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处暑”也是鬼门开,但比起鬼老辈人更怕“这个”。(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黄历七月一日子时(8/22晚上11点)鬼门正式打开了!今(23)天是鬼月第一天,凌晨4点33分35秒也进入24节气中的“处暑”。
处暑时段是台风频繁季节,台风常带来豪雨,这时候二期稻作最怕雨水过多,若台风来袭灾情更为惨重,所以有句俗语“不怕七月半鬼,只怕七月半水”,意思是七月半的豪雨容易成灾,也让农民比起“鬼”更怕的是“水患”。
“处暑”的意思
“处暑”是秋天“立秋”之后的第二个节气,夏日真正的尾声。
“处”表示往、停止的意思,而也意味着暑气即将要消逝、潜伏起来了,是一个慢慢过度成秋天的意象节气。虽然名义上进入秋季,但天气依然炎热,暑气没有马上退场,才会出现俗语说的“争秋夺暑”。
放河灯是一种民间习俗、宗教活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处暑”的习俗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古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一、迎秋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二、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三、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龙眼。(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处暑”吃什么养生?
1、鸭子
处暑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节。俗话说:“疏解秋燥、防病养身”处暑的饮食应该顺应着季节,重点就是保湿内外兼顾,遵循润肺健脾的原则。而鸭子性寒又甘甜,不只可以帮你清热降火,还能滋养五脏、补水养胃,预防秋燥的皮肤干裂和喉咙不适。
2、水梨
天气一干容易引起“秋燥症这时候就请出神级润肺水果,水梨!帮你补水、降火、化痰。它性甘微酸又带点寒性,能清热解渴,也正值当季汁水特别多,正好可以补充水分。但脾胃弱和性寒的人尽量少吃!
3、龙眼
龙眼味甘性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正好补回气血、赶走疲劳。不妨来碗香甜的龙眼粥,边补水边润燥,让你在夏末初秋也能元气满满。
但龙眼属于温热性食物,建议不要吃太多,也不要跟寒性的食物一起食用。
黄历七月的豪雨容易成灾,也让农民比起“鬼”更怕的是“水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处暑”的禁忌
1、不宜安床
这时候不要乱动床位,因为会打扰到“床母”的领域(有些地区会在这时节祭拜)。又加上鬼月禁忌,搬动床、搬家具容易惊扰好兄弟。
1、忌冷气温度太低
长时间吹超低温冷气,会让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头晕、头痛、甚至感冒
2、忌去海边、空旷地区
天气不稳定,而且正好鬼门开了,好兄弟们出来,又喜欢在阴暗、空旷的地方游荡,阴阳相冲,对双方都不好。
责任编辑:笙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