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十四亿人口的中国,拥有着八百多万人口的福州街上没有人店里没有客。这是中庭街啊,晚上九点多钟,这谁顶得住啊,人都去哪了?
兄弟们,这几天刚从老家回到广州啊,发现广州的人啊明显少了很多大街街道上面没有人,商场,商场里面也没有人到底是什么情况啊,这个消费能力啊直线下降啊,他们是北上发展去了吗?还是说回村养老去了,到底啥情况啊?以前吃饭啊,需要排队一两个小时的地方啊,现在也没有多少人了,很明显的能感觉出来啊,今年的人比去年的人少了太多了。
到底是谁让咱们中国人不再愿意生孩子了,把世界上最重视传宗接代这个民族直接搞成了人口负增长,宁愿背上那些不孝的骂名,也不愿意再要孩子。五年的时间,咱们的生育率直接下跌了四成净增长,人口减少了九成的人口,他萎缩速度让全世界都震惊了,就连官方都破天荒的出来喊话,让年轻人不要再沉迷于物质,享受了尽早结婚生子。但是问题是啥呢?年轻人背不了,这锅也背不动,结婚少,生育率低,这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深层次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看大陆节目我是美玲!
过去,中国以“人口红利”霸占世界工厂的地位,然而现在却即将进入“人口债务”时代。
有专家预测,到二零六四年,我们可能只剩下四亿人。我们说经济的增长,长期来看,人口中期看技术,短期看政策,那么人口数量是最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的指标。我们的生育开放之后,我们现在生育率反而进行了暴跌,已经跌到了全球的倒数。第二,自然增长率仅为百分之一点一。人口的顶峰已经过去。
博主直言,我们不妨以一个典型的四十岁左右中产家庭为例来观察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个家庭,上有四位老人,中间是夫妻二人,下有一个孩子,共七口人。而这其实正是当下中国很多家庭的典型构成。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20年,也就是到了2044年,伴随上一代人的逐渐离世,这个家庭人口将骤减至仅剩三人。再往后推20年,到了2064年,随着夫妻两人步入老年乃至离世,整个家族可能只剩下那一个孩子独自存活。
这个缩影,其实正预示着整个中国人口结构的演变轨迹。根据多方研究预测,到2044年,全国总人口可能跌破8亿,而到了2064年,更可能跌至4亿。这可不是缓慢萎缩,而是断崖式衰减。
随着人口锐减,除少数一线城市还能维持一定的活力,全国更多地区或将步入“鹤岗化”状态,房子空着、街道冷清、年轻人外流、服务业难以为继。一个“空城时代”,正在悄然逼近我们每一个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未来现实。
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可能跌破800万大关,总和生育率降至1.2,意味着平均每位育龄女性会生育1.2个孩子,为全球倒数第二。然而,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是6,几乎每家都有五六个孩子,降幅的速度实在太快。
一六年我国新生儿数量还是一千七百八十六万,八年时间,这个数字直接腰斩了一半。更扎心的是,按照这个速度滑下去。再过十年呢,可能一年出生的孩子还不够填满一个地级市的幼儿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人口滑坡。与此同时啊,不生孩子造成的影响也开始愈演愈烈。首当其冲的就是妇产科。前段时间我陪我姐去了一趟医院的妇产科,我发现妇产科已经成为医院里边最佛系的科室了。以前产房啊,我记得听我妈说天天爆满厂房床位那得靠抢的,就连走廊上的床位,你都得跟医生搞好关系,提前预约。但是现在呢我们随时去随时有床,走廊那更是空旷比。比如今产产科,一天接生都都超过七八个,我看护士都快闲出病了。不仅如此啊,一些月子中心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前几天还看到在深圳一个月子中心倒闭了,曾经的一床单求,现在打折都没有顾客。
最让人难受的,是整个教培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萎缩。以前幼儿园还能勉强招满,现在很多地方甚至在大规模撤并小学。
突发,杭州又有两所小学合并知名教育集团入驻五一前夕,钱塘区教育主管部门发布通告,确定从二零二五年九月一号起,大江东的前进小学和临江小学合并,引进学正教育品牌,成立学正第二实验,两所学校的现有场地将作为学政第二实验的校区。
突发情况啊,珠海这所小学就要停办了。据网友爆料,位于前山的荣华小学发出停办通知。据告知书显示,近年来,受区域人口结构变化生源数量急剧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办学面临严峻挑战,将于二零二五年九月起,荣华小学将正式停止办学。
据资料显示,珠海市荣华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从二零一一年接手渝州小学后,更名为荣华小学期间,通过科学管理质量,新校也取得过很多好成绩,想不到现在也要说再见了。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有的数据统计,全中国20多万所小学锐减到只剩14万出头,减少了一半都不止。这意味着什么?等这一批出生率断崖式下降的孩子长大,我们的学校将有一半的课桌是空着的,而这,还只是教培行业遭受冲击的冰山一角。
和教培绑定的,还有图书、文具、课桌椅、留学、兴趣班等一整条产业链,都面临重新洗牌。消费行业同样难以幸免。最先中招的是母婴产品市场,很多奶粉厂商现在都在发愁库存积压,不知道该怎么清理。
再往下推演,其实车市也会受影响。以前家庭买车,很多是为了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外出游玩。可现在大家连孩子都不愿生了,你还买什么车?坐地铁不是更省事?
