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角(圖片來源: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香港在實施國安法5年後,學者趙文志表示,香港的政治已經徹底「內地化」,中國政府採取高度緊縮及打壓方式治理,「一國兩制」在國安法上路後已名存實亡。
根據央廣報導,2020年6月30日,中共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中正大學副教務長、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趙文志說,觀察香港在這5年間,已徹底不再是過去熟悉的「東方明珠」。
趙文志指出,自國安法上路後,中國政府強力地打壓香港的民主黨派,最明顯案例就是港警於今年六四期間的執法動作,以及日前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宣布解散。
趙文志表示,在中共統治底下,香港的政治等於是「內地化」了,就是高度的緊縮,跟中國內部是一樣,雖然香港試圖維持在經濟上的高度自由,但在政治方面的高度打壓下,當然影響到經濟方面的表現。
趙文志進一步分析,中共這種政治打壓卻又要維持經濟自由的做法,長期來說根本是行不通,因為香港在「內地化」後,美、中之間的經貿衝突與戰略競爭必定會連帶衝擊香港的經濟表現;換言之,政治與經濟是無法被徹底切割,政治上的不自由必定會影響經濟發展。
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則表示,中共常常說「一國兩制」裡的「愛國者治港」,自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更加確立其治理邏輯,並且落實了港版國安法。
曾偉峯指出,如同中共自己的解讀「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港人治港」的背後實際上就是「中央治港」;中共的治理邏輯就是「香港就是中國的」,沒有任何的自主空間,因此「兩制」這東西,過去稱「一國」是虛的、「兩制」是實的,現在則是「一國」是實的、「兩制」是虛的,簡單而言就是這樣。
曾偉峯分析,這種治理邏輯讓中共積極地將香港的經濟「硬融合」進入粵港澳大灣區,「淡化香港獨立經濟體概念」,變成了廣東腹地的一部分,試圖藉此讓香港屬於中國的主張獲得更多人的認可。
當時中共人大常委會通過港版國安法的隔天,陸委會所設置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於7月1日正式營運,希望藉此落實「撐香港」承諾;但陸委會在5年後的今天,卻正著手修改兩岸條例及港澳條例,因為政府認為香港國安紅線蔓延擴張,必須完善風險控管機制,強化港澳居民申請赴台居留、定居、投資等各個審查把關。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6月底曾說,修法方向是增加港人申請居留或者定居時的「國安觀察期」,並在居留及定居之間設計一個「長期居留」。
對此,趙文志分析,政府既想要協助港人,又得面對香港已「內地化」的狀況,因此必須釐清誰是真正遭到迫害、誰又是攜帶「任務」來台的。
曾偉峯指出,雖然政府這樣的規劃有點「制度擋人」的意味,但更重要的是面對當前地緣政治動態,「國安優先」已經成為世界趨勢,加上香港跟中國的關係千絲萬縷,針對港人來台議題,必須謹慎處理。
此外,香港立法會去年3月19日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即基本法23條立法草案),並於23日刊憲,同日生效。從港府公布草案制立法會三讀表決通過,只耗費11日時間。
據南華早報報導,熟悉內情人士披露,這是港府精心謀算的策略,要讓外國勢力措手不及,「如此即可把對港制裁和詆毀的期間,以及可能造成的衝擊降到最低。」
時事評論人程翔於去年2月2日刊載在自由亞洲電台、題為「香港將全面大陸化——評基本法23條的影響」一文中強調,香港當局就基本法23條立法,標誌著香港將要全面大陸化。香港的政治今後將徹底「一國」化,經濟方面也就只剩下「兩制」的外殼,勉強維持著表面的「一國兩制」。
程翔指出,23條立法已經使得香港的司法制度完全跟中國大陸的制度接軌。原本,兩制之間的差異最終會落在司法的差異上,即同一個行為,像「初選案」在香港「不是罪」,但在大陸就會「是罪」。全面銜接後,這樣的差異將徹底消失。
其實,香港的改變也引發一些中國人感嘆。《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王向偉則在一篇題為「香港的政治精英們正加速我們這座城市的大陸化」文章中指出,許多中國人申請到香港定居,本就是看好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但他們對香港正在成為另外一個中國城市的看法而感到不安。
王向偉提及,他們一些人近期向他發出的類似感慨:「如果香港正在變成另一個中國大陸城市,那來香港還有什麽意義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