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案傳東京威力社長將來台 檢調加速偵辦(圖)

台積電2奈米洩密案延燒


台積電洩密案最終判決結果,將向全球昭示台灣對核心技術保護的堅定決心,並樹立重要的司法典範。
台積電洩密案最終判決結果,將向全球昭示台灣對核心技術保護的堅定決心,並樹立重要的司法典範。(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8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翁友德綜合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日前爆發2奈米製程機密外洩案,牽動國際半導體產業神經。日本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已證實其台灣子公司一名員工涉入本案,並立即解僱。此事件不僅是企業間的商業糾紛,更觸及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敏感神經。市場消息盛傳,東京威力科創社長河合利樹將於9月親自訪台,此舉被解讀為為了修補與台積電的信任裂痕,全力展現負責態度。同時,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強調,若證據明確,將要求司法單位加速審判,並透露涉案者可能面臨最高12年有期徒刑與1億元罰金的重罰。

盛傳社長親自訪台 展現滅火誠意

台積電的2奈米製程技術被譽為其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優勢,這項尖端技術的研發耗費巨大的人力與時間,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核心資產。然而,這層保護網卻疑似被內部員工撕開一道口子。據傳,涉案的台積電員工及前員工,將部分關鍵技術機密外洩,並流向其重要供應商東京威力科創(TEL)。此事件不僅引發外界對於商業道德的質疑,更讓部分人士聯想,是否與近期日本半導體國家隊Rapidus的崛起有關,為這場全球半導體競賽投下了一顆震撼彈。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信任危機,東京威力科創於8月7日發布正式聲明,證實旗下台灣子公司「Tokyo Electron Taiwan」的一名前員工,確實涉入台灣司法機關在8月5日公布的洩密事件。聲明中,東京威力科創強調,公司向來秉持最高的「法規遵循」與「倫理標準」作為經營核心,對任何違法或不當行為絕不姑息。涉案員工已被公司立即解僱,並承諾將全面配合台灣司法單位的調查。

儘管東京威力科創在聲明中表示,經內部初步調查,尚未發現有機密資訊外洩,但外界對於此事的憂慮並未因此消散。由於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東京威力科創表示現階段不便提供更多細節。然而,最受外界關注的,莫過於市場消息傳出,東京威力科創社長河合利樹很可能在9月的SEMICON Taiwan期間,專程訪台拜會台積電高層。此舉被視為東京威力科創對此事件的最高層級回應,旨在親自向台積電表達歉意與負責的態度,全力修補雙方長期合作的關係。同時,市場預期,台積電在取得檢方相關證據後,不排除會向東京威力科創提出求償,而河合利樹的來訪,可能也代表雙方將就賠償問題進行非正式的溝通。

檢察總長:不只嚴辦 更要加速審判

台積電2奈米洩密案已非單純的商業糾紛,更被檢調機關定調為《國家安全法》等級的重大案件。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邢泰釗在受訪時對此案的偵辦進度做出明確表態。他表示,儘管偵查不公開,但若證據明確,檢方將會要求司法單位加速審判,並「相信後續進展不會拖太久」。

邢泰釗進一步指出,近年來台灣涉及營業秘密的案件數量顯著增加,但由於廠商蒐證資料不齊全,導致過去不起訴的比例高達70%。然而,在剩餘的起訴案件中,有罪判決的比例卻高達68.7%。這項數據顯示,只要檢方掌握足夠的證據,將犯罪行為定罪的可能性非常高。在這次台積電洩密案中,檢方已鎖定並羈押了三名涉案工程師,這讓邢泰釗對於案件的後續偵辦進度充滿信心。他強調,一旦起訴,將會要求司法單位從重量刑。

根據《國家安全法》規定,若涉及非法取得或洩漏「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情節重大者可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並可併科新台幣5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罰金。國科會已將14奈米以下的IC製造技術納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這意味著此次台積電的2奈米技術外洩案,將適用最嚴格的國安法規。此案的最終判決結果,將向全球昭示台灣對核心技術保護的堅定決心,並為未來類似案件的偵辦與審判樹立重要的司法典範。

這起事件也給予台灣半導體產業一次深刻的反思機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技術領先固然重要,但如何築起堅實的技術保護網,防止內外勾結的技術竊取行為,顯得同樣甚至更為關鍵。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