耳毛就开始异常变长,可能预示健康问题,寿命不长。
“50出毫命方长”:若到50岁时才出现长而密的眉毛,则通常表示身体健康,预示长寿。
古人将50岁时眉毛或耳毛浓密、长出长毛视为身体健康的象征和福气的预兆,认为这意味着身体状况良好,有望长寿.农村地区的老人甚至以此为荣,忌讳修剪长眉毛,认为这会损害健康。
“百龄眉寿”的说法就是反映了眉毛形态与寿命相关的观念,认为长眉毛者多长寿。
俗语“50出毫命方长”反映了古人对身体健康的一种独特理解和经验总结。
“30出毫40亡,50出毫命方长”可信吗?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眉毛的长短和一个人体内的激素有关。有人雄性激素分泌较旺盛,就可能会导致眉毛浓密且长;若分泌较不那么旺盛,就可能会稀疏且较短。此外,眉毛的长度也会和遗传有关系。所以只要大家的眉毛以及身上其他体毛生长的情况没什么太大的改变,就表示体内激素分泌稳定,没什么大问题。
由此看来,古人的观察力还是非常敏锐,有可取之处。现代医学也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一个年轻人的眉毛,特别是眉脚处若忽然出现增长的现象,就可能是人体开始衰老的表现。所以在年轻的时候长出长寿眉这些异常现象,或许是身体发出的警讯,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例如睡眠不足,内分泌是否失调等。
而50岁的人,身体各项机能也开始逐渐衰退。但如果此时长出长寿眉,那反而表示虽然年纪逐渐增大,可是血气相对较为旺盛,所以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毕竟血气足,毛发才旺盛。
古人流传下来的俗语,很多都深具智慧,富有教育意义,像“50出毫命方长”这样的俗语,反映了古人对身体健康的一种独特理解和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