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挺台令北京跳腳 意媒揭真正原因「中共最怕這件事」(圖)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圖片來源: KAZUHIRO NOG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近期中日兩國關係因為台灣議題而急速惡化,意大利媒體《晚郵報》的一篇專論認為,北京對於日本「挺台論」的反應如此激烈,其真正原因是擔憂日本重建軍備,且將保衛台灣納入戰略考量。

高市早苗挺台令北京跳腳 意媒揭真正原因

專論中提及,日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若中國入侵台灣,就等同攻擊日本國安。此說法並非空穴來風,主要因為台日的關係一向緊密,如果中國強行併吞台灣的話,勢必重創日本的利益。但北京之所以會如此強烈反彈,其深層因素是日本計畫重建軍備,且不論美國方面的態度如何,皆可能把保衛台灣列為核心戰略考量。

雖然日本重建軍備仍還停留於規畫階段,若要對中國解放軍形成實質的威脅,還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投入,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預見潛在的危機。

現今日本擁有領先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因此有潛力成為制衡中共軍國主義擴張的堡壘,即使美軍選擇部分撤出亞洲亦不例外。此外,日本更有望成為新的區域聯盟核心,而串聯韓國、澳洲和印度等國家,建構一個防堵中共稱霸亞洲的戰略屏障。

《晚郵報》表示,地緣政治向來都不容許權力真空,如今在北京積極擴張之際,如果美國減少印太軍事存在,那麼該地區各國都將會面臨「淪為中國附庸」或者「填補美國權力真空」的兩難抉擇。

最後,該報也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報導,促使德國重新武裝,將可能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最災難性的政治錯誤。若激勵日本進行重建軍備,這對於中國領導層來說,也是一個「自討苦吃」的戰略失策。

鄧聿文日本踩了4條紅線讓北京反應激烈 第3條北京不會提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之說引起中日之間關係緊張。中國方面以最高規格反擊,其從勸阻觀光、留學,以至長達8天的黃海實彈演習,地點距離日本九州僅約900公里。對此,有政治分析家認為,這是習近平感覺受到高市早苗的「背刺」,因此才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擊措施。

據中央社報導指出,旅美中國問題專家鄧聿文表示,最能夠解釋北京反應這麼激烈的原因是觸犯了政治權威,而感到背刺和政治羞辱,因此「必須掙回面子」。

17日,德國之聲刊登鄧聿文文章,其分析指高市早苗「台灣有事」之說踩了中國4條紅線。

鄧聿文表示,第一道紅線是挑戰「一中原則」,其暗示台灣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已觸及核心利益。高市早苗於首相任內,並在國會這樣的國家權力場域上表達「台灣有事」的言論,這對北京來說,是公開否定了1972年中日建交的政治基礎,也是對「一中原則」的直接挑戰。

鄧聿文稱,第二道紅線即是喚醒侵略史的集體記憶,而引發北京對於日本軍國主義回潮的警覺。高市的此番說法在中國輿論中已迅速被等同是日本右翼借台灣問題來重新包裝舊的戰略動員框架,中國當局警惕日本可能正在醞釀「借台灣問題來解禁自衛隊,以實現國家正常化的路線圖。

第三道紅線就是高市於釜山中日峰會上向習近平表示希望能夠穩定雙邊關係,並堅持1972年的建交立場。可是回國一週後就發表了「台灣有事」之說,因此被視為蓄意背刺及政治羞辱。鄧聿文說,此點外界極少討論,且北京更不會提,因為其涉及了習近平的政治權威,實際上是最能夠解釋中國反應這麼激烈的一個原因。

他表示,這樣前後不一的言行,其在中國政治語境中就等同於對最高領導人權威的一個挑戰,而對於擁有高度權威的習近平,對他個人政治尊嚴的觸犯特別無法容忍。北京對高市的憤怒於相當程度上,是對此種「背刺」的反應,而並非單純的政策分歧。

鄧聿文說,此點尤其從中國外交部的副部長孫衛東「奉示召見」日本駐中國大使金杉憲可以看出來。「奉示召見」此一外交措辭,意味著交涉指令是來自於更高層級,甚至就是習近平本人,而並不是外交部的正常業務操作。

第四道紅線為破壞了中國對外威懾的示範效應,其推動台灣問題進一步國際化。他稱,北京最擔憂的局面是台灣問題會從當前的中美角力,而變成為廣泛的西方國家跟中國多邊對抗。

未來西方國家甚至是個別非西方國家,也能夠按這個方式來公開支持台灣,北京在台灣問題方面的底線就會被踩破。中國當局絕不可能容許日本成為一個「示範效應」的源頭,所以必須強硬回應。

鄧聿文認為,在未來的幾週,北京方面的反制力度高機率不會下降,甚至會繼續升級。如果高市堅持不收回言論,那麼中日關係將很可能於未來相當長時間內,將陷入一個難以逆轉的新階段。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