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回應停火提案 川普稱24小時內揭曉結果(圖)


以色列 加沙 哈馬斯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月4日表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是否接受他的「最終停火提案」,最快將在24小時內揭曉。該提案主軸為以哈雙方在加沙地區停火60天,期間展開人質交換與結束戰爭的談判。圖為巴勒斯坦人帶著財物逃離加沙走廊北部的貝特拉希亞。(圖片來源:BASHAR TALEB/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月4日表示,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是否接受他的「最終停火提案」,最快將在24小時內揭曉。該提案主軸為以哈雙方在加沙地區停火60天,期間展開人質交換與結束戰爭的談判。

川普強調,已與沙烏地阿拉伯就擴展「亞伯拉罕協議」進行討論。這份他在2020年第一任總統任內促成的中東外交突破,已促使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蘇丹與摩洛哥等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哈馬斯表態「積極回應」準備展開實質談判

根據NBC新聞等外媒報導,哈馬斯4日正式發表聲明表示,已對調解方提出的停火新提議做出「積極回應」,並準備「立即展開落實協議框架的談判」。

哈馬斯表示,已完成與其他巴勒斯坦派系的內部協商,對該方案整體持正面態度。半島電視台引述以色列媒體指出,以方方面也已收到哈馬斯的回覆,目前正審查細節。

川普日前透露,以色列方面已基本接受停火60天所需的條件,雙方若達成協議,將於停火期間展開實質性協商,以結束自2023年10月以來持續至今的加沙戰爭。然而,能否在細節上達成一致,仍存重大變數。過去多次協議嘗試均在最後關頭因技術性或政治性分歧告吹。

難點:永久停火定義分歧依舊

據悉,川普提出的「最終提案」不僅包含雙方60天停火,還涵蓋人質與囚犯交換、加沙地區人道援助重啟以及進一步談判結束戰爭等安排。然而,最大障礙依舊是「永久停火」的定義。

哈馬斯堅持,在所有剩餘人質被釋放之前,必須確保以色列承諾不再重啟戰爭。相對地,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明確表示,在哈馬斯軍事與政治組織徹底被瓦解之前,不可能結束戰事。這一根本矛盾讓停火談判前景仍不明朗。

以方持續軍事行動 尼坦雅胡視察突襲地誓言「帶回所有人質」

正當哈馬斯表態願意討論停火協議之際,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4日首度視察了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地點之一的尼爾奧茲集體農場(Kibbutz Nir Oz),那裡曾在攻擊中有近四分之一居民被殺害或綁架。

尼坦雅胡在現場承諾:「我要確保所有人質都能獲釋,不論是存活的20人,還是已經罹難的同胞,我們都會把他們帶回來。」他並強調將協助當地重建。

當天稍早,以軍持續擴大對加沙走廊的空襲與砲擊,加薩民防局發言人巴薩爾(Mahmud Bassal)指出,單日已有7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15人是在一所收容平民的學校中喪生。當地人道情勢日益惡化,逾200萬居民幾乎無一倖免於戰火與流離失所之苦。

川普擬與尼坦雅胡白宮會晤 推動「亞伯拉罕協議2.0」

根據白宮最新排程,尼坦雅胡預計7月7日訪問華府,屆時將與川普會晤,重點討論川普所支持的60天停火計畫與中東和平前景。白宮官員表示,此次會晤也將觸及亞伯拉罕協議的擴展構想,意圖吸納更多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

此外,美國保守派媒體指出,川普團隊正在嘗試將此停火協議塑造成外交政績之一,強化其「和平締造者」形象,為2024年連任鋪路。川普本人也多次強調,若非他發動亞伯拉罕協議,中東早已陷入更大範圍的戰爭。

以色列強硬派警告:不可輕信哈馬斯

儘管和談出現曙光,但以色列內部反對聲浪未歇。極右翼的國家安全部長班吉維爾(Itamar Ben Gvir)強調:「現在正是我們完成加薩任務的時候,不能在勝利前就停火。」

班吉維爾還主張,以軍目前正處於戰略優勢,若此時停火將給哈馬斯喘息機會,反而導致更多未來衝突。他的言論凸顯以色列政府內部對於停火方案的歧見,也為談判增添不確定性。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