同理,买房的“刚需”也在迅速消失。过去支撑房地产市场的,是结婚、生子带来的住房需求,而现在,连结婚率和出生率都拿不出像样的数据,这座“刚需金字塔”正在塌陷。房子再多,也没有人去住。
现在有六到八亿栋楼十四亿人,你猜这房子是怎么能卖完?就是一个有价无市的一个状态,对不对?并且人口现在正在急速的下降,什么叫急速下降?现在人口老龄化已经达到四到五亿,你再过十年,二十年,你试试又有多少二手房腾出来,并且八零后那会儿多大岁数结婚二十多岁就已经结婚。
现在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现在的零零后根本就不结婚里外里差出来一代人,这一代人,人家在房地产方面能做多大贡献?你们有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所以说以后房子说升值的,你们用你们的脑瓜子想一想怎么升,卖给谁?
也有网友问,为什么以前那么穷大家还抢着生,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了,反而不生了?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现实,孩子的经济回报变了。在农业社会,孩子是家庭的生产力,生得多,干活多,是稳赚不赔的投资;但到了工业社会,孩子长大后成为社会的生产力,赚的钱归自己,父母反而要投入巨额成本养育他们。
过去生孩子是“增劳力”,现在更多变成“高投入、低回报”。数据显示,养一个孩子平均成本高达68万元,在一线城市甚至翻倍。在看不到未来保障、回报和公平的情况下,生育意愿自然持续下滑。这不仅是家庭的选择,更是国家和社会结构性挑战的前兆。
更何况现在中国经济每况愈下,赚钱越来越难,养孩子就更不容易了。
中国现在出生率是天下第一大难题了。你看二零二四年中国的出生孩子九百五十四万。
然后这一年我们的死亡人口一千零九十三万,也就是全年下来这个国家少了三十九万,人少这个小县城的人口。那么你现在人口的下降,就意味着他创新热度在快速大规模的下降。第二呢,孩子减少以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原来的产业结构的很大的变化。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叫飞鹤奶粉,中国最大奶粉企业。那董事长说,我们原来奶粉的这个规划是按一年出生两千万人口来进行规划的。那现在呢不到一千万了,也就是我准备了两桌饭,永远呢只有一桌人甚至更少的人来吃了,所以他就会产生影响。
博主指出,如今,真正难解的问题,不是“年轻人不愿生孩子”,而是他们“根本不敢生”。很多人并非抗拒为人父母,而是对未来缺乏安全感。我曾问过一位90后,为什么不考虑生娃?他说:“我是个有责任感的人,但现在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怎么敢为另一个生命负责?”
