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自媒体“Edward文鸣”。9月10日,“美国转折点”创办人查理.柯克,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中枪遇害。那时,他正在校园舞台上,举行标志性的校园演讲与辩论。突如其来的枪弹,击中他的颈部,夺走了这位年仅31岁的美国保守派青年领袖的生命,留下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未竟的复兴事业,也震颤了美国,乃至世界:辩论不过,就要你的命。
人们不禁要问,号称言论自由的美国到底怎么啦?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啦?查理柯克是怎样一个生命?是什么触发了杀手对他的杀心?今天,咱们就来回顾美国青年领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18岁少年开创的精神运动
查理.柯克1993年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强烈的政治兴趣和保守主义倾向。高中时,他开始积极参与右翼政治活动,发起反对校内餐厅涨价运动,在比他年长50多岁的退休商人和共和党活动家蒙哥马利帮助下,深化着对保守主义理念的理解。
作为高中生,柯克开始为右翼媒体撰写文章。2012年,柯克短暂就读于伊利诺伊州的哈珀学院,但仅一学期后辍学。在他撰写的文章中,柯克指责美国中学和大学教科书过度强调美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种族歧视与不公,却淡化美国的建国精神与自由传统对社会的贡献,把美国描述成一个“建立在压迫之上的国家”。他指责学校鼓励学生质疑传统的西方价值观,普遍推动性别与性取向多样性教育,例如同性恋权利。他指责学校推崇社会主义或政府干预。在18岁的年龄上,柯克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共产主义毒素在利用美国青年人的单纯和善良,渗透和混乱青年人的思想。
查理.柯克指控学校的教师利用课堂立场,贬低保守派和共和党;学生若表达保守观点,会被边缘化甚至扣上“政治不正确”的帽子。教材里充斥着离经叛道的左派观点,却缺少保守派学者的声音。政治科学、社会学、历史等课程被用来“给学生洗脑”。校园活动、讲座、学生组织也大多支持左翼议题,很少给保守派发声机会。左翼观点可以畅通无阻,保守派演讲者常被取笑或抗议。柯克说:“学校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成了左派洗脑工厂,制造垃圾的地方”。这也是他于18岁这一年选择退学,并创立美国转折点的背景动机之一。专门去高校“反击左派思想霸权”,在校园中推广保守主义。
领导转折点运动
在最初的三年里,作为美国转折点的领导人,柯克带着他天生对现代媒体运作的强大直觉,利用自媒体平台,倡导自由市场、有限政府和个人责任等一套根植于他宗教信仰的稳定世界观和价值观,和左派意识形态团体抗衡。为扩大影响力,开始在全美高校和高中设立分会,培养学生志愿者,分发传单、举办演讲、组织活动。发布“教授观察名单”,点名那些被指“向学生灌输左派思想”的大学教授。举办“学生行动峰会”,邀请保守派政治家(川普、蓬佩奥、卡尔森等)演讲。表面看,他是在进行一场场的校园公开辩论,但是他真正推动的,却是一个影响了整个美国的、和左派意识形态进行的文化战争。
从2012年创办伊始,到今天,柯克事实上是没拿薪水的,个人生活靠做自媒体赚钱。他主持的节目吸引数百万听众,X粉丝超560万。
2019年,成立政治分支“转折点行动”,参与党派竞选;与牧师合作成立“转折点信仰”,动员福音派选民。到2020年,美国转折点覆盖850所大学,会员超65万,影响400万青年。
到2024年,美国转折点在选举中发挥关键作用。2025年,柯克启动《美国复兴之旅》,在校园辩论中继续推广保守主义。直到9月10日,在犹他州立大学演讲中被22岁嫌疑人泰勒.罗宾逊枪杀。
查理柯克坚守的观点
柯克强烈反对非法移民,尤其对穆斯林移民在美国人口比例上升所带来的影响。
柯克旗帜鲜明地反对觉醒主义和多元化DEI。觉醒主义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黑人文化中,指的是对种族主义和社会不公的警觉。到2010年代,通过黑命贵运动,觉醒主义变得过度敏感、政治正确过头。比如,看到新闻里警察对少数族裔的暴力,你不会觉得“这是个别事件”,而是联想到系统性的种族主义。
多元化DEI是多样性、公平和包容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所谓多样性就是“请不同的人来”。比如公司在招聘时,要确保团队不全是白人男性,而是包括亚裔女性或同性恋成员,以带来多样视角。公平,就是“给他们公平的起点”比如在学校,为少数族裔学生降低录取分数,以弥补教育差距。包容则是“让他们觉得被欢迎”,比如给残疾人、有色人种更多支持,而不是一视同仁。
第三,在性别、家庭伦理问题上,柯克秉持传统基督教伦理观,认为美国应该回归基督教文明加上宪法原则这个传统。他主张男女二性、异性婚姻,对抗女权主义、跨性别和堕胎。柯克在多个场合毫不掩饰他参与政治的动力来自他的信仰,来自他对传统价值的推崇,以及对以家庭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最核心展现他价值观的就是他和他妻子埃利卡的关系。埃利卡,亚利桑那州小姐得主,同时也是一名博客主持人、商人和自由大学圣经研究专业的博士生。两人于2021年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在他们的关系中,埃利卡将查理视为家庭的精神领袖和一生挚爱,而她自己则扮演着关键支持者的角色。埃利卡作为一个成功、有信仰的妻子和母亲,支持丈夫作为精神领袖的形象,直接挑战了现代女权主义的叙事。柯克曾说,除了接受耶稣以外,与埃利卡结婚是他做过的最好的决定。
柯克夫妇通过公开展示他们传统的和谐家庭氛围,用行动对抗现代左派的反家庭价值观的叙事,鼓励年轻人将婚姻和家庭放在重要的位置。为那些在现代两性关系中迷失的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根植于信仰和传统的、清晰而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的范例,深深吸引了很多美国年轻人。
