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員(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17日訊】「別害怕,我是自殺。我真騎不動了,本來想找人少、樹不錯、風景又好的地方,真走不動了。」
這段很動人的文字,是一封遺書。它出現在網上,很多人從「騎不動」這三個字,馬上聯想到是外賣員。
於是「成都外賣員自殺留下遺書」成為一個輿情。最終龍泉警方發布通告指出,自殺者為一名25歲女生,她騎的是共享單車,不是送外賣的。
這個故事比「外賣員累到騎不動自殺」還讓人痛心。
一個女生在晚上從2號線行政學院地鐵站,騎共享單車,沿著綠道騎行到玉石公園,凌晨3點警方接到報警。
她說「別害怕」是提醒路人的。有網友在微博上評論,自己路過這裡不會害怕,因為知道女生是非常善良的人。
是的,到自殺的時候都還在為別人著想。她只是太累了,騎不動了。
她才25歲,大學畢業沒多久。我在她這個年紀還在讀研究生,窮得要命。有一次已經工作的弟弟給我打電話,問我需不需要錢,我說「給我300。」他說:300夠幹嘛的?我給你1000吧。
那是在2003年。雖然窮,但是騎得動,可以騎車從北師大去北大聽課。心中滿懷希望。
前幾天看一篇帖子,很多人回憶十幾年前畢業人手好幾個offer的盛況,那時最珍貴的還不是工作機會,而是「希望」。
有人看到「騎不動」就想到是外賣員,有人看女生的信息想到她可能缺少工作機會,這都是一種「聯想」,但是她的自殺上了熱搜,卻足以表明,那種絕望的氣氛是非常普遍的。
現在的年輕人,機會和希望都太少了。
今天一個朋友給我一份簡歷,推薦一個年輕人到書店工作。一個非常優秀的碩士,書店不太配得上——更糟糕得是,書店請不起更多僱員。
如果一個社會不能給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至少也要想辦法給他們基本的生活支撐,比如一些補貼,等待經濟好轉。
城市要給他們溫暖,讓他們講脫口秀聽脫口秀;允許那些小書店存在,它們晚上的燈光,至少能給人一些溫暖。
一個社會要愛年輕人,要等待年輕人。不要嚇唬他們,更不要欺騙。
来源:城市的地得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