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美乌峰会倒计时 川普划红线 泽伦斯基面临领土换和平抉择(图)

发表:2025-08-18 16: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泽伦斯基  乌克兰
2025年8月18日,华盛顿白宫迎来了一场可能决定乌克兰战争未来走向的关键外交会谈。美国总统川普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的双边会谈,以及随后举行的美乌欧多边峰会,标志着这场持续三年半的冲突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外交转折点。专家分析指出,泽伦斯基此次赴白宫可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吞下失去领土永不复返这颗“苦药”。图为2025年8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未公开)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大楼(Berlaymont)与欧盟领导人举行视讯会议前接受媒体采访。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举行双边会谈之际,欧洲领导人宣布他们将于周一在华盛顿特区与泽连斯基和美国总统川普举行会晤。(图片来源:Thierry Monasse/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8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资编译/综合报导)2025年8月18日,华盛顿白宫迎来了一场可能决定乌克兰战争未来走向的关键外交会谈。美国总统川普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的双边会谈,以及随后举行的美乌欧多边峰会,标志着这场持续三年半的冲突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外交转折点。芬兰总理欧尔波明确指出,对乌克兰的停火和战后安全保证是此次会谈的最重要主题,凸显了国际社会对结束冲突和重建欧洲安全秩序的迫切期望。然而,专家分析指出,泽伦斯基此次赴白宫可能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吞下失去领土永不复返这颗“苦药”。

会议安排与关键时程

根据白宫的正式安排,此次峰会采用“双边加多边”的创新形式。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将在美东时间18日下午13时15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1时15分)赴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川普,进行一对一的双边会谈。这场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的私人会面被视为整个峰会的核心,因为美国作为乌克兰最大的军事和经济支持者,川普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走向和国际社会的后续反应。

随后在美东时间下午15时(北京时间19日凌晨3时),会谈场地转移到白宫东厅,举行更大规模的多边峰会。此次许多欧洲领袖也正前往白宫为泽伦斯基助阵,出席者包括法国总统马克宏、英国首相施凯尔、德国总理梅尔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芬兰总统史塔布、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北约秘书长吕特等。这个组合代表了欧洲在安全、经济和外交各个层面的核心力量,显示出欧洲对于乌克兰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寻求统一立场的决心。

川普会前放话:划定谈判红线

在与泽伦斯基会面前夕,川普17日会晤泽伦斯基前放话,为即将到来的会谈设定了明确且严苛的条件。他在社群媒体“真实社群”上表示,泽伦斯基必须同意俄罗斯的部分条件,一是放弃2014年被俄罗斯非法吞并的克里米亚,二是乌克兰承诺永不加入北约,如此才能结束俄乌战争。

川普明确表示:“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可以几乎立刻结束与俄国的战争,如果他想的话,或他可以继续战斗。”这种表述将结束战争的选择权完全归于泽伦斯基,但同时也暗示了美国可能不会无条件支持乌克兰的所有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川普明确划定了谈判的两条红线:“无法收回奥巴马交出的克里米亚(这是12年前的事,且不费一枪一弹),乌克兰也不能加入北约。有些事情就是无法改变!!!”

这个声明实际上承认了俄国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并排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克里米亚是乌克兰南部黑海上一座具战略意义的半岛,于2014年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任内被俄罗斯兼并,后来俄国于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这两个问题一直是乌克兰和欧洲盟友的核心关切,川普的表态无疑对乌克兰的国家利益构成重大挑战。

专家分析:“吞下苦药”的残酷现实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美国南加州大学中欧研究主任英格利许(Robert English)对当前局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川普已经表明,乌克兰必须要接受长久失去部分领土的事实,“任何夺回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幻想都已经破灭”。这种冷酷的现实主义评估,反映了国际专家学者对当前情势的客观判断。

英格利许直言:“如今,幕后已有明确共识,泽伦斯基必须吞下这颗苦药。接下来则专注于为乌克兰制定安全保障,且确保具备坚实的效力。”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当前外交谈判的核心逻辑转变:从“如何收复失地”转向“如何确保剩余领土的安全”。对于泽伦斯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痛苦的政治选择,因为承认领土永久失去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失败,更可能面临国内政治的巨大压力和合法性质疑。

然而,英格利许也指出了可能的补偿方案。对此,英格利许指出:“事实上,他们能齐聚一堂并试图达成共同理解,至关重要。”但英格利许也强调,多边会谈的焦点可能会放在为乌克兰设计长期的安全保障,而非让其正式加入北约。

英格利许认为,“只要欧洲能提供部队与承诺驰援乌克兰,而美国提供武器、情报与后勤支持,同时配合一份可持续多年并无限期延长的协议,这就已经相当接近北约式的保护,并能赋予乌克兰过去从未拥有的保障。”这种“准北约式”的安全保障框架,可能成为补偿乌克兰领土损失的重要机制。

阿拉斯加会议的阴影效应

这次华盛顿峰会的紧迫性很大程度上源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峰会所带来的震撼波。川普在该次“双普会”中铺红毯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并公开表示应该达成协议终结这场战争,这种表态让欧洲领导人深感担忧。北约前官员、现任欧洲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葛兰德分析指出,阿拉斯加峰会的结果显然引发了欧洲领袖的忧虑,原因是川普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普京提出的主张。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欧洲国家担心,如果美国在没有充分考虑欧洲立场和乌克兰核心利益的情况下与俄国达成协议,可能会损害欧洲的长期安全利益,并为未来的侵略行为开创危险先例。路透社报导指出,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芬兰领导人及北约秘书长希望在俄乌战争的关键外交时刻支持泽伦斯基,并防止川普与泽伦斯基今年2月在椭圆形办公室爆发争执的局面重演。