在公共政策领域,柯克反对福利主义,主张自由市场,主张有限政府,强调个人的责任。
其实这些思想都是有出处的,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保守主义的主张,而不是他发明的。
凶手究竟是谁
被捕的凶嫌叫做泰勒.罗宾逊,年仅22岁,警方在现场找到的未发射的弹壳上,赫然刻着凶手亲手留下的文字。一枚弹壳上刻着英文“嘿,法西斯,接招吧”。另一枚弹壳上刻着意大利语,意思是“再见了姑娘”,这是一首著名的左翼反法西斯斗争的标志性歌曲。这是一个被极左意识形态深度吸引、将政治异议者直接等同于法西斯的美国青年。
众多媒体跟踪研究了杀人嫌疑犯鲁宾逊的家庭和个人背景,结果让很多人惊讶。鲁宾逊出生于一个稳定的、且非常传统的中产家庭。他在衣食无忧、快乐幸福的环境中长大。在高中,他被称为天才学生,智商很高,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时,他的ACT考试成绩被排入前1%的精英行列,这让他获得了犹他州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当时,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极端的政治倾向。但是,这一切在他进入大学后就都变了。他只在犹他州立大学读了一个学期,然后就辍学回家。此后,他就变得像隐士一样,沉迷于网络,很少外出。他越接触网络,就变得越重视政治,并在家中开始表达出对柯克的强烈厌恶,说柯克是法西斯主义者。最终,他走向了刺杀柯克的道路。那么,他究竟在网络上遇到了什么?
在海外X平台的一则影片显示,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DSA在事发5天前举行了一场聚会,主题旨在鼓励其成员战斗。而凶手泰勒.罗宾逊就是DSA的骨干成员。资料显示,DSA,即美国民主社会主义者组织的英文缩写,这是美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左翼草根组织之一,和古巴、委内瑞拉、巴西左翼肩并肩,时时不忘高调赞扬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加强与中共的联络。可以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共。截至2023年,DSA会员约10万人,全国各地分支,几乎覆盖全美大部分主要城市。有专门的工作组,在校园和青年群体中有较高影响力,尤其是大学里的DSA分会。有分析认为,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共产组织,得需要很大很大的金钱支援,并且是长期连续投入。而背后金主很可能就是喜欢到处大撒币的中共。而众多证据表明,中共已经渗透到美国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政客和学校。中共最大的成果,就是对学校的渗透和灌输共产主义理念。而查理则是中共的心头之患。
柯克生前是中共的心头大患
为什么说查理.柯克生前是中共的心头大患?他多次公开将中国共产党视为美国最大的外部威胁,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演讲和媒体节目中,还通过其组织在大学校园的草根活动,直接挑战了中共在美国的影响力扩张。
柯克生前反复强调,中共不是一个普通的竞争对手,而是对美国生活方式的生存性威胁。他在多个场合称“中共是美国的最大敌人”,并警告其通过经济、科技和文化渗透,试图颠覆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市场体系。在他的电台节目《查理.柯克秀》和校园巡回演讲中,柯克将中共的大学渗透视为首要目标,公开批评中共通过资金赞助、学生组织操控和社交媒体(如TikTok)对美国年轻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改造。柯克经常在辩论中将新冠疫情称为“中国病毒”或“中共病毒”,并将责任直接指向中共政权.并呼吁美国青年警惕其“灰色地带”战术,如知识产权盗窃、贸易不公和对台湾、香港的压制。
这种定位直接戳中了中共的核心利益。中共一直试图通过“大外宣”和“一带一路”等举措,塑造“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但柯克的言论将中共钉在“全球威胁”的标签上,让其难以在美国年轻一代中赢得同情或中立态度。
柯克不只停留在外交批评,还将美国内部的“觉醒主义”和DEI政策与中共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事实也是如此,美国年轻一代,已经开始运用他们已经熟悉的阶级斗争、敌我矛盾的那种思维了:敌人不投降,就叫他们灭亡,肉体消灭。柯克,不正是死在了一个被西方极左思想武装了头脑的美国大学生手里吗。
就在遇刺前一周(2025年9月5日),他在韩国的演讲《自由之光照亮共产主义的黑暗》中,直言揭露共产主义危害,并警告中共通过网络战和假新闻干预韩国选举。柯克的到来“像光一样”给韩国年轻人带来希望,但也让中共痛恨,因为它破坏了中共在亚洲的“政治得益”。
然而历史往往充满了讽刺,那颗射向柯克的子弹虽然终结了他的生命,但却可能让他以一种殉道者的方式获得永生。虽然只过去短短数日,美国越来越多的原本声称的左派一夜之间离开极左,许多远离传统美国方式的人们突然走回了教堂。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在X平台上发文悼念,称他是为捍卫犹太基督教文明而战,谴责这起谋杀是对民主的深深创伤。9月13日,伦敦上百万人涌上街头,不断高呼查理.科克的名字,缅怀这位美国青年领袖,呼唤他倡导的言论自由精神能重新回归英国。柯克所代表的价值观,已经在他去世后超越了国界,在全球掀起一个推动传统价值的浪潮。
来源:Edward文鸣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