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镜前1分钟快测 或能救你一命(组图)

发表:2025-07-21 15: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镜子
大脑缺血,自己照镜子就能发现,自测一下或许能救你一命!(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脑缺血不限年龄,熬夜党、久坐族、三高人群都可能中招。因为大脑消耗全身20%的氧气和能量。一旦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轻则头晕眼花,重则可能引发脑梗痴呆,甚至危及生命。

大脑缺血时,脸上会发出6个“求救信号”。这些信号不用仪器,自己照镜子就能发现。提前看懂这些警报,或许能救你一命!

1.哈欠太多大脑缺氧

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明明睡够了8小时,白天还是哈欠连天,甚至开会时都能把自己打懵?别以为这是“春困秋乏”,可能是大脑在喊“缺氧”!

当脑血管变窄或血流变慢时,大脑会启动“自救模式”,通过打哈欠来扩张血管、吸入更多氧气。研究发现,8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1周会出现异常频繁的哈欠。如果你一天打20个以上哈欠,还伴随头晕,赶紧放下手机去查查血管!

2.看东西模糊 颈动脉血斑在作怪

老王最近总抱怨:“看手机像隔了层毛玻璃,揉半天也不管用。”结果一查,居然是颈动脉斑块导致脑供血不足!原来,眼睛是大脑的“邻居”,当血流不畅时,视网膜也会跟着“挨饿”。

这种视力模糊有个特点:往往下午加重,尤其是久坐后突然站起来,眼前一黑像“断电”。如果单眼突然看不清,更要警惕——这可能是中风前兆!

3.脸歪了?肌肉失控

某天早上,张阿姨刷牙时发现水从左边嘴角漏出来,一照镜子——右脸完全不会动!送到医院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医生解释: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经一旦缺血,就会像断线的木偶,表情僵硬、嘴角歪斜。

自测小技巧:对着镜子咧嘴笑,如果两边嘴角不对称,或单侧眼皮耷拉,别犹豫,立即就医!

4.说话变“大舌头”大脑的警报

年轻人也别掉以轻心!程序员小李熬夜加班后,突然说话含糊不清,同事以为他开玩笑。结果CT显示,脑部小血管已有多处缺血灶。原来,大脑的语言中枢对缺氧极度敏感,缺血时会出现“短路”,让人说话像含了核桃。

试试这句话:“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如果念不利索,可能不是普通话不标准,而是大脑在报警。

5.脸麻 脑血管堵塞


脸麻、脸歪、脸色苍白都是警报。(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面部麻木可不是“睡姿不对”那么简单。当脑血管堵塞超过30%,神经细胞就会因缺氧而“罢工”,导致半张脸失去知觉,摸上去像隔了层保鲜膜。这种麻木通常是单侧的,且会反复发作,千万别当成“小毛病”。

6.脸色苍白 血流不足

健康的脸庞应该红润有光泽,但如果突然面色发白、嘴唇发青,可能是心脏泵血不足,导致大脑和面部同时“断粮”。尤其是伴有手脚冰凉、冒冷汗时,更要警惕——这可能是休克或心梗的前兆。

防脑缺血,记住这3招

1、血管最爱“地中海饮食”

把早餐的油条换成燕麦+坚果,午餐的红烧肉换成清蒸鱼,晚餐加一份紫甘蓝沙拉。研究发现,这种吃法能让脑血管年轻5岁,脑梗风险降40%!

2、每天20分钟“摇头晃脑”

颈椎病是脑供血不足的“隐形推手”!工作间隙做做“米字操”(用下巴写米字),晚上睡觉时把枕头调低到一拳高,能让颈动脉的血流速度提升15%。

3、熬夜后必做 3分钟急救体操

如果不得不熬夜,记得每隔1小时做套“救命动作”:用力踮脚10次+深呼吸20秒+转动眼球30圈。这套动作能瞬间提升脑部供血,预防猝死风险!

看完这篇文章,不妨花1分钟走到镜子前:做个鬼脸、念句绕口令、观察面色。这些简单的自测,可能比体检报告更早发现问题。脑缺血就像生锈的水管,越早保养,越能避免“爆管”危机。



责任编辑:家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