乌克兰的坚定回应与欧洲助阵

面对川普的表态和普京在美俄峰会中提出的条件,泽伦斯基展现了坚定的立场。他几乎全盘拒绝了普京的提议,特别是要求乌克兰放弃东部顿内茨克州的要求。目前乌克兰在顿内茨克州仍控制约四分之一的领土,其余部分被俄军占领。对于泽伦斯基政府而言,放弃这些领土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失败,更代表着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的根本背叛。

泽伦斯基在深夜抵达华府后,通过Telegram发表了措辞谨慎但立场明确的声明:“我感谢美国总统的邀请。我们全都盼望迅速并可靠地结束这场战争。俄罗斯必须终结自己挑起的战争。我希望我们与美国及欧洲盟友的共同力量,将促使俄国缔结真正的和平。”这个声明清楚地表明,乌克兰寻求的是“真正的和平”而非简单的停火或妥协,并将战争责任明确归于侵略者俄罗斯。

欧洲领导人的集体到场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政治信号。对于欧洲领导人而言,这次峰会不仅是支持乌克兰的机会,更是确保欧洲声音在未来和平进程中不被边缘化的关键时刻。欧洲各国深知,乌克兰的战败或被迫接受不公正的和平,将直接威胁到欧洲自身的安全与稳定。

核心议题:停火机制与安全保证框架

此次峰会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如何设计一个既能实现停火、又能提供可持续安全保证的框架。芬兰总理欧尔波强调的“停火和战后安全保证”组合,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局势的关键点。欧洲国家普遍认为,仅仅停火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必须伴随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机制,以防止俄罗斯未来再次发动侵略。

停火的空间与时间逻辑成为关键考量:是以当前控制线为基准的战线冻结,还是伴随分阶段降级冲突的路线图?若以现况线为基准,乌方在法律与政治上难以承认;若采取“不承认、但不动手”的处理方式,那么验证与监督机制就成为确保停火不被单方利用的必要设计。

安全保证的强度与形式可能涵盖多个层级:从最基本的政治宣示、长期军援备忘录,到具体武器系统的常设供应与维保、训练与联演的制度化、情报共享升级、快速反应支援机制,甚至实体“吓阻部署”与“连接条约式承诺”。由于北约第5条在短期内恐难对乌开启,欧洲需要创新性地建构替代性安全架构。

英格利许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务实的解决方向:由欧洲承担更多现地部队与驰援承诺,美国则提供武器、情报与后勤支援,并以可多年持续、可无限期展延的协议加以制度化。这种安排虽非北约第五条意义上的集体防御,但其威慑效果与保护强度,已“相当接近北约式的保护”,能赋予乌克兰以往从未拥有的安全感。

地缘政治重构与长期影响

这次峰会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俄乌战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冲突,更是东西方地缘政治竞争的集中体现。美国、欧洲和俄国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根本性的重新调整,而乌克兰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这种调整的方向和欧洲安全秩序的未来架构。

从俄罗斯角度看,川普公开说法中对克里米亚与北约的否定,等于认可了俄方的两大战略收益。如果在谈判桌上被进一步制度化,莫斯科将视之为重大战略胜利。但同时,一旦欧洲与北约把“停火”与“强化乌克兰长期军力与防空”绑定,俄方也必然评估这是否意味着将来重启战事的成本升高。

对欧洲而言,这场多边会谈是对跨大西洋团结的一次重要压力测试。德、法、英、义与欧盟执委会若能在强化对乌防务支持的长期性、对停火的条件性原则、对俄行为的可验证性要求等方面呈现共识,将有助于减少外界对“欧洲被边缘化”的疑虑。

未来展望与关键观察点

这次白宫的“双边+多边”组合拳,既是对“双普会”后欧洲战略焦虑的回应,也是对乌克兰战争进入“政治塑形期”的策略调整。川普的即时止战冲动、泽伦斯基的正义和平定位、与欧洲对安全保证的制度化诉求,将在同一张桌上进行复杂的博弈。

外界可关注几个重要观察指标:联合声明的措辞是否出现“立即停火”或“有条件停火”的表述;安全保证是否包含防空系统与弹药供应的量化承诺;对制裁与经济议题是否设计阶段性松绑与可逆条款;军援的节奏与上限是否有新的承诺;以及是否能呈现跨大西洋一致的对外说法。

短期内,不易出现彻底终结战争的“大协议”;较可能的结果是以停火的条件框架与安全保证的蓝图大纲,配合军援与监督的技术细节,作为后续谈判的基础。真正的考验将落在执行端:若无足够威慑、监督与可逆条款,再完美的文本也可能沦为纸上和平;反之,若能把“停火”与“增强乌克兰长期自我防卫力”有效结合,则有可能在不牺牲法理原则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虽然脆弱但可维系的战场降温窗口。

这场峰会的成果将不仅决定乌克兰的命运,更将影响整个欧洲安全架构的未来走向和国际秩序的重新塑造。对泽伦斯基而言,他面临的是一个痛苦但可能无法回避的选择:在失去部分领土的苦涩现实与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之间寻求平衡。欧洲领袖此行齐聚白宫,目的正是要把跨大西洋的一致性从政治口号转化为制度机制,从机制转化为实际能力,从能力转化为可信吓阻。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将决定这场会谈在历史中究竟是战略转折点,还是一次艰难而必要的外交过渡。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