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Rubicon——勇往直前 不懼挑戰(組圖)

老哈利英語漫談


越野車——Jeep
品牌故事:Rubicon——勇往直前、不懼挑戰。Jeep Wrangler Unlimited。(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美國大街上經常能看到一種外形超酷的越野車——Jeep公司的Rubicon。Jeep之所以給它的越野車取名Rubicon,是因為這個名字直接指向一條被越野迷譽為「終極挑戰」的岩石山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著名的Rubicon Trail(盧比肯小道)。

盧比肯小道是穿行於盧比肯山谷中的一條山林小路,位於美國加州的埃爾多拉多縣(El Dorado)境內,毗鄰內華達山脈。行間穿越了埃爾多拉多國家森林公園,並最終到達加州和內華達州交界處的太浩湖(Lake Tahoe)。

這條小道全程大約22英里(約35公里),地形險峻,遍佈大小各異的風化巨石、陡坡和狹窄的山路,通過性十分艱難,是全球最著名、難度最高的越野路線之一。加上沿途自然風光秀美,以及悠久的歷史,使得這條短短的小道成為越野攀岩者的朝聖之地。

對越野愛好者來說,只要能成功駕車走完Rubicon Trail,就意味著車輛和駕駛者都達到了極高水平。

所以,2003年吉普公司把旗下最具強大越野能力的車型牧馬人(Wrangler)越野版命名為Rubicon,並把RIBICON的路名鐫刻在發動機艙蓋的兩側時,就是在向全世界宣示:這款車天生為極限越野而生。

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弗朗切斯卡所繪《愷撒渡過盧比孔河》,呈現了愷撒從吹金號的神奇人物那裡領受神諭、渡河前進羅馬的故事。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貝特美術館收藏。
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弗朗切斯卡所繪《愷撒渡過盧比孔河》,呈現了愷撒從吹金號的神奇人物那裡領受神諭、渡河前進羅馬的故事。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貝特美術館收藏。(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跨越盧比孔河cross the Rubicon

但同時,Rubicon名字裡也暗含了一種「跨越重大關口」的象徵意義,因為Rubicon這個詞本身來自義大利的一條河——盧比孔河,歷史上凱撒就是跨越這條河後,從高盧揮師殺回羅馬的。

整個歷史故事相當精彩:面對勢不可擋的斯巴達克斯奴隸起義,羅馬共和國派出各路大軍,組成8個羅馬軍團大舉鎮壓,將領克拉蘇(Marcus Crassus)和龐培(Pompey Magnus)都想搶得頭功,獨領風騷。起義軍在塞萊河畔背水一戰,但終究寡不敵眾,數千奴隸被沿路釘死在十字架上,斯巴達克斯的屍體卻一直沒有找到。

克拉蘇和龐培不得不因此共享平亂榮耀,互不服氣。為化解僵局,當時權勢較弱的凱撒通過調和兩人的矛盾,促成了「前三巨頭同盟」(the First Triumvirate),三人共同操控羅馬政壇。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三巨頭同盟僅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就土崩瓦解。克拉蘇和龐培擔心凱撒勢力壯大,聯手排擠,凱撒被迫離開羅馬,前往高盧。在任職高盧總督的八年間,凱撒東征西戰,征服高盧(今法國)全境。戎馬倥傯之餘,能文能武的凱撒將戰事記錄下來,是為《高盧戰記》。

凱撒捷報頻傳,羅馬城內的克拉蘇開始為自己的政治聲望擔憂,決定攻打安息帝國(古波斯,今伊朗),以樹立戰功增加政績。可惜戰事失利,克拉蘇被俘身亡。敵人用熔成液體的金子倒進克拉蘇的咽喉,將他活活燙死!

克拉蘇之死標誌了前三巨頭同盟的終結,凱撒與龐培也從盟友轉成了競爭對手。凱撒決心回到羅馬政權中心,再次角逐最高權力。

凱撒通過阿萊西亞之戰征服高盧人
凱撒通過阿萊西亞之戰征服高盧人。(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公元前49年,當高盧軍團行至盧比孔河邊,凱撒猶豫了,因為羅馬共和國有規定:將領不得率軍過盧比孔河,違者為叛變。當盧比孔河邊徘徊不前的凱撒,終於下定決心跨過河時,他只說了三個字:「骰子已被擲下。」(Alea iacta est.)

人生就是一場豪賭,何妨再賭一把?!英諺cross the Rubicon由此而來,猶如中文的「破釜沉舟」,退路已斷,唯有前行。

跨過盧比孔河的凱撒向羅馬逼近,正式揭開了羅馬歷史上為期四年的「凱撒內戰」序幕。

愷撒的舉動震驚了龐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議員,他們迅速逃離義大利半島。凱撒大軍所向披靡,勢不可擋,龐培軍隊節節敗退,一路南下逃到了埃及。凱撒緊追不舍到了埃及。為了討好凱撒,埃及法老托勒密十三世(Ptolemy XV)砍下了龐培的頭顱獻上,但凱撒卻轉而與其長姊克里奧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聯手,將其擊敗。克里奧佩特拉被擁立為國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埃及艷後。

所以,吉普公司借用RUBICON這個名字,賦予了其旗下著名越野車以「勇往直前、不懼挑戰」的內涵。

RUBICON——永不退縮,RUBICON——沒有終點。

The phrase"crossing the Rubicon"is an idiom that means"passing apoint of no return".Its meaning comes from allusion to the crossing of the river Rubicon by Julius Caesar in early January 49 BC.



責任編輯:楊帆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