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图)

作者:林婉如 发表:2025-09-21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 飞来峰 2113309252
飞来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郊北部灵隐寺旁的高峰上,又称灵鹫峰。(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首诗出自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由于王安石独特的视角,看问题与众不同,因此他的这首七言绝句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却充满了博大的胸襟和恢宏的志气,不仅被公认是他诗作中最具有磅礴气势的一首,更是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登高望远 豪情不凡

王安石写下〈登飞来峰〉这首诗时,正值三十岁的青壮年阶段,当时他正在浙江做地方官。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准备返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而写下此诗。当时,他初入宦海,正值意气风发之际,正好借由登高来抒发胸臆,寄讬豪情壮志。

王安石深知,政治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是,他将困难和阻力视为浮云。浮云虽会出现,但只要太阳一出来,它们就会灰飞烟灭。在这首诗里,王安石巧妙地借助了自然风景的变化,来抒发个人不畏惧困难的胸怀。

千古名句 世代流传

〈登飞来峰〉的前二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是描述登高望远、日出东方的盛景,意思是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登飞来峰〉的后二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是对自己当时境况的反思,意思是不要害怕浮云遮蔽了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自己正处在最高的山峰之上。

“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是全诗的菁华,它提醒世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应该看重大局和长远。诗人登高望远,展现不凡的胸襟,“不畏浮云遮望眼”,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修心重德 境界升华

古人常登高望远,让视野宽广,并借此对人生产生新的领悟。无论是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还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高处,纵情于天地之间,胸怀自然也就宽阔起来了,这是眼界的开拓,也是自身境界的升华。

“不畏浮云遮望眼”蕴含的哲理是:只要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而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就必须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修心重德才能逐步提高思想境界,在人心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一颗清明透彻的心,不为世事所迷,不为名利所惑,成为一位明辨是非的智者。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