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僅存親筆抗日祠匾 「烈」字缺一點成謎(組圖)


體字
蔣介石親筆抗日祠匾「烈」字缺一點。(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

1938年11月,國民政府軍事會議在衡山召開。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下令在衡山建設抗日陣亡將士紀念陵園。這就是位於中國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的南嶽忠烈祠,因其匾額上一個漢字的「特殊寫法」,近年來引起越來越多學者和遊客的關注。

南嶽忠烈祠始建於1940年,1943年正式落成,紀念陵園占地面積約230畝,建築風格仿照南京中山陵設計,包括牌坊、紀念碑、紀念堂等多個建築單元。據統計,這裡紀念著276位在抗日戰爭中陣亡的第九戰區和第六戰區高級軍官。是中國大陸目前規模最大的抗日烈土紀念陵園。

享堂是其中最大的建築物,裡面供奉著「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在享堂的漢白玉拱門上方,懸掛著一方橫匾,上書「忠烈祠」三個鎦金大字,款署「蔣中正」(蔣介石),是由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長蔣介石親筆題寫。

據資料介紹,1943年忠烈祠落成時,當時的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特請蔣介石「賜額」,蔣介石當即書就「忠烈祠」三字。

很多人發現,匾額中烈字的寫法與標準漢字存在差異——通常「烈」字的「歹」部首,有一個點,忠烈祠匾額上「烈」字中的「歹」少了一點,甚至有人說這是蔣介石寫了個錯字。

這一發現引發了不同的解釋。


1940年5月28日蔣介石、馮玉祥、孫科、于右任、孔祥熙等在重慶儲奇門碼頭祭奠張自忠將軍靈柩。(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部分觀點認為這是蔣公有意為之,寓意「烈士少一點,勝利快一點」,反映了對減少戰爭傷亡的期望。據說蔣介石題詞時的心情非常沈重,因為中國軍民抗日已經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覺得這些陣亡將土大都太年輕,他們壯志未酬身先死,蔣介石甚感悲痛和遺憾。故將「烈」字少寫了一點,希望在以後的戰爭中,「烈士少一點,勝利快一點」。

另一種觀點認為,蔣介石避免「歹」字的完整形態是為了區分烈士與「歹徒」的概念差異。歹徒是亡命之徒,怎能和烈士相提並論,所以就沒有寫這一點。

除了以上說法,書法專家指出,在行書書寫中,連筆技法可能導致某些筆畫的省略,這在古代書法作品中並非罕見現象。

大眾皆知,蔣介石自幼受過嚴格的書法訓練,其書法結體有度,章法嚴謹,以工整端嚴見長。但在題寫「忠烈祠」三字時,他寫的是行書,在行書中,因連筆關係,「烈」字中的「歹」上撇變成了折筆上提,其中的一點可能自然就省略了。

中國書法史學者指出,類似的寫法在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據記錄,書法家王羲之、唐太宗李世民、唐代李邕等人的作品中都出現過「烈」字少一點的寫法。唐太宗的《晉祠銘》和李邕的《雲麾將軍碑》中,他們的「烈」字也都少了一點。書法史專家認為,這可能是行書書寫中的正常藝術處理方式。

南嶽忠烈祠目前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文物保護角度看,無論匾額上漢字寫法的爭議如何,該建築群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它記錄了1940年代中國抗日戰爭的特定歷史階段,反映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狀況。



責任編輯:禾子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