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重磅調查:中共在英巨額投資暗藏軍事技術轉移風險(圖)


英國 中國
BBC《廣角鏡》(BBC Panorama)節目近期披露了一項引人深思的調查,揭示了自本世紀以來,中國對英國進行了數百億英鎊的巨額投資,而這其中,部分資金竟然使得中共得以接觸甚至獲取具有軍事級別潛力的尖端技術。(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BBC《廣角鏡》(BBC Panorama)節目近期披露了一項引人深思的調查,揭示了自本世紀以來,中國對英國進行了數百億英鎊的巨額投資,而這其中,部分資金竟然使得中共得以接觸甚至獲取具有軍事級別潛力的尖端技術。這場由中共主導的投資狂潮,在2015年達到頂峰,當時中國頒布了一項旨在使其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領導者的戰略指令。這項調查不僅揭示了資金流向的規模之大,更深入探討了其背後潛藏的國家安全風險,引發了對於英國在戰略性產業中開放政策的嚴峻質疑。

中共在英投資的規模與背後算計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援助數據」(AidData)的獨家早期數據,自本世紀以來,中國對英國的投資按2023年價格計算,總額已高達450億英鎊(約合590億美元或4210億元人民幣)。這使得英國成為七國集團(G7)中,按人口和經濟規模計算,中共此類投資的首選目的地。AidData的執行主任布拉德·帕克斯博士指出,雖然部分中國政府支持的投資純粹是商業行為,但另一些則顯然符合北京的戰略目標。這些目標在中共領導人十年前制定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被明確闡述,該戰略旨在使中國在航空航天、電動汽車、機器人等十大高科技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金刻羽認為,這項戰略展現了中共一貫的長期戰略思維,並非短視之舉。

這項龐大的投資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經濟回報,更深層次的目的似乎在於透過投資和收購,吸納英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知識產權和專業技能。這種模式,在許多觀察家看來,與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旨在加速其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崛起。英國前政府通訊總部(GCHQ)負責人傅烈明爵士便坦率地指出,英國在允許進入科學和技術等戰略性重要產業方面「過於自由」,這與中國對西方公司在其戰略性關鍵產業中的嚴格管控形成了鮮明對比。他認為,中共在戰略規劃上極為謹慎,不輕易讓外國資本涉足其核心技術領域,而英國卻未能採取同樣的防範措施。

想像力科技案例:中共轉移技術的警示

BBC《廣角鏡》的調查透過具體案例,生動地揭示了這種技術轉移的潛在風險。位於赫特福德郡的想像力科技(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便是其中一個焦點。這家公司專注於半導體設計,即設計電腦和智能手機等設備芯片內部的微型電子電路,其核心價值在於其獨特的知識產權和多年積累的工程專業技術。

2017年,想像力科技在失去蘋果公司這一重要客戶後,股價暴跌,隨後被當時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私募基金凱橋(Canyon Bridge)以5.5億英鎊收購。然而,這筆交易的背後卻隱藏著複雜的中國背景。凱橋基金只有一個投資者——懿泰資本,而懿泰資本的最大股東是中國國新控股。中國國新控股直接向中共國務院報告,該機構負責執行中共的政策和法律。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購想像力科技前兩個月,凱橋曾試圖收購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但因美國嚴格的投資審查法規而受阻。

想像力科技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現有的技術,更在於其技術背後的算法,這些算法雖然為其他產品開發,但卻具備潛在的軍事用途,例如可用於導彈和無人機等。這使得這筆交易帶上了國家安全層面的敏感性。

想像力科技前總裁羅恩·布萊克(Ron Black)在離職後首次接受採訪時,詳細講述了他的擔憂。他表示,在收購初期,凱橋明確向他保證,中國國新僅是「被動投資者」,只關心盈利。然而,情況在2019年發生了轉變。布萊克被召往北京開會,會上他被要求直接為中國國新工作,並監督想像力科技的技術和專業知識全面轉移至中國。布萊克回憶道,中國國新代表明確表示:「把英國工程師的知識轉移給中國工程師,然後裁掉英國工程師,你會賺很多錢。」

布萊克拒絕了這一要求,但幾個月後,中國國新試圖直接在想像力科技董事會安插四名「完全不懂半導體」的新董事,他們唯一的特質似乎就是與中國國新的關係。意識到想像力科技的技術具備軍事用途的潛力,布萊克開始聯絡英國政府相關人士,表達他的擔憂。然而,他最初被告知這屬於私人企業事務,政府無能為力。在對軍事級技術可能被轉移的擔憂日益加劇的情況下,布萊克選擇辭職。此時,英國政府才開始關注此事,中國國新隨後停止了安插新董事的嘗試。布萊克撤回了辭職,但三天後卻被解僱。後來,勞資仲裁裁定他遭不公平解僱。

