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1年3月10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式上鞠躬致词。(图片来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31日讯】(看中国记者李净瑶综合报导)中共高层的权力博弈和习近平的权力状况近期成为外媒的热议焦点。法国媒体《回声报》和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近日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报导。其中《回声报》还爆料称,中共政治局敦促习近平考虑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困难,应该退休。
法媒:习面临权力削弱
7月30日,法国《回声报》发表了时评人Pierre Antoine Donnet 的一篇揭示中共内部因为经济与政治困境出现罕见紧张迹象的文章。文章表示,习近平虽仍大权在握,但大概面临权力被削弱并开始谋画逐步退位。
文章提到,中共政坛近期发生一桩罕见事件,引发各界猜疑中共高层权力出现变动。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24名成员中的23人齐聚人大会堂召开闭门会议,敦促习近平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困难而退休,引起轩然大波。
习独揽大权 引发不满
文章表示,习近平独揽大权的执政方式引发高层内部不满。面对经济持续低迷、青年失业率高,以及社会信心严重下滑,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新规则,已改善中共的运作。官方媒体未披露新规细节,但明确强调这是为了“加强党的制度运行与监督”。
文章分析道,“这明显表明国家治理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不过由于政权不透明,习近平受到的影响尚不明朗。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新规显现中国国家主席的形象正在日益恶化。”
健康状况导致习“放权”
文章提到了对于习近平掌权与否,外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中共内部可能存在着前所未有的紧张局势。”许多迹象证明这一点,其中之一是官媒不再提习近平思想。另外的迹象是,习近平多次无故缺席重要场合,包括7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
文章表示,部份专家认为,导致习近平“放权”的可能原因是健康状况。尽管他年仅72岁,但或已感到体力与政治压力难以兼顾打算“放权”。
中南海权力危机 公众渴望改变
与此同时,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刊文表示,近期中国传出中南海权力危机,习近平的权威正受到中共元老的挑战。
《华尔街日报》这篇以“‘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嚣尘上”为题的文章表示,这些传言主要源于习近平5月底至6月初两周未公开露面,以及他首次缺席金砖国家峰会。
文章表示,这些传言虽缺乏证据,但并非无意义的杂音,而是习近平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透明和个人化的体现。信息不透明导致外界对权力动态充满好奇,并且渴望改变。
文章指出,习近平虽然减少了海外出访,却仍在主持中共党政的高层会议,且改在北京接待外国领导人,他的消息仍占据着官媒的头条。这些都很难说是一名领导人正在失势的迹象。
这篇文章还提到,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曾说过,中共高层领导人之间不会公开挑战对方,而是会透过背后捅刀子和散布谣言来占上风;赵紫阳就曾向其助理表达过自己对这种“两面派”政治文化的不满。
文章认为,当前关于习近平权威受挑战的传言,根本上是对权力高度集中、不透明政治环境的反映,是信息缺失和体制封闭产生的猜测和焦虑,但并无确凿证据表明习近平权力受实质威胁。
文章提醒世人,相较于这些传言的真实性,它们持续存在所揭示的问题更加重要。它们揭示出体制的不透明正在滋生猜疑,也反映出公众对改变的渴望。
中共新权力风向不容小觑
时评人李大宇表示,《华尔街日报》应该是观察到了中共确实存在的权力异象,但碍于新闻原则,他们不能坐实或否定。由于缺乏他们高要求的权威信息源,抑或是得到了也不方便说,所以才用这种辩证式的讨论来传递他们看到的权力异动显像。“《华尔街日报》能如此报导,已经证实中共高层的新权力风向不容小觑。”
时评人章天亮则表示,这篇文章给了我们重要的提示,同样的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很多人愿意从自己期待的角度去理解, 甚至会编造一些自圆其说的细节,以得到他们希望得到的结论。”
章天亮指出,“文章引用了王春翰的报导称,习近平近年来的确减少了国际行程,但那可能代表习只是在下放更多的日常工作。”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