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习会”未谈台湾对此,国际媒体与学者多认为,台湾议题被跳过显示美中双方有意“降温”。图为美国与中华民国的旗帜。(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pixabay/维基百科) 
							 
							
						
				   				 
【看中国2025年10月31日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这是川普重新掌权后首度与习近平面对面会谈。双方针对贸易、科技、芬太尼管控及稀土供应等议题展开讨论,但“台湾问题”并未出现在公开谈话或官方声明中。对此,国际媒体与学者多认为,台湾议题被跳过显示美中双方有意“降温敏感议题”,而非美国对台立场转变。
美方:对台政策不变 台北:稳定中保持警觉
中央社报导指出,台湾驻美代表团在会后表示,会谈未触及台湾议题,美方对台政策“没有改变”。台湾外交部也在会前强调,“台美关系非常稳定”,并称双方在安全与经济层面持续合作。
路透社分析指出,美中目前在贸易、科技等议题上有迫切需求,双方可能刻意避开台湾,以确保对话顺利推进。报导同时引述外交观察人士说法,认为“不谈”不等于“放弃”,而是将焦点暂时转移至更具实际利益的领域。
5月与共和党议员提出“不歧视台湾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的民主党联邦参议员丝拉金(Elissa Slotkin),今天也对此表示,本来希望川普至少能重申对台政策,而不是完全不提。与川普关系密切的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Lindsey Graham)则说,“我们对台湾的支持是广泛且深厚的”。
外媒:双方可能达成默契 不让台湾问题主导谈判气氛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报导指出,这次会谈的沉默与过去不同,文章引述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代表美中双方形成一种务实默契:在双边关系敏感时期,不让台湾问题主导谈判气氛。
澳洲广播公司(ABC)指出,川习釜山会的主要成果集中于经贸协议,台湾并未成为争论焦点,显示双方均希望在高风险领域保持稳定。
学者:信号模糊可能削弱盟友信任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专家表示,台湾议题的缺席虽有助于短期缓和,但长期可能造成“信号模糊”。倘若华府为经济利益淡化安全议题,可能让亚洲盟友对美国承诺产生疑虑。
《Foreign Policy》则指出,尽管目前没有迹象显示美方在台湾议题上让步,但若未来经贸谈判深化,“台湾被排除”的状况仍可能引发政治与安全层面的担忧。
台湾学界:应强化自主与战略模糊空间
台湾学者分析,川习会未谈台湾并非坏事,但提醒政府应保持高度警觉,并持续强化自我防卫与战略自主能力。政治学者指出,当美中选择“不谈”,台湾更须确保自身安全架构与外交连结不受影响。
有智库专家表示,台湾应视此次会谈为“外交风向的提醒”,未被提及并不意味安全无虞,反而显示两强在战略上可能调整焦点,台湾必须预作准备。
分析:战略稳定下的脆弱平衡
整体而言,外界普遍认为,美中在釜山会谈中刻意避谈台湾,反映双方当前关系进入“战略稳定期”:既不挑衅,也不让步。这种“降温”或可缓和短期紧张,但对台湾而言,如何在“被跳过”的外交场景中维持能见度与安全保障,将是未来最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立明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