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驚曝:中共真正野心不在台灣 而是西伯利亞(圖)


西伯利亞 俄羅斯
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備受關注,但北京傳出正在醞釀一項更大膽的計劃。一份來自美國智庫與俄羅斯安全單位的觀察指出,中共真正有計畫擴張的對象,可能不是台灣,而是俄羅斯遠東──那片在19世紀《不平等條約》中失去的土地,如今正因烏戰與內部衰弱,再度被北京視為「歷史領土」與資源戰略的突破口。圖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5年7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備受關注,但北京傳出正在醞釀一項更大膽的計劃。一份來自美國智庫與俄羅斯安全單位的觀察指出,中共真正有計畫擴張的對象,可能不是台灣,而是俄羅斯遠東──那片在19世紀《不平等條約》中失去的土地,如今正因烏戰與內部衰弱,再度被北京視為「歷史領土」與資源戰略的突破口。

美媒驚曝:中共真正野心不在台灣 而是西伯利亞

儘管中共對台灣的軍事恫嚇仍持續升級,然而一份外洩的俄羅斯情報與美媒調查顯示,北京正醞釀一項「低風險高回報」的替代戰略──將目光從高風險的台海轉向資源豐饒、但防衛空虛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尤其是西伯利亞。

根據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7月2日報導,引述來自中共內部的討論與一份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洩密文件指出,隨著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泥淖,北京對俄遠東地區的經濟與人口滲透加劇,並引發俄方高度警覺。

這篇由國際安全與戰略評論者撰寫的評論文章認為,從成本效益分析、歷史記憶與地緣現實來看,北京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興趣與滲透,才是更有可能發生的潛在擴張方向。文章標題直白點出:「中共真正想入侵的,是西伯利亞,而不是台灣」。

報導指出,雖然習近平的「中國夢」中,統一台灣仍是中共政權合法性的象徵與民族主義的核心,但對中國戰略規劃部門而言,攻台一旦爆發全面衝突,代價將極為慘重。

台海高風險:侵台代價遠超可承受範圍

文章指出,雖然統一台灣仍是中共政權合法性的「神聖目標」,但實際操作上,入侵台灣將是一場後勤與經濟上的惡夢。

一旦台海開戰,勢必引發與美日同盟、甚至整個印太防禦體系的正面衝突,加上海上登陸的困難、地形複雜、台灣本身的防衛力量與社會抵抗意志,中共若啟動攻台,很可能會陷入長期的泥沼戰爭。

此外,彭博經濟研究所估計,台海戰爭將導致全球約10兆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全球GDP的10%。由於台灣掌控全球半導體製造關鍵產能,供應鏈中斷不僅重創西方,也將讓中國自己的科技產業受創。

西伯利亞誘人:資源豐富、地緣真空

相較之下,俄羅斯遠東的西伯利亞地區資源豐富、人口稀少、防衛空虛,成為北京更具可行性的目標。

這一地區擁有中國高度依賴的石油、天然氣、黃金、鑽石、稀土與大量淡水資源,對面臨能源與原材料瓶頸的中國經濟至關重要。文章指出,「在沒有一顆子彈的情況下,中國可以逐步滲透、接管西伯利亞」。

中共目前已在該地區大量投資交通、能源與基礎建設,並透過移民政策與經濟整合實現實質控制。

俄羅斯疲於西線 遠東防線形同虛設

文章引述近期軍事研究機構與情報消息指出,自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大量主力部隊、裝備與軍事預算都已調往西線支援戰事,造成東部邊疆防衛能力大幅削弱。

美國戰爭研究所(ISW)分析稱,至2025年末或2026年,俄軍關鍵裝備將出現大規模損耗,妥善率下降,屆時遠東部隊可能只剩下裝備過時、訓練不足的後備力量。

報導強調,對比解放軍這支現代化、科技化、規模龐大的部隊,北京對西伯利亞的軍事優勢極為明顯。

FSB 洩密:俄憂中國文化與人口滲透

一份據稱來自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外洩文件更揭示莫斯科當局的憂慮。該文件指出,北京正透過多種非軍事手段擴張在俄遠東的影響力,包括:

  • 大量中國公民移居至俄東部城市,建立穩固經濟與社會網絡;

  • 中國企業收購或長期租借西伯利亞關鍵資源區域;

  • 招募俄羅斯科學家、挖掘軍事技術,進行科技滲透;

  • 在地圖與官方語言中復用歷史名稱「海參崴」而非「符拉迪沃斯托克」,重塑歷史記憶。

這些作法引發俄羅斯國內部分民族主義者與軍方的焦慮,擔憂中共正以「無聲侵略」的方式,一步步將昔日沙俄時期透過《不平等條約》奪取的領土重新「主權化」。

戰爭研究所(ISW)近期分析指出,俄羅斯的軍事資源正在快速消耗,特別是東部邊境的西伯利亞駐軍長期被忽視,缺乏現代化裝備與訓練。大部分菁英部隊與現代武器已調往烏克蘭前線,導致俄遠東部隊防衛能力持續下降。

與之對比的是,中共解放軍正加速現代化轉型,擁有強大的空中、導彈與電子戰能力。加上俄羅斯經濟受西方制裁壓力已深,對中國能源與出口市場的依賴日益嚴重,導致莫斯科難以在東方邊界維持實質軍事存在。

種種跡象顯示,北京或正在以「經濟滲透+歷史敘事」為基礎,醞釀一套長期戰略——利用俄羅斯目前對烏克蘭的資源消耗與戰略被動,逐步擴大對西伯利亞的影響力,為中國未來可能的北方戰略突破鋪路。

「戰略共生」下的競爭與警覺

儘管中俄近年在外交辭令上聲稱「友好無上限」、「不結盟但超越盟友」,然而北京對莫斯科的依賴其實是帶有現實主義色彩的。

俄羅斯目前在國際上幾乎被孤立,對中國的能源市場與出口依賴度極高。北京則利用這一點,在能源、基建與軍事技術交換上逐步擴大主導權。報導認為,北京對台灣的軍事恫嚇與對西伯利亞的實質滲透,將同步進行,但真正可能發生的軍事衝突對象,或許不是台灣,而是俄羅斯。

文章直言:「北京知道,它不可能同時對台灣和俄羅斯都發動戰爭。但若要二選一,西伯利亞的機會更大、回報更高、代價更低。」

當中共地圖改寫世界地緣格局

目前為止,北京對此議題未作公開回應。但從中國網絡輿論與官方出版物來看,關於「中俄邊界歷史正義」的討論與地圖變化早已潛移默化地進行。

對全球觀察家而言,台海仍是火藥桶,但未來最意想不到的地緣衝突引爆點,或許正潛藏在西伯利亞的原始森林與資源礦脈之下。

此一背景動態使中東、俄羅斯與東亞三地局勢彼此牽動。美國近期在中東對伊朗採取軍事手段,與其對中俄軸心戰略的圍堵思路相呼應。而中國若將注意力逐步由台海轉向俄遠東,可能引發全新一輪中俄間的戰略摩擦,進一步改變未來亞太與全球軍事與資源的權力分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