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應賦(圖)

作者:他山石 發表:2025-07-04 1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img5.secretchina.com/pic/2024/6-16/p3504841a4010183-ss.jpg
修行人。(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夫天者,萬物之祖也;人者,天地之心也。天人感應,乃大道之樞機,陰陽之經緯。君主修德,則山河永固;個人立心,則家國同春;修士超然,則返本歸真。今作斯賦,以明天人交感之理,溯道德通天之源。

君主修德 天下太平

天垂異象,以示譴告;君主躬行,以應天道。昔漢武帝問策於賢良,董仲舒陳《天人三策》,言:「國家將失道,天出災異以譴之;若不知變,傷敗必至。」故元帝遇日食地震,納匡衡之諫,遠姦邪而近忠正,終致風雨順時,國泰民安。觀乎商湯禱雨,以六過自責,天降甘霖;宋襄公遇隕星,孔子嘆其德薄,終敗於楚。嗚呼!君權神授,實乃天命所系;政通人和,方得祥瑞昭昭。

個人立心 家國同春

天人感應,非獨君主之責,亦在黎庶之行。《論語》有云:「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則家風淳厚,鄰里和睦;若背義違仁,貪暴無度,則災禍頻仍,門庭傾覆。昔黃廷宣治吳中大旱,開倉賑災,上天降甘霖;洪亮吉蒙冤,嘉慶悔悟平反,雷雨驟至。此皆人德感天,天象應人之明證。故修身齊家者,當效法天道之仁,以德配天,方能澤被後世。

修士超然 返本歸真

天人感應之極致,在於修士之「無私無我」。張載曰:「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王陽明言:「萬物一體,仁者心同。」道家煉丹,以坎離交媾而通天;禪宗悟道,以破除我執而見性。昔郭璞觀《山海經》,悟天人感應之理,嘆「神靈之天」與「自然之天」相合;司馬遷著《史記》,窮天人之際,究興亡之變。修士若能「大其心體天下之物」,則心息相依,神氣相合,終至「天人合一」,返本歸真。

結語

天人感應,非迷信之談,乃大道之理。君主以德配天,可安邦定國;個人以誠感天,可修身齊家;修士以道通天,可超凡入聖。今世雖科學昌明,然「天人合一」之哲,仍為治國修身之圭臬。願世人謹守天道,修德立心,使天下大同,萬物共榮。



来源:看中國投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