儘管如此,想像力科技堅稱其技術未用於軍事產品,並表示一直遵守適用的出口和貿易合規法律。凱橋也聲明,想像力科技的交易完全由凱橋及其顧問主導。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則回應稱:中國政府「始終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經營時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並強調這些企業「積極促進當地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創造就業」,這些努力已獲多國廣泛歡迎。然而,布萊克的經歷和中國國新的背景,無疑為這筆交易蒙上了一層陰影,凸顯了在缺乏足夠審查機制下,國家安全可能面臨的潛在風險。

英國「黃金時代」的迷思

想像力科技的案例發生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2017年,英國對阻止這類公司出售給中國買家的權力相對有限。兩年前,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獲國事訪問禮遇,時任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的保守黨政府甚至宣稱中英關係進入了「黃金時代」。這種對中國經濟機會的樂觀態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潛在風險的忽視。

前衛生大臣、財相和外相侯俊偉爵士(Sir Jeremy Hunt)回顧當時的心態時坦言:「我們當時認為中國基本上是一個非常友好的國家,而且有很多錢可賺。」然而,他補充道:「但在表面之下,我們開始感受到一個更具野心的中國。」這種從經濟合作夥伴到潛在戰略競爭者的認知轉變,是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近年來對華政策調整的關鍵因素。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也印證了這種觀點,他認為在2017年至2018年間,整個歐洲以及部分美國企業對中國都過於天真。這種天真,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共獲取西方技術提供了便利。

全球審查機制的收緊與英國的滯後

AidData的研究顯示,本世紀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貸款國,按2023年價格計算,規模高達1.6兆(萬億)英鎊。中國海外投資的高峰期在2016年和2017年,這正是英國與中國關係「黃金時代」的尾聲。此後,許多國家開始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加強對外國投資的審查機制。美國、德國和意大利在2018年率先收緊了相關法規,而英國則相對滯後,直到2022年才跟上。

帕克斯博士指出,儘管現在各國普遍建立了更強的制度,但要說這個過程完全無懈可擊,顯然還為時過早。這意味著,即使有了新的審查機制,潛在的漏洞和挑戰依然存在,需要持續的警惕和完善。英國國家安全與投資法案(National Security and Investment Act)的實施,正是試圖彌補此前在國家安全審查方面的不足,但其有效性仍需時間檢驗。

當前英國政局與對華政策的困境

進入2024年,英國工黨贏得大選,但新政府面臨著與保守黨前任相同的問題:英國需要經濟增長,而中國可以提供幫助。財政大臣李韻晴(Rachel Reeves)已前往北京尋求外來投資,這表明儘管國家安全擔憂日益加劇,英國的經濟現實依然要求其與中國保持一定程度的接觸。

然而,這種務實的經濟考量也引發了部分工黨議員的擔憂。他們對政府尚未公布其競選承諾中的「中國審計」報告表示不滿。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方璧琳女爵士(Dame Emily Thornberry)指出,外交大臣曾承諾公布該報告,但後來卻被告知審計已完成,但不會向公眾公布完整內容,只會提供幾行字。英國外交部對此解釋稱,未公布完整報告是因為涉及安全級別,並表示對中國採取「一致且具戰略性」的方針,承諾支持英國企業「安全貿易」,同時運用權力保護英國利益。

這種不透明性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和議會對政府對華政策的疑慮。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尋求平衡,已成為擺在英國新政府面前的一道艱鉅考驗。這不僅需要政府具備高超的外交手腕,更需要建立一套堅實有效的防範機制,以確保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不會犧牲國家長期的戰略安全。

BBC《廣角鏡》的調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複雜而充滿挑戰的圖景。中共對英國的巨額投資,在帶來經濟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國家安全層面的深層擔憂。想像力科技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在缺乏足夠審查和防範的情況下,關鍵技術可能被轉移的風險。從「黃金時代」的樂觀,到當前對戰略競爭的警惕,英國對華政策的演變,反映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刻變化。

面對中國長期且具戰略性的投資規劃,英國及其西方盟友必須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建立更為強健和全面的投資審查機制。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單一企業的知識產權,更是為了維護國家在高科技領域的自主權和國家安全。正如傅烈明爵士所言,如何在貿易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是一個價值數兆美元的問題,其答案將深刻影響英國未來的繁榮與安全。英國政府需要在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與國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之間,找到一條謹慎而明智的道路,這將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