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投票倒数,花莲县罢免团队25日集中火力扫街。(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5年7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台湾将于明天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免投票,不只罢团及反罢双方卯足全力催票,战况紧张,连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英国国家广播电台(BBC)25日报导引述学者说法,指大罢免将加剧台湾两极分化,但同时也将有利于强化台湾公民社会的韧性。
花莲罢团车队扫街宣传。罢免蓝委傅昆萁被视为这一次罢免行动中的“重中之重”。(图片来源:中央社)
全台24个选区的选民,将于26日针对“是否同意罢免现任立委”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其余罢免个案则于8月23日举行第二轮投票。
BBC报导,现年39岁的摄影师邓璞对台湾立委被指不民主的作为,以及中共影响力明目张胆介入国会而感到愤怒,因此他跟民众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甚至在两个月前加入一个公民团体。
谈及大罢免结果,邓朴坦言,许多罢免案选区是国民党传统票仓,尽管罢免成功,国民党仍可能在后续补选中赢回席位。
即使如此,邓朴仍认为“大罢免”值得推动,因为这是“修正我们民主”的方式,不论结果如何,都是很大的力量“告诉三个政党的人,要正视台湾的最新民意,这群人绝对会监督你们,不可以推行任何不符合民主的法律”。
邓朴认可在青鸟行动中许多人是民进党支持者,但他否认公民组织的罢团接受该党资助,而这一说法正是在野党常常提出的指控。
邓朴强调,他们根本不在乎民进党是否能赢得补选,因为他们更迫切的,是希望拥有一个正常的国会,而非亲中亲共的国会。
邓朴也对民进党低调的态度感到不满,指罢免的公民团体从最初的连署到现在,都以足够坚强的实力告诉民进党,“我们这边是多数民意……我们是强吼民进党参与进来这个活动。”
BBC指出,这场史无前例的投票可能将改变台湾的政治权力平衡,加深政治分歧,辩论双方均声称自己是台湾神圣民主的救世主。
在这一场运动中,许多人认为,以对中国相对友好而闻名的国民党为首的反对派正遭受北京的影响,并在台湾的立法院暗中推动中共想要的议程。
国民党则否认了这一点指控,但去年一群国民党立委访问中国,并得到中共高层官员王沪宁的欢迎后,民众的怀疑加剧。
报导引述澳洲国立大学台湾研究计划的宋文笛教授,指此次投票“将强化四年任期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必须看表现、定期检验的观念。政治对立恐怕会在好转之前,进一步恶化”。
不过,宋文笛补充,大罢免同时“为政治行动主义创造了新的空间”,特别是对民进党支持者而言。他认为,这对于台湾公民社会的韧性带来正面影响。
卡内基中国中心的非常驻学者庄嘉颖则指出,若多数罢免案成功通过,“将向台湾政治人物传递一个讯号:他们在把握民意时必须更加谨慎……不能偏离民意太远,否则将付出代价。”
庄嘉颖续指,但若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则会让政治人物更加大胆妄为;“这会加剧社会对立……而且政治人物也很容易就把‘大罢免’,视为又一次无法突破同温层的公民运动。”
庄嘉颖表示,若这次大罢免的最终结果相当接近,并没有明显胜负,就可能意味着国民党跟民进党必须寻求妥协与合作。“对台湾而言,这未必是坏事。”
目前居住在英国的前“香港众志”主席罗冠聪也关注着台湾大罢免,并于24日透过脸书发文指出,“我不是台湾人,但我知道台湾站在对抗中共的前沿;而中共,则是令无数港人失去自由的元凶。”
罗冠聪表示,很多人都希望令你相信台湾非常渺小,像蝼蚁般轻易将被巨人辗碎。但他们不知道,比起中国,台湾有中国需超越美国所需的先进芯片制造技术;有能够直接影响西太平洋贸易航道之地理位置,全球有3到4成海运货柜经过周边的海域。
罗冠聪表示,台湾有健康蓬勃的民主,获经济学人《民主指数》列为亚洲第一;有开放多元的公民社会,被自由之家《世界自由报告》列为亚洲第二自由国家;有新闻媒体自由,记者不须重复党八股文;有基于民主价值观连结的国际盟友,不以金钱利诱、威吓收买;有一流的国际观感,多国人民对它好感度极高;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群愿意为捍卫国家对抗强权侵凌的人民。
罗冠聪表示,在国际讨论中,台湾毋疑是对华关系里最备受关注的议题。
谈及台湾未来,以及台湾是否因中共威吓而退让?罗冠聪认为,在争取国际支持时,最大困难并非倡议缺乏同道共鸣,而是到底台湾人是否团结一致对抗中共侵凌?若内部无法凝聚清楚共识,争取国际协助就更困难。
罗冠聪指出,在反对中共渗透、增强国防能力及提升民间备战的议题上,各界一致支持是非常重要。若有政治人物阻拦这些议题的推进,绝非台湾之福,也是中共乐见。
最后,罗冠聪表示,其实台湾还有一项事情尚未摧有的:安全、自主的未来。“希望拥有选票的人,能够让阻碍这个未来的立委感受到民意力量。”他呼吁,“7/26,用选票再次开拓出你们的路吧。”
由于大罢免投开票在即,许多人相当关注大罢免结果。对此,民进党立院党团柯建铭24日表示,今天是724,只剩两天就要投票。很多人很兴奋,但又忐忑不安,大罢免能否大成宫?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问他:会不会大成宫?差不多能罢几席?6席?10席?20席?0席?“我的答案永远是‘大罢免大成宫,会全部罢掉’”。
资深媒体人黄暐瀚24日则在脸书探讨“大罢免的意义”。他发文提及罢免是有门槛的,必须由1%的公民提议、10%连署、25%同意,而最后高过不同意票,“不可能在没有民意基础下随意提出”,像这次有17席绿委、4席蓝委成案失败。
黄暐瀚指出,“50%当选却被25%罢掉”是这次许多人引用的理论,但其实仅有少数支持者不足的人才真的会被罢掉。他解释,台湾的立委投票率约在7成左右,所谓“50%当选”其实也只得到35%选票,“这样的人如果在上任一年之后,真的被25%给罢掉?应该回头想想为何一年前还有35%的支持?一年后却剩下不到25%?消失的10%,跑哪里去了?”
黄暐瀚强调,大罢免的意义不在于谁输谁赢,而是在于中华民国公民有权提出“直接民权”,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以直接民意告诉公职人员,虽然当选有权做4年,但只要公民老板不满意,不保证4年能做完,“这就是大罢免的意义所在”。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