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魔咒”效力一展开,中共内部权力必重新洗牌。(图片来源:TEH ENG KOON/AFP/Getty Images)
中共每届中央委员会的第四次全体会议,即所谓的四中全会,虽然官方定位是“制定重要政策”,但几乎每次都成了权力重组的关键时刻。因为四中全会通常在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产生后的第二年或第三年举行,此时党内权力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存在调整空间,这个微妙处,为高层博弈提供了舞台。历届四中全会频繁伴随着权力转折,因而有“四中全会魔咒”之称。魔咒效力一展开,中共内部权力必重新洗牌。
根据资料统计,中共建政以来的历届四中全会中,很多届都涉及重要人事调整,改变了许多中共领导人的政治命运。
1、1954年2月七届四中全会:这是震动党史的四中全会,其核心议题是处理“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事件,这是建国后中共高层首次大规模权力斗争。毛泽东因病休养,刘少奇趁机崛起,代理主席,主持全会并作工作报告,刘少奇最终巩固了核心地位,为日后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奠定基础。高岗后来在1954年8月自杀身亡,饶漱石被开除党籍。
第七届四中全会(1954年)与第十一届四中全会(1979年)之间,相隔了25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中共经历了极为动荡的政治时期,以及文革期间政治斗争的剧烈变化。
2、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是邓小平强势复出的重大节点。当时,华国锋依旧维持“两个凡是”政策,试图延续毛泽东晚年路线,压制改革派。邓小平公开批判“两个凡是”,夺回对党和军队的控制权,清理了大量阻碍改革的保守派势力。华国锋权势被逐渐削弱,最终下台。
3、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共第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是“六四”事件后党内权力重新洗牌的关键。这次全会标志着赵紫阳政治生涯的终结,也标志着江泽民迅速上位。增补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权力交替的紧张态势几乎让中共陷入分裂边缘。
4、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江泽民正式确立核心地位,重新布局领导班子。会场上风云变幻,江的权威铺展。
5、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会议决定增补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胡锦涛被指定为隔代接班人。权力传承的序幕拉开,新的接力棒开始传递。
6、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江泽民正式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接任,标志着军事权力的关键转移。同时,中央军委委员徐才厚升任副主席,新生代领导人习近平开始逐步崭露头角。
这次权力交接被外界视为一场精心安排的权力斗争结果。江泽民在2002年十六大后保留军委主席职务,使胡锦涛无法完全掌控军队,形成了所谓的“江胡共治”局面。但在国内外压力下,江泽民最终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交出军权。
7、2012年十七届四中全会:胡锦涛试图阻击周永康的“兵变”传闻,权力斗争暗潮涌动。台面上风平浪静,背后却是无声的角力和暗中较量,权力更迭之谜扑朔迷离。
8、近年四中全会:权力争夺日益复杂,变数加大。十八届四中全会(2014年)前夕,中共宣布对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立案审查,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潜规则。习近平借机洗牌党内高层,打击江派、团派的残余势力,通过反腐彰显权威,完成权力基础巩固。
9、十九届四中全会(2019年10月)会议推迟了近20个月才召开,被海外学者视为中共内部存在严重分歧的表现。有分析指出,中美贸易战、香港反送中以及国内经济下行等问题,在党内高层引发了不同意见,进而导致权力斗争。
四中全会背后的“四大魔咒”
1.“派系魔咒”
江派、团派与习近平阵营谁也不肯退让。权力的天平被无休止的博弈牵扯。这个魔咒意味着,派系之间的斗争永远无法彻底平息。
2.“军权魔咒”
命运的锁链绑着军队掌控权,谁握军权,谁就握生杀大权。军委副主席之争、军中派系的拉锯如暗潮涌动。这个魔咒注定了军权争夺无休止且高度隐秘。
3.“反腐魔咒”
反腐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肃清腐败,一方面重塑权力格局。这个魔咒让反腐成为权力巩固的必经之路,却也埋下无数隐患和冲突,政治生态经常因此震荡。
4.“利益分赃魔咒”
权力背后的利益交换如影随形,职位、政策、支持的交换像一场无休止的赌局,谁输谁赢瞬息万变。这个魔咒揭示了权力斗争不仅是理念和人心的较量,更是利益分赃的残酷游戏,争斗激烈时往往刺刀见红。
十九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四中全会是二十届四中全会,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这场会议将审议和批准中国未来五年规划(2026~2030年),讨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战略和方向,尤其是在面对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内需不足及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下的应对策略。
然而,2025年二十届四中全会备受关注的一大焦点,是中共军队高层的人事变革,2天前包括苗华、何卫东等九位高级将领被立案审查,预示一场中共政局大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