这才是低生育率的核心原因,年轻人不是不想承担,而是没有条件去承担。他们害怕失业、害怕看病贵、害怕孩子读不起书、买不起房,更害怕年老的父母和未来的自己没人照料。
如果一个社会连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都难以覆盖,年轻人自然会用脚投票,推迟婚育,甚至放弃婚育。
是什么阻止你生娃?我今年二十八岁,不敢生娃,说白了,就是因为穷没钱生没钱养没地儿住,没人带,不想他生下来受苦。
我和我老公呢现在赚两万多块钱,生个孩子奶粉,一个月两千块钱,各种辅食吃穿五千块,再加上培训费,我们可能一分钱都存不下来,父母辈呢都是养儿防老多子多福。我们这一辈儿生孩子就是拼车拼房,就拿上海的房价来说,郊区就两百万起。所以说共村阶层买房太难了,开放二胎对我一点用都没有。我这一辈子生一个就够了。以后我孩子爱生不生不生呢,也随他。
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年轻人变得自私、不愿承担责任,而是他们没有条件去承担。现实生活中,失业风险、看病难、育儿贵、房价高,压得人喘不过气。更别提还有年迈父母的养老和自身未来的保障问题。在缺乏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保障的环境下,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甚至彻底放弃婚育,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理性选择。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不结婚,不是不想结婚啊?而是不敢结婚,你知道现在普通人结完婚后的真实生活吗?
两个穷人生了一个孩子,再养四个没有退休金的老人,背着三十年的房贷加车贷,每天睁开眼睛,先欠银行,两百块,闭上眼睛,算一下。
这个月还能剩几块,你以为结婚是甜蜜的,是也不是现实,是工资到账五分钟房贷奶粉学费直接划走。
博主指出,当钱都捉襟见肘的时候,连一顿像样的火锅都不敢随便吃,爱情又怎么能填饱肚子?多少年轻夫妻白天在职场忍气吞声,晚上回家还要为了一点琐事争吵不休,最终让婚姻输给了现实的柴米油盐。可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走进婚姻、生儿育女?因为从小到大,社会告诉我们:不结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却很少有人提醒你,一旦结了婚,也许你连自己原本的人生轨迹都不得不放弃。结婚,原本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它带来的只有压力和消耗,那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还有评论指出,年轻一代不愿生孩子的背后,不只是个人选择,更在撼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未来的教育产业会面临收缩,幼儿园、小学关闭潮将持续蔓延。而与之相对的,是养老产业快速膨胀,将来“在养老院做厨师”,可能比“在幼儿园当老师”更吃香。
更严重的是,养老危机正在逼近。现在你少生一个孩子,未来就可能要一个人独自承担三四位老人的赡养压力。而国家延迟退休、延长社保缴费年限,也正是养老金账户“入不敷出”的真实写照。
二零二四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已经突破三亿,到了三点一亿人,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也就是我国现在每四到五个人里,就有一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而预计到二零三零年,这个比例将会从百分之二十二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大概每三个人里就会有一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了。
这时候就有人要说,那我们得抓紧银发经济的风口了。这,没错是,但银发经济,就是老人们,他们手里有多少钱算过吗?
根据二零二一年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年人生活状况,人口调查基本数据公报。二零二一年,我国老年人人均收入是三万两千零二十七点四元,可以见得老年人收入相对还是较少,那么可以发展的银发经济体量就相对较小。
当然,随着重度老文化的加速,未来银发经济也不可小觑,但此时不得不提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转移净收入,什么是转移净收入?
就比如说养老金子女的赡养费,这是老年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占比将近百分之五十。
那么提到养老金养老金现在有多大缺口,这个说的有点远,有点多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下,但机会还是有的。
归根到底,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让年轻人敢于生、愿意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有勇气去迎接一个新生命?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真实的困境。
好的,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请记得点赞、订阅、留言,并分享给您的朋友,感谢您的支持。我是美玲,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看中国》订阅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干净世界《看中国TV》订阅频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们一起守护香港、守护台台湾、守护14亿中国人,获得真实资讯的权利!
荣誉会员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国》作为一家不受中共审查的海外独立中文媒体,已经在全球各地义工的支持下走过了风风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于《看中国》坚持一线独立报道反送中运动,我们在Facebook上可赚取广告费用的新闻帐户被强行关闭甚至注销;由于我们坚持报道台台湾民主选举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们在Youtube上的频道被黄标,收入甚微。但为报导真实资讯,《看中国》义无反顾!
来源:看中国视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