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天、艳阳、碧海、青山……交织汗水与幸福的滋味,永生难忘。
抓住夏天的尾巴,意外开启跨越三分之一个台湾的机车之旅。蓝天、艳阳、碧海、青山……交织汗水与幸福的滋味,永生难忘。
秀丽东海岸:地景特殊 生态丰富
故事的开头很简单。话说我家老大打算骑新机车环岛,前往高雄赴约,老妈我心血来潮,问了一句:“我跟你去,好吗?”墨镜、口罩、外套、手套……外加一顶安全帽,全副武装。起点:花莲,路线:东海岸,带上好心情,出发!

东海岸风光秀丽,拥有许多特殊的地质景观和自然生态。
海岸山脉位于台湾东部,北起花莲县花莲溪口,南到台东县卑南溪口。“东海岸”指的是包括花莲、台东两县境沿海狭长的区域,风景秀丽,拥有许多特殊的地质景观和自然生态,以及多元丰富的原住民文化。
2024年的“0403”花莲大地震后,景点重创,百业萧条。我曾搭乘为振兴花莲观光推出的“台湾好行”邮轮式公车游东海岸,几个著名景点都去过了。这回,打算一路畅通,直抵台东,没想到“大石鼻山”的指标迎面而来,这正是之前因地震整修封闭,失之交臂的景点。
大石鼻山:回眸望见无敌海景
大石鼻山,顾名思义,山形似“鼻”,又像龟背,故也称为“龟庵山”。沿山兴建的“大石鼻山步道”只有750公尺,看起来很好爬。网络上查到的图片多是一条向下方延伸的木栈道连接景观凉亭,通往广阔大海,角度绝美,令人向往。

大石鼻山居高临下,远望优美海湾、苍翠山峦和错落有致的房舍。
梦想虽美,现实残酷。全身包裹得密不透风的我举步维艰,还没爬多高,竟然汗流浃背、气喘如牛。但居高临下,远望弧线优美的海湾、苍翠欲滴的山峦和错落有致的房舍,真美啊!稍作休息,再接再厉。

大石鼻山木栈道连接景观凉亭,通往广阔大海,角度绝美。

大石鼻山上眺望山海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烈日下奋力爬山,感觉自己快被炙烤成肉干了。可是,我心心念念的那幅美景呢?所幸儿子提醒“回头看”,一转头,原来美景当前,我已身在其中,只差回眸。谢天谢地,心愿完成。于是,身手矫健的儿子继续向下一个凉亭迈进,我则赶紧折返下山凉快去。
北回归线界标:夏至体验“立竿不见影”
“北回归线”位于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地球的北界,亦是副热带、热带气候的分界。台湾有三座北回归线界标,其中两座位于花莲:瑞穗乡舞鹤台地和丰滨乡最南端的静浦村。前者我曾经去过,后者则一直无缘探访。

静浦北回归线界标仿佛一位身着连身长裙的女子安静矗立,守护滨海大地。
这次也是拜路标之赐,顺利来到第二站:静浦北回归线界标。高耸的白色塔身曲线优雅,顶端还连接一颗小圆球,仿佛一位身着连身长裙的女子安静矗立,守护滨海大地。
最特别的是从侧面观之,界标中间有一条细缝。每当夏至中午,阳光射入此细缝中,游客可以体验太阳底下“立竿不见影”的奇景,十分有趣。
海是生活:慢活风潮正是日常
接着,我们经过秀姑峦溪泛舟的终点站——在山海间以亮丽的橙红色画出一道梦幻彩虹的“长虹桥”。桥面宽广,御风而行,非常舒畅。还能远望旧桥和出海口的奚卜兰岛,令人心旷神怡。
从丰滨进入长滨,怀抱几许兴奋又新奇的感觉。因为我们一路从省道台11线(花东海岸公路)南下,这会儿已经从花莲县境跨越到台东来了。这应该是我此生不会再有的宝贵经验,“天时、地利、人和”促成此次机车旅行。此刻,就让我用眼、用心,展开探索台东之美的旅程吧!
台东县长滨乡地形狭长,前临湛蓝壮阔的太平洋,背倚蓊郁连绵的山峦。清风拂面,十分惬意,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段路。乡间安静朴素,人少、空屋多,教会密度挺高。碧海蓝天,微波粼粼,海面色调变化极其丰富,这就是著名的“台东蓝”了。“海是生活”,悠闲浪漫,都市人群最向往的慢活风潮正是当地人的日常。

