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总统(图片来源:ROBERTO SCHMIDT/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1月17日讯】(看中国记者路克编译/综合)Moneywise报道指出,尽管川普(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政策曾引发市场震荡,但这些举措无疑提升了联邦政府的关税收入。表面上看,这些额外资金有助于减少国家赤字。
今年1月,在川普宣布加征关税之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5财年的关税收入约为800亿美元,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相近。然而,如今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川普的关税政策已带来1950亿美元收入,仅7月份就征收了近300亿美元。
两党政策中心经济政策副总裁沙伊・阿卡巴斯(Shai Akabas)对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表示:“现代以来,关税收入从未超过联邦政府总收入的2%左右。但在当前关税水平下,这一比例可能升至5%,甚至更高。”
CBO进一步指出,关税带来的预算效应将显著扩大。根据其最新报告:
“如果2025–2035年期间关税维持上调趋势,那么在2025年1月6日至8月19日实施的关税措施,将使基本赤字(不含净利息)减少3.3万亿美元。”
随着联邦借贷需求下降,政府利息支出还能减少0.7万亿美元。总体而言,至2035年关税将使赤字缩减约4万亿美元。
但这些数字并非全然利好。CBO警告称,更高的关税将抑制投资与生产力,缩小美国经济规模并推高物价,而最终埋单的,很可能是美国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家上诉法院已裁定川普的大部分关税政策违法。川普政府已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但若遭驳回,政府可能不得不退还已征收的关税。
经济期待与现实落差
《今日美国》评论指出,超过7700万选民因各种理由再次选择川普,但他们的共同期待是让他“重振经济”——这是美国人最关心的议题。
经济是国家引擎。川普承诺以保守方式振兴经济:削减政府支出、促进自由市场、放松管制并让企业发展。整体而言,这些政策正在逐步推进。
但他有时也会偏离保守主义原则。例如,他提议向中低收入民众发放每人2000美元的支票,并以关税收入作为资金来源。然而类似疫情时期的现金刺激会加剧通胀,推高生活成本。关税收入理应用于削减赤字,最终改善民众生活,使美国重新成为“可以负担得起的国家”。
当前,美国民众对川普经济措施的信任出现明显动摇。CNN数据专家哈里・恩滕(Harry Enten)指出,2024年10月,美国人对川普处理通胀的信任度比民主党候选人贺锦丽(Kamala Harris)高9个百分点;如今川普在通胀议题上的净支持率大幅跌至负26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总体下降,唯独“仍在股市投资的美国人”例外。但更多家庭在缩减消费。
经济数据的分歧与党派化解读
为什么美国人对经济如此悲观?虽然原因复杂,但已有一些迹象浮现。
ADP研究数据显示,9月份私营部门就业减少3.2万个,10月份又增加4.2万个。然而ADP于11月11日发布的报告却指出,10月私营部门实际上“每周”减少11250个岗位。
此外,皮尤研究中心指出,“约74%的美国人认为经济一般或糟糕”,且经济前景与党派倾向高度相关:共和党人认为经济正在改善,而民主党人并不认同。
这种党派化的经济认知对川普、共和党乃至消费者而言,都是关键信息。
事实上,经济中的一些积极信号已经出现。经济正处于变革前夜,需要耐心等待。川普的对等关税与新贸易政策正在重塑美国经济,希望这种重塑将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亿万富翁投资者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Chamath Palihapitiya)在讨论热门播客“All-In”时表示:“关税具有双重效应。它们正在重塑全球秩序,并让美国重新掌控许多全球市场。”
但保守派更强调“财富应由人民创造,而非政府补贴”。
政策方向:重振经济的长期任务
《今日美国》评论称,美国民众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呈现高度分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整体经济走向悲观。对于川普来说,更重要的是坚持长期的经济改革方向,而不是依赖任何短期刺激措施。
皮尤研究中心指出,“44%的共和党人与倾向共和党的独立人士认为经济良好或优秀”。这说明仍有大量选民对川普的经济政策保持信心,并期待改革逐步带来改善。
川普之所以能够连任,部分原因在于他承诺振兴美国经济,而这项任务本就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美国经济并非处于崩溃边缘,许多基础面正在改善,只是尚未完全反映在消费者情绪上。在这一关键阶段,川普更应该坚定推进其核心经济议程:降低赤字、提升竞争力、重建产业链,而不是推行可能引发通胀压力的关税刺激方案。
只要方向正确,改革需要时间也并不意外。川普政府的关键任务是确保美国重新成为一个“可负担、可发展、可期待”的经济体,而持续推进结构性措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