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 去年1093万人去世(图)

发表:2025-09-01 14:5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重庆市的一座火葬场内摆放着葬礼花圈。
中国重庆市一座火葬场内摆放着葬礼花圈。(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9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中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口挑战。多位专家预警,中国的人口死亡高峰即将到来。根据复旦大学的研究,中国死亡人口数预计将在2061年左右达到峰值,每年约1900万人,差不多是现在的1.7倍。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共有1041万人离世;2023年攀升至1110万;2024年稍有回落,但仍有1093万之多,人口死亡率达7.76%。

根据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彭希哲团队的研究,中国死亡人口数预计将在2061年左右达到峰值,每年约1900万人,差不多是现在的1.7倍。他们预测,从2024年到21世界末,中国死亡人口将高达12.3亿。

所谓的人口死亡高峰,并不是指突然有一大批人同时离开,而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死亡人口总数持续保持在高位运行,甚至不断攀升,最终形成一个类似山峰的人口变动阶段。研究表明,中国正处在这一高峰的爬升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出现一波婴儿潮。那一代人如今正陆续进入老年阶段。人口学有个很直接的逻辑,当年出生得多,六七十年后自然离开的也会增多。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婴幼儿和青少年死亡率大幅降低,使得更多人能活到老年。如此一来,整个社会走向老龄化深水区,也推高了死亡人口数量的曲线。

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3.1亿,占总人口的22%。如此庞大的基数,即便死亡率保持不变,死亡人数也势必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却呈现出令人担忧的趋势。新生儿数量的持续下滑使得人口结构问题更加复杂化。

近年来的出生数据清晰地描绘出一条下降曲线:2021年全国新生儿为1062万人;2022年跌破千万大关,降至956万人;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902万人;2024年,新生儿数量有所回升,达到954万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一大批独生子女家庭,如今,这些独生子女已经步入职场,肩负着沉重的赡养责任。许多家庭形成了“4-2-1”模式,即四位老人、两位中年子女、一个孙辈。一个年轻人可能要同时赡养四位老人,还要照顾下一代,这种负担之重足以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少年轻人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甚至辞职回家照料,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他们的经济压力。再加上当下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现实,年轻人不仅面临工作上的竞争压力,还要面对沉重的家庭责任。

因此,许多年轻人选择降低生活质量,甚至放弃生育。这就进一步导致人口减少,同时又加剧老龄化问题,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

死亡人数持续上升,出生数量不断减少,这种“出少入多”的人口趋势导致中国总人口从2021年的14.13亿开始连续几年下降:2022年为14.12亿,2023年14.10亿,2024年14.08亿。这还只是官方公布的数字,实际人数少很多。

今年初一名博主到安徽山区拍片,发现山村农舍数百户,但村子里居然没人。有网友反映,以前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乞丐,现在乞丐不见了,睡街头的失业劳工却增加了。

大城市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过去的繁华街道如今人流稀少,实体店也纷纷关门了。此外,机场和车站也没多少人,大家都在纳闷,人都去哪了?

中国的实际人口到底是多少?有人根据中共官方内部文件统计,中国目前只有大约8亿人口,这说明疫情期间死了几亿人。疫情3年,很多城市的火葬场24小时焚烧尸体,但中共封锁死亡数字。全面解封后,人们发现很多地方人烟稀少。

有一位人口学者说,从人均用盐的数量评估人口最为准确。他说,从每年的用盐量来看,中国人口确实在八九亿之间,不超过10亿。今年连续爆发各种病毒,又死了不少人,但死亡数字都被中共掩盖了。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