卡片教堂极富特色,是以圣诞卡片上的教堂样式为蓝图打造而成。
卡片教堂:特殊门面 声名大噪
抵达成功镇,我紧张兮兮地张大眼睛,仔细查找听说一不小心就会错过的宜湾“卡片教堂”。台湾基督教长老教会传入宜湾部落约有75年历史,当地的信仰中心——礼拜堂,因一场台风严重毁损。重建时,设计师赖明德以小时候搜集的圣诞卡片上的教堂样式为蓝图,打造教堂样貌,因而得名。
卡片教堂极富特色,以代表纯洁、诚实与新生的白色调为主。正面仿欧洲乡间小教堂,大门两侧设有天使雕饰,屋顶则有哥德式建筑尖拱的风格,显得高耸轻盈。
其实,这座教堂除了正面之外,和一般建筑无异。仅依靠别出心裁的创意、特殊的“门面”,就一炮而红了。
石雨伞:波涛侵蚀 下细上宽形状如伞
“石雨伞”是成功镇一处海景秘境,儿子用导航找得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必须输入“石伞澳”才找得到。
我们顺着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来到海边,浓浓的海味扑面而来。见一处隆起的狭长岩岬斜伸入海,好似像鼻,颇为壮观。但后来被海水侵蚀而分成数段,故名“石空鼻”。

石空鼻上原有数支海蚀岩柱石雨伞,如今只剩一支昂然矗立。
石空鼻上原有数支海蚀岩柱石雨伞,这是由海阶崖掉落、比较坚硬的珊瑚礁岩,和下方较软的砾岩上下堆叠而成的一种平衡岩。在经受波涛长期差别侵蚀下,砾岩逐渐崩塌,形成下细上宽,形状如伞的自然奇观,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只剩下一支石雨伞昂然矗立。
石雨伞游憩区设有木栈步道、观景平台,可以悠闲散步、听涛、吹风,海岬上还有壶穴、海蚀洞、粒级层等丰富的海蚀地貌,值得一游。
三仙台:得天独厚 景致瑰丽
花东海岸景色优美,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景观。其中,以八拱跨海步桥为著名地标的“三仙台”,景致瑰丽,名闻遐迩,也是每天清晨第一道曙光洒落的地方,每年由东管处举办的“跨年迎曙光”活动更是热闹滚滚。

三仙台由离岸小岛、珊瑚礁海岸构成,据说“八仙”中的三位神仙曾结伴登岛,留下美丽的传说。(以上图片来源皆为摄影:高妍晨)
三仙台由离岸小岛、珊瑚礁海岸构成。据说“八仙”中的三位神仙——吕洞宾、何仙姑、李铁拐曾结伴登岛,留下美丽的传说,因而得名。岛上还有仙剑峡、合欢洞等奇景和海蚀地形。
三仙台游憩区面积广大,游客中心、贩卖部、观景台、步道等一应俱全。我们从停车场往下走,不多时就来到视野辽阔的海边。沙滩、奇岩、滨海植物,搭配弧度优美、宛如巨龙伏卧的跨海步桥,连接远方碧绿小岛,再以黄昏天边云影衬底,好一幅经典的三仙台美景,疗愈人心啊!
天色将暗,无法多做停留,期待以后若有机会旧地重游,一定要跨海登岛,好好浏览一番。
在抵达东部海岸最大、赫赫有名的成功渔港时,热闹的鱼获拍卖已经结束。带着一身疲惫,和儿子共进物超所值的海鲜火锅,在补充体力后,往出游第一天的落脚点——都兰出发。暮色中奔驰,感觉骑了好久、好久,才终于抵达预定的青年旅馆。
迎接我们的,是一室温馨、热情撒娇的小猫和满怀憧憬的明天……
(转载自《看杂志》第2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