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是轉捩點 人類意識覺醒的分界線?(圖)

作者:築林整理 發表:2025-07-01 0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天堂 神聖 救贖 靈魂 956331946
7月,世界或將迎來一場巨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隨著7月5日的逼近,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再度成為網路熱搜。尤其是近期日本鹿兒島外海頻繁發生地震,讓人不禁聯想起漫畫家龍樹諒在作品中預告的7月5日大災難

隨著2025年7月5日腳步逼近,日本作家龍樹諒創作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再度成為網路熱搜。近期日本鹿兒島外海吐噶喇列島(トカラ列島)頻繁發生地震,從6月21日起短短幾天累計數百起,讓人不禁聯想起漫畫家龍樹諒在作品中預告的7月5日大災難。

預言漫畫爆紅 造成的影響

這場話題風暴起源於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見的未來》。作者龍樹諒自稱曾在夢中預見2011年的311日本大地震,事後因命中預言爆紅。該作品後來在2021年推出增補的《完全版》,加入她於2021年7月5日的夢境內容,內容提到2025年7月,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底將發生劇烈爆裂,隨即引發巨大海嘯,甚至強調浪高是日本大地震的三倍!龍樹諒在書末更明言:「如果夢境成真,那麼災難的日子就是2025年7月5日。」就是這番話一出,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甚至被視為許多旅客近期不敢赴日旅遊的原因之一。

這本書推出後在日本至今累計銷量非常好,目前總銷量(含電子書)已突破106萬冊,該書甚至推出中文版,在香港銷售亮眼,出版社還在電車裡掛起廣告。對於這波預言效應的擴散程度,龍樹諒婉拒媒體採訪,但她透過飛鳥新社發表聲明:「大家關心這件事,本身就是防災意識提升的證明。若能在災害發生時幫上一些忙,自己也會感到欣慰。」她也呼籲,與其害怕預言,不如趁機檢視自己的備災準備。

新書再釋疑 《天使的遺言》

今年6月,龍樹諒推出自傳《天使的遺言》。書名中的「天使」象徵引導與守護,「遺言」則表示一種最終的深沉宣告。她表示,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傳遞她「真正想說的話」,希望以同理、正向的力量取代近年網路上因誤解與過度解讀而產生的恐慌與謠言。

針對讀者關心的「夢境預言」部分,龍樹諒也坦言,對於早期出版的《我所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中部分敘述有所保留。當時因出版社主導方向,部分文字未必完全反映她的本意,特別是關於具體日期的記載,有可能是在討論過程中被誤植,或是在工作繁忙中匆促寫下。龍樹諒強調:「夢見的日子,並不等於災難真正發生的日子。」

但她並未撤回「2025年7月」這個時間點,反而整理出夢境中五大象徵訊息:

1. 冥界之聲:夢中聽見「哈迪斯」(Hades)的名字,暗示災難來自地底深處,如地震、火山,甚至靈異力量。

2. 三艘毀損郵輪:船上來自多國的乘客受難,象徵這不只是日本的災難,而是全球性的危機。

3. 地貌劇變:夢見亞洲陸地重新連結,象徵人類認知的崩壞與重組。

4. 物資匱乏的人性考驗:一杯水和一塊麵包都變得極其珍貴,預示災後社會將面臨嚴峻倫理與生存抉擇。

5. 時間的轉捩點:「7月」不一定是災難爆發點,而是人類意識覺醒的分界線。

對於這波預言熱潮,日本氣象廳長官野村龍一表示目前科學技術尚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的時間與地點。他呼籲民眾不論是否相信預言,日本隨時可能發生地震,這正是一個重新檢視日常防災準